年輕人如何「混」職場,給當下年輕人的職場建議有哪些?

2022-09-16   老夏分析師

原標題:年輕人如何「混」職場,給當下年輕人的職場建議有哪些?

修己以清心為要,處世以慎言為先。

導讀:給當下年輕人的職場建議有哪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人入職季,一個人能否在職場上獲得良好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剛入職的前幾年時間。

因為職場上的競爭對手是和自己職位相當的同齡人,倘若自己能夠在這群人當中脫穎而出,就占據了發展的先機。

作為進入職場的新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才能在職業道路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然而如今職場中的年輕人總是對未來有著盲目的自信,喜歡自己碰得頭破血流,如果要給年輕人提供一些職場建議,那麼我有以下幾點:

抓住機會修煉自己的能力

綜合能力是你在社會中和職場裡立足的根本,職場中只有把本職工作做得足夠出色。

不斷學習、耕耘自己所從事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減少把時間浪費在和別人攀比穿著等生活條件上,才有得到領導和同事認可的機會。

如今,有很多人在工作時會出現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沉浸於每日的具體任務中,缺乏對整個工作和行業的了解,因而會導致這樣的後果——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如同畫畫一般,只盯著眼前的色塊,而不願意後退縱觀整個畫面,就會失去對全局的掌控,也就無法優化自己的工作效率。

因此克服這種心態是增強自身能力的第一步,既要在工作上做到「術業有專攻」,又要有關注全局的眼光。

年輕人從學校步入職場,還沒有「工作就是生活」的意識,一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就會辭職。

裸辭後第一個月在家裡美滋滋地享受著輕鬆的時光,而裸辭兩個月之後便開始著急,瘋狂地投遞簡歷、面試、鎩羽而歸,如此不斷地循環往復……

事實上,裸辭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底氣,只有自身的底氣足夠充足,才能來一場想走就走的「裸辭」。

因此我們在擅長的領域裡不停耕耘的同時,也要學會適當地安於現狀,當然這裡的「安於現狀」並不是讓你止步不前、不求上進。

而是在自己沒有跳槽或裸辭資本的條件下,安心工作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心浮氣躁地「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滿意自己當前的狀態而羨慕別人的待遇。

處理好職場中的人際關係

在職場、工作單位里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懷揣著各自不同的目的和利益。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刺蝟效應」,大致意思是兩隻刺蝟靠得太近,容易扎傷自己,而離得太遠又感受不到彼此的溫度,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互相取暖。

當下很多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和旺盛的精力,也有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這些都是年輕的優勢。

即使進入職場也是我行我素,不喜歡與別人交流,雖然本質上沒有犯什麼錯誤,但時間一長同事就會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甚至還可能會排擠你。

所以日常工作中要與同事多交流,與領導多溝通,既能給別人留下謙虛好學的印象,又能適當地聯絡感情,有利於自己今後的發展。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職場這個江湖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只有與領導、同事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保護好自己的利益,這體現在保持謙遜與禮貌,也體現在不參與八卦閒聊上。

職場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處理人際關係,而作為踏入職場的新人,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是首要前提,同時還要明白做人做事要低調,就像《道德經》中所說的:「江海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因此遇到問題不要立即責怪他人,而是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取得成績時也要學會分享勝利的果實,總之通過你的人格魅力來增強自己的話語權,而不是用官職樹立權威。

腳踏實地,切忌好高騖遠

其實在職場中,爬的越高就越需要有牢固的基礎做支撐,職場新人打好基礎才是關鍵,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一個人無論最終能取得多高的成就,都是依靠最初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不排除有些人火箭般的晉升速度,但在現實的職場中絕對僅是少數。

與此同時,事業太順對於年輕人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發展得太順會給自己造成所有事情都很容易的錯覺,而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完全一帆風順的,「輕敵」就容易讓自己栽大跟頭。

每一項大事業的成就都離不開最基礎的工作,離不開在普通崗位上的努力。

小李去年大學畢業進入銀行工作,起初是在大堂做引領工作,之後被安排去了櫃檯。

他當時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有個高中文憑就能做好這些瑣事,而讓一個大學畢業生來干這些則是浪費。

誠然,年輕人有這種想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好,那就可能會永遠留在基層的崗位上,直到做出成績為止。

在做這些小事的過程中,一個人的細心、耐心和韌性會得到磨練,同時也可以熟悉業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讓以後成長為管理層的自己能把准工作的脈搏,進行科學的判斷和決策,換言之,這些小事的經歷都將成為今後成就大事的基石。

文/老夏分析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