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髮廊女老闆橫死,一本族譜鎖定真兇!他竟逍遙法外13年?

2022-09-28     生活像爬山

原標題:2007年,髮廊女老闆橫死,一本族譜鎖定真兇!他竟逍遙法外13年?

2007年,美髮店女老闆在店鋪離奇被害,屍體橫陳於二樓的臥室與走廊之間,由於案件慘烈,一時間迅速成為了周邊市民群眾茶餘飯後的熱議話題,人心惶惶、眾說紛紜,兇手到底是誰?與女老闆有何恩怨?

雖然該案頗受關注,當地警方也一直堅持搜索證據,但是13年來,一直沒有獲得更多的證據,案件進展一直停滯不前,兇手遲遲未能落網。備受壓力的專案組最後是如何找到真相,將真兇抓拿歸案?

半掩著門的髮廊店

2007年8月3日的上午8點多,江蘇吳江的橫扇鎮的一個雜貨鋪老闆老高像往常一樣,在早上起來後打開商鋪的大門,習慣性地站在店鋪門口環視一圈,伸伸懶腰。

看了一圈之後老高還是覺得馬路對面的那間髮廊店好像有點古怪,平時這間髮廊店要麼就是將門大開,要麼就是緊閉,但是今天早上店門卻是半掩著的。

而且那個捲簾門也只是往上拉開了一米多的樣子,雖然看不清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雜貨鋪老闆還是覺得越想越不對勁。

在自己店裡坐了一會之後,眼見對面的美髮店還是沒有人來將門打開,老高決定還是得過去看看。他知道對面的那個髮廊老闆娘是兩個多月前才剛搬來,老高和她還是老鄉。

由於自己過去不方便,於是老高還叫上了旁邊的一個女性朋友一起過去看看。首先拉上捲簾門,在一樓沒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於是兩人繼續往上走,卻沒想到會看到這樣血腥的一幕。

剛走上樓梯就看到那個老闆娘就躺在走廊上,身下是一大攤血泊,大驚失色的兩人趕緊給警方打去了報警電話。

當時的吳江市公安局橫扇派出所接到報案後火速趕往現場,第一反應就是現場非常凌亂,而且從臥室一直到走廊都散落著一些滴落狀的血跡,臥室的門也因為外力重撞而變了形。

這說明被害女性在生前一定與兇手經過非常激烈的搏鬥,導致爭執之中死者由於身中多刀,最後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法醫的初步勘驗也驗證了這一結果,此外,可以肯定的還有死者的死亡時間應該是在2007年8月2日的晚上9點到10點之間。

這個時間點附近的商鋪大多已關門,所以附近的人才沒有聽到呼救聲。那麼兇手又是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還可以上到二樓呢?

此刻兇手在哪?他和死者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

神秘的老闆娘

那名的美髮店老闆娘叫陳麗,是一個體態豐腴的中年婦女,兩個多月前才剛來到江蘇吳江這邊開店,所以周圍的鄰居對她也知之甚少,所以能夠提供的線索也非常有限。

僅從這兩個多月的相處來看,陳麗平時為人還算低調,除了開店平時都是深居簡出的,看起來性格也比較溫和。

附近的幾個商戶都說暫時沒有聽說過她在吳江這裡和誰起過矛盾,更不可能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和誰結下過什麼深仇大恨。

現場凌亂,且女老闆死狀慘烈,如果不是熟人過來尋仇的話,那麼難道是陌生人的激情殺人?

雖然二樓的案發現場非常凌亂,但兇手留在現場的只有窗台的半個指紋以及一個模糊的鞋印,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線索。

周圍的鄰居也認為,這個女老闆一般每天早上8點多就會開門迎客,到了晚上9點前後就會將門關上,很少看到她和外人交往。如果是沒有結怨的仇人的話,兇手為什麼會將她殘忍殺害呢?

我們唯一能推斷的是,兇手肯定是一個體格強壯的成年男性,而警方對兇手的刻畫同樣是一個在30歲到40歲之間的中年男子,根據鞋印可以大概推出他的身高在一米七左右。

雖然對兇手做了大致的形象刻畫,但不管是從現場的線索分析,還是死者的社會關係來查,似乎都找不到案件的突破口。

因為那是在2007年,道路的監控探頭還未大範圍的普及,加上案發地點又是在一個人員複雜的鄉鎮結合部,那是橫扇的一個叫大橋路的地方,是當地的一個主要的交通幹道。

除此之外,髮廊店的旁邊還有商店,不遠處還有一個羊毛衫市場,因此案發的髮廊店附近來來往往的人流量非常大,什麼人都有,可以在深夜來到案發地點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由於所處區域的特殊性,警方針對案發現場周邊的摸排走訪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附近的一些旅館、網吧等更是魚龍混雜,只能將從事重體力勞動的成年男性列為重點調查對象。

即使將搜索範圍縮小了,但是幾天幾夜的排查,負責走訪的民警還是已經接觸了上萬人,卻仍然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此時由於案件久未攻破,當地民眾人心惶惶,所有知情人都在關心,兇手到底何時才能落網?

13年逍遙法外

由於在案發當地沒有找到線索,於是警方猜測兇手會不會與陳麗家鄉的親友有關呢?

陳麗的老家在浙江,案發當時她正處於離異階段,還帶著一個孩子,外出到江蘇吳江打工前,是將孩子交由了娘家撫養才外出另尋生計。

陳麗和老家的親戚朋友相處得還行,雖然沒有太多往來,但是也很少有矛盾,更沒有要將她殺之而後快的仇人。

不管是在陳麗的祖籍還是在開店的案發當地,警方都找不到任何有關兇手的線索,在技術手段並不發達的年代,他們靠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一個個核實匹配有可能的嫌犯,但結果總是不如人意。

一晃13年過去了,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並沒有使得案件有獲得任何的進展,當年的吳江市已改為了蘇州市吳江區,專案組的民警也換了一撥又一撥。

案件沒有突破,並不代表警方偵查的結束,一代代的刑偵人員仍然堅守,不斷嘗試以新的技術手段來找到嫌犯。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2020年初,也就是案發的13年之後,這樁無頭懸案似乎終於迎來了一個新的轉機。

意外的是,這次突破不是依靠新的技術手段,這個新線索還是依靠人力的摸排走訪。一位民警在走訪時無意間遇到了一位13年前曾在案發的街道附近居住的群眾。

時隔已十幾年,這位群眾提供了一個模糊的線索。據她所說,其實當年案子發生之後,街頭巷尾總是會有街坊鄰居議論起這起案件,對兇手的猜測什麼說法都有。

畢竟發生的是,大家難免擔憂,加上兇案發生的地點是在深夜的髮廊店這種特殊場所,大家把這件事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也不足為奇,互相交流一下兇手是不是已經落網才是正常的反應。

但是只有一個中年男子非常不喜歡大家討論起這樁案件,甚至是只要一聽到有人說起髮廊店女老闆,或者說到對兇手的猜測,這名男子都是轉身就走。

群眾所說的這名男子也是在當年的案發地附近生活,後來在案發後的一段時間,悄悄地搬走了。

大家或許覺得僅憑這個人不愛聽閒話,就對這個男子產生懷疑有點不可思議,但是敏銳的警方還是從中嗅到了異常的氣息,認為這個男子很有可能就是案件的突破口。

即使他不是兇手,也很有可能對這樁案件知道什麼內情。

終於迎來了案件破獲的曙光,警方會如願以償地在13年後找到真兇嗎?

族譜追兇

從這位提供線索的群眾口中得知,這名總是刻意迴避案件進展議論的男子就叫董某成,在群眾的記憶中他好像說過自己是江蘇射陽人。

但是警方在戶籍系統輸入這個名字進行查詢時,卻發現在射陽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符合條件的且叫董某成的男子,難道線索再次中斷,又是一次竹籃打水一場空?

即使希望渺茫,吳江警方還是堅持前往射陽進行實地調查,在當地射陽警方的協助下,他們得知董姓在當地是一個大姓。

而更關鍵的是,董某成這個名字中的某字,是這個董姓家族中的一個輩分,在很多地方其實都有著這樣的起名傳統,名字中的某個字其實是同姓氏族中的輩分區分。

但是不一樣的是,其他地方的人會直接將這個名字作為自己的正式名字,而董姓家族的話,只是將這個名字放在私下來稱呼,而在正式的戶籍登記時則會使用另外的名字。

這個發現讓吳江警方喜出望外,或許這個董某成就是這種情況,所以警方才沒有在戶籍登記中找到他的真實身份!

案件迎來了真相破獲的希望,大家迫不及待地找到這個董姓大家族中的400多個可能符合條件的男性,進行一一的核對。

但是可惜的是,這400多人全部被排除了,線索再次中斷。就在偵查員灰心喪氣之時,一本族譜引起了正在重新梳理董姓家族成員的民警注意。

這本族譜是從明代開始編纂的,相對完整地記錄了董姓家族每一代子女的繁衍遷徙情況。2006年,剛好是案發的前一年,為了祭祀,董氏長輩將這本族譜重新修訂了。

大家都知道男性肯定是會進族譜的,如果董某成是在董姓家族中的一員,很有可能會被收編在裡面。此外,通過核實,警方發現自己之前掌握的400多人的董姓男子名單和族譜是相對應的。

那就是說這本族譜並不是胡編亂造的,具有一定的真實性。由於董某成並沒有在這本新修纂的族譜上,警方推測他很有可能是董姓的一支分支。

順著這個思路,警方將董姓家族往上推到了十代以前,也就是差不多乾隆年間,發現董氏的老祖宗在當年果然有一個親兄弟遷了出去!

順著這個線索一一查證,警方發現董姓家族的這個分支經過幾百年的遷徙如今大部分居住在跟射陽相鄰的江蘇省阜寧縣,而董某成如今就在阜寧縣!

董某成會是吳江警方苦苦尋找了13年的兇手嗎?當年那間美髮店的二樓到底發生了什麼?

現場還原

董某成進入偵辦民警的視線里時,他剛剛準備要從老家返回吳江,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東躲西藏,長期輾轉在各地打工,從不在某個地方久留。

為了躲避警方的追蹤,他也改過名,這麼多年來從來不敢與人發生爭執,即使被人欺負到頭上,也不敢說要報警,就是怕遇上警察。

越了解董某成的經歷和過往,警方就越是覺得他的各個方面的情況都和13年前他們刻畫的兇手形象非常符合。

得知董某成即將再次離開老家阜寧,警方認為這次的機會難得,絕對不能就此放過,於是在董某成離開之前,警方終於在一處建築工地上將其成功抓獲。

或許是早已料到自己會有被抓獲的一天,被捕時董某成似乎反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13年東躲西藏的生活終於結束了。」

13年前的那個晚上,至今令董某成追悔莫及,他無數次反問自己,如果當時沒有這麼衝動,或許就不會發生那樁,他如今也不會鋃鐺入獄。

那麼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2007年8月2日,董某成時年38歲,已經成家立業,有老婆孩子,但是都在老家阜寧縣,而董某成一人獨自在吳江市橫扇鎮打工。

董某成當時作為一個建築工地上的監理,已經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時間,那天晚上他一個人難忍孤獨,於是在案發當晚買了一瓶酒和一點花生米,自己一個人坐在馬路邊喝酒。

或許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董某成帶著醉意路過案發的髮廊時,陳麗就在店門口招攬生意,於是董某成走了進去。

接受服務後的董某成卻沒想到陳麗竟然出爾反爾,說好的價格卻想反悔,說這筆錢就先不給他找了,讓他下次可以直接再過來。

董某成想著自己一個月就掙這麼一點錢,怎麼可能全給對方,當然不肯同意陳麗的提議,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上手去搶錢。

眼見著陳麗就要把錢放進柜子里,兩人就這樣吵了起來,陳麗還拿起刀說:「你趕緊走,不要煩!」

雖然當時陳麗表現得很兇悍,但董某成作為一個身強體壯的男性,很快陳麗就在爭執中占了下風,那把水果刀還是被董某成給奪走了。

董某成原本是想將自己的錢拿走就是了,可誰知陳麗竟然開始大聲呼救,安靜的夜裡,陳麗的呼喊聲顯得格外刺耳。

董某成當然不想被別人撞破醜事,更擔心陳麗以強姦敲詐自己,於是再次他再次返回和陳麗發生了激烈的搏鬥。

兩人一路從臥室扭打到了走廊,盛怒之下的董某成力氣更加大,爭執之中陳麗由於被董某成掐著脖子而窒息暈倒在了地上。但這時的陳麗還有呼吸,仍有一線生機,只是一時暈倒了。

但是越想越氣的董某成卻不打算就此放過她,因為董某成覺得陳麗不講信用,說好了的價格竟然還想多扣他一半,氣不過的他於是拿刀在陳麗的臉頰兩旁都劃了一下。

或許是疼痛感將昏迷中的陳麗刺激醒了,醒來的陳麗又開始掙扎反抗,再次試圖呼救,於是董某成這次直接下了狠手,再次舉刀往陳麗的脖子划下……

作案之後的董某成並沒有立即搬走,而是在當地繼續住了一段時間,直到事態有所平息,他才搬離吳江,之後改名換姓,輾轉在各地打工。

十三年來警方為了將他抓拿歸案,一代代的刑偵人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幸好最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董某成最後還是難逃法律的制裁。

由於死者已矣,關於董某成對死者與他在消費糾紛上的控訴,或許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詞,大家可以理智判斷。目前,董某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已被吳江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3b677cea18bd1cb4656896cf7eabe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