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一時、晚年寂寥,曾經驚艷四座最終黯然退場的協和超音速客機

2019-11-10     顧氏造船廠廠長

人類自從進入航空器時代後,對速度的追求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人類的航空器第一次突破了音速。隨後,各種超音速飛機就迅速地被研製出來,並進入各國空軍的服役。商業航空自然也不甘示弱,從五十年代起,美、英、法、蘇等國都投入了大量資源開始研製超音速商業客機。

英國雖然已經不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但是仍然有豐厚的帝國遺產,在這方面動作相當快。1956年,英國政府就成立了超音速運輸飛機委員會,該委員會聯合了皇家飛機研究院和布里斯托飛機公司開展研究,探討研發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客機的可行性。1959年該委員會得出了初步結論,認為超音速客機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建議先試製兩種超音速客機,分別為1.2馬赫的短程客機和2.0馬赫的中程客機。

幾經折騰後,布里斯托飛機公司推出了「布里斯托223」的設計方案,這是一種採用三角翼、裝備4具發動機、巡航速度為2馬赫、可載客約100人並能夠進行跨大西洋飛行的超音速客機。

與此同時,法國的超音速客機的計劃也在推進中,而且進度與英國相差無幾。法國的南方飛機公司和達索公司聯合進行研究,提出了「超級卡拉維爾」的設計方案,這也是一種採用三角翼、巡航速度為2.2馬赫、可載客約70人。

但在研製過程中,英法兩國逐漸發現超音速客機不是想像中那麼好搞的,加上由於研製費用高,加上兩國方案相近,1962年,同病相憐的英法兩國簽署了一個共同研製超音速客機的合作協議,由英法兩國政府平攤巨額研製費。邁出了研製「協和」超音速客機的第一步。1963年1月,當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親自將這一研製計劃命名為"協和"。

協和客機的駕駛艙,還是比較落後的機械式儀表,畢竟是70年代的產物

協和客機的領航員工位

協和原型機於1965年2月開始分別在英法兩國同時製造, 001號機由法國宇航公司在土魯斯建造,而002號機則由英國飛機公司在布里斯托的菲爾頓建造。001號於1969年3月2日在土魯斯首飛,試飛員為安德烈‧杜加德,並於同年10月1日第45次試飛時首次達到了超音速,飛行持續了9分鐘,最高速度達到了1.5馬赫 ;1970年11月,成功達到了2.0馬赫。001號飛機後於1971年9月4日飛往南美洲開始進行巡迴展示,這也是協和飛機的首次跨大西洋飛行 。

協和客機內部裝潢即便放在今天的標準也是比較考究的,還配有顯示速度和高度的LED顯示屏

英國組裝的第一架協和002號於1969年4月9日首飛,由菲爾頓飛往位於格洛斯特郡的費爾福德空軍基地,試飛員為布賴恩‧杜伯蕭。在1969年至1977年期間,費爾福德空軍基地是一直被作為英國生產的協和飛機的試驗中心使用。隨後002號飛機於1972年6月2日啟程飛往中東、遠東地區和澳大利亞等地共12個國家作巡迴展示,總飛行距離達72,500千米。協和飛機(002號機)在1973年首次飛抵美國,並降落於新建的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同時標誌著該機場正式開幕。

起飛中的英國航空公司塗裝的「協和」客機

在飛機試飛成功後,英法便急不可待地將協和式超音速客機推向市場,希望「超音速」的噱頭在民航機市場上打開市場。1970年大阪世博會上,英法兩國聯合將一部協和飛機的宣傳片帶到了展覽現場,向世界展示了這種全新機型,並進行大力推廣。英法的努力沒有白費,先後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70架協和式飛機的訂單,眼看著世界民航業就將大舉進入超音速時代了。但遺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隨著1973年石油危機的爆發,西方經濟開始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部分訂購協和飛機的航空公司出現了財政困難,加上協和飛機的耗油量比其他客機都要高,以及音爆、起飛噪音、污染等環境問題。到了1976年就只剩下四個國家仍然有購買意向,包括英國、法國、中國及伊朗。而伊朗在1978年底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廢除了合同,中國也因為財政問題取消了訂單,最終就只剩下法國和英國這2個協和式飛機的發起國購買了。

法國航空公司的「協和」客機

1976年1月21日,協和飛機正式投入商業飛行。此時英法兩國政府已經在超音速客機計劃上投資了超過8億英鎊,超過最初預算(1.5億英鎊)近6倍。協和飛機的單價在1977年時為4600萬美元(約合2300萬英鎊,遠遠超過預計價格600萬英鎊)。協和式飛機於1979年停產,總共生產了20架,英法兩國各生產10架。其中2架原型機,2架預生產型和16架生產型。

本廠長繪製的英國航空早期塗裝的協和客機二視圖

本廠長繪製的英國航空塗裝的協和客機二視圖

協和式飛機前機身細長,採用無水平尾翼布局,這樣既可以獲得較高的低速仰角升力,有利於起降,又可以降低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阻力,有利於超音速飛行。協和式飛機的機翼採用三角翼,機翼前緣為S形,三角翼的特點為失速臨界點高,飛行速度可以更快,且能有效降低超高速抖動時的問題。

協和式打開後燃室的情景

飛機共有四台由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和法國國營航空發動機公司共同研製的 「奧林帕斯」593Mk610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發動機單台推力169.32千牛。發動機配備了在超音速戰鬥機上才使用的加力燃燒室。 協和式飛機的飛行速度能超過音速的兩倍,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04馬赫,巡航高度18000米,巡航速度達到每小時2,150公里。

本廠長繪製的法國航空塗裝的協和客機二視圖

協和式飛機還有個特點就是它會「變臉」:一是因為在以2馬赫的飛行速度時,空氣摩擦使其機體產生高熱,因熱脹冷縮效應,協和號在飛行時最長會「變長」約24公分;其二是機首的可變式機鼻,在起降時,機鼻可以往下調5至12度以利飛行員看清跑道。協和飛機為單一客艙級別,載客100人。客艙被劃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艙載客40人,後艙載客60人,前後艙之間以廁所分隔。座位布置為每排四座、中央單走道。由於協和飛機機身細長,客艙空間受到相當的限制,走道凈空最高也只有約1.9米。

協和客機的客艙,很明顯空間十分狹小

作為一種超音速飛行的體驗,協和式飛機的客艙前方裝有一塊等離子顯示屏,顯示當前飛行高度、飛行速度和空氣溫度。而且作為一種60年代設計的飛機,硬體方面的不足就採用優質的服務水平來彌補,如每位乘客均可以免費享用香檳,而且飛機上的餐飲用具均使用英國頂級品牌Wedgwood生產的陶器和銀餐具。

法航協和式客機配的銀質餐具

協和飛機的巡航高度較亞音速民航機高出一倍,窗外會呈現出地球的曲率,亂流亦很少出現。超音速巡航期間,雖然飛機外部大氣溫度低至零下60 °C,但機身前部的表面加熱會令機體加熱至120 °C,窗戶亦會變得溫暖,前艙室溫亦較後艙為高。

本廠長繪製的百事可樂塗裝的法航所屬的協和客機二視圖,為了防止藍色塗料剝落,該客機的飛行速度只能限制

百事可樂廣告塗裝的法航協和客機

協和式的票價極其昂貴,一張倫敦至紐約的往返票價約9000千美元,但親自搭乘協和式往返歐美大陸仍然是許多人的夢想,協和式的常客通常是往返於美國和英、法兩國之間的工商界、政界高級人士,投資銀行家等人。因為飛機從歐洲到紐約的航程只需要不到三個半小時,而倫敦和紐約的時差為四個小時,所以搭乘協和號的旅客最喜歡說:「我還沒出發就已經到了」。因為飛行速度快,由巴黎或倫敦飛往紐約的航班在太陽落山後起飛仍然可以在途中追上太陽,讓乘客看到太陽從西邊升起的奇觀。

正在為乘客服務的協和客機的空乘,當年能坐得起協和的乘客非富即貴

協和式在其商業飛行後的25年中保持著近乎完美的安全記錄,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飛機,但是在2000年7月25日,這一切都結束了,這一天法國航空協和式4590號班機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起飛後兩分鐘起火墜毀,機上100名乘客,9名機組成員全部遇難,地面另有4人遇難。根據事後調查,協和式飛機在進行起飛時輾過了跑道上另一架美國大陸航空的DC-10的發動機脫落的金屬片,造成爆胎,而輪胎破片高速擊中機翼中的油箱之後引發失火,導致飛機於起飛數分鐘後墜毀。這是協和超音速客機運營過程中唯一的一次造成人員傷亡的重大事故。至此,協和式飛機25年的安全飛行無傷亡記錄被終結。

法航4590航班失事前的留影

雖然廠商在事後採取了多項安全措施保障客機的安全,然而這次事故對公眾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不論協和式飛機以的聲譽有多高,但這次失事讓協和式飛機從此一蹶不振。最終協和式飛機於2003年全部退役。

2003年5月31日,法航的協和客機進行了最後一次商業飛行。2003年10月24日,英航的協和客機結束了最後一次飛行。一代傳奇名機,就此謝幕。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4人+載員219人(最大)

長度:62.1米

翼展:25.56米

高度:11.4米

空重:787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86000千克

最大商載:12700千克

發動機:四台奧林帕斯593 Mk610渦噴發動機,單台推力187千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M2.04馬赫(1224千米)每小時

實用升限:11818米

最大航程:6580千米

載重航程:5110千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4sWXG4BMH2_cNUgPY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