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遊記.浦東美術館

2023-10-03     UniDesignLab

原標題:建築遊記.浦東美術館

轉自:自抒言意

2022年的九月,在上海陰雨綿綿的秋天時節,我一個人前往了浦東美術館。去年在上海,這座地標建築還並沒有成為陸家嘴那一側閃爍燈牌的其中之一,但如今,作為上海新的文化地標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越來越多的人到訪於此。

浦東美術館於由法國著名建築師讓·努維爾設計,從陸家嘴地鐵站步行十分鐘即可到達。從玻璃幕牆的入口進入,即感受到巨大空間的震撼感。建築占地六層,設有13個展廳和一個屋頂露台。內部,採用標準的混凝土極簡主義,但暖色調的燈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一點,創造了某種程度上和建築的親近感。

燈光的作用在建築中不可被忽視。聚光燈被用於所有畫廊,根據藝術品的需要,設計混合了聚光燈、泛光燈、橢圓形泛光燈和洗牆器的光分布,以實現不同的光效果。重點燈突出了藝術作品,而洗牆效果照亮了空間,而不會讓多餘的光線淹沒空間。

燈光的設計在空間內是獨具匠心的,配合開窗和玻璃幕牆的設計。這座四層樓高的白色花崗岩建築帶有兩個大玻璃牆部分。從內,可以遠眺黃浦江岸的絕美景色。作為取景框將多種立面一覽無遺。從河對岸的外灘,可以窺見內部的混凝土牆面和畫作的搭配。高反射玻璃還將河流的美景反射到博物館上,營造出對周圍環境的歸屬感。一座天橋將這座建築連接到黃浦江岸邊。燈光點亮了這條河上標誌性建築中的展覽空間。

這兩塊垂直的螢幕標誌,一個在博物館上方,另一個在通風塔頂部,在夜間通過雷射束連接在一起,在博物館上方形成交叉的光線。外灘一側的西側屏風被設計為「21世紀藝術的見證」。它是一個變化的雙層玻璃立面,有鏡子和投影,形狀像一個長矩形單元。螢幕將是一個大型鏡子畫廊,固定在兩層疊加的地板上。白天,外灘的西側螢幕將是安裝空間或表演空間。至於晚上,螢幕將被作為展示空間,投放各種LED平面設計。

屋頂的設計,除了頂部的玻璃螢幕,還作為公共屬性更強的餐廳被大眾使用著。整體覆蓋著溫暖的白色花崗岩,沉入水中,照亮了立面的色調。博物館的餐廳位於河上高聳的涼廊上,為遊客提供外灘及其船隻的全景。通過一組高大的樹木,形成了一個V形線性花園,在視覺和物理上與相鄰的塔樓隔開,在場地周圍形成了一個厚厚的深色框架,並在整個空間周圍產生了氣流。景觀、石場、前院、露台和海濱步道將以當代雕塑和藝術作品為特色,日夜照明。

博物館的材料選擇也盡數體現了讓對細節的考究,該地區的石頭表面大小不一,紋理為雨滴圖案,起到輕微的防滑浮雕作用。整個結構使用的銳角將襯有金屬,以進一步定義其銳度。頂層的房間以及中庭的展覽空間將採用微型棚屋提供的自然頭頂照明。除了人造光,該公司還增加了窗戶,為遊客提供了鄰近城市的景觀。

再談到展品,展覽涵蓋了中國和國際的古典和當代藝術,經常同時進行,這可以讓博物館度過一個真正兼收並蓄的下午。與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合作,期待大型視覺/裝置藝術活動——從世界上最著名的歷史藝術家到西方大炮,再到中國當代舞台上的知名人士。我到達的那日,恰逢徐冰的展覽。依稀記得21年的冬天,也在北京見過相同的場景。

《引力劇場》作為一件史無前例的裝置奇觀,並非只是簡單地被「放置於」展覽空間當中,而是完美運用了浦東美術館中央展廳的絕佳空間特性,在挑高超過30米的展廳內部形成一個從高處垂向地面的巨型文字漩渦。受引力影響,文字被拉伸變形,並經展廳底部巨大鏡面反射,凸顯出作品與空間相互「穿透」的縱深感。

作品中「英文書法」的原文本,摘自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著作《哲學研究》。他從語言哲學的角度出發,提示出語言的使用給人類所帶來的認知誤區。徐冰認為:「作品中使用的「透視法」作為一種我們描述世界的語言,如同其他所有的語言,都是我們的思維與外部世界的中介;而我們的思維也因被各種語言所塑造,它必定帶有盲點。」

和作品文本內容有異曲同工之處的是,《引力劇場》的名字同樣有多層深意。「引力」描述了作品的形態與其鏡像共同形成的「蟲洞模型」,而「劇場」則呈現出空間多樓層、多角度所展示的戲劇性觀展體驗。徐冰將宇宙物質間的「糾纏現象」作為這部作品的造型依據,引發大家對人類文明進程中不同文化之間的糾纏、角力、拉扯及相互影響的思考。

圍繞主體作品,展覽還在地下一層公共區域展出了一系列配套作品。這些輔助作品在具有一定藝術獨立性的同時,也為觀眾對《引力劇場》的解讀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角度。

正如開幕日那天的祝福語所呈現的,「我們相信,居民和遊客都需要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這個城市不僅能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還能通過讓他們的精神體驗成為上海生活的一個基本方面,在文化上豐富他們的生活。這座美術館,將成為藝術的學習空間、旅遊目的地、城市生活的休息場所和學術論壇,同時舉辦國際領先畫廊和博物館的傑作和藝術作品展覽。通過為所有人創造一個空間,鼓勵城市的靈活性,我們將成為促進全球合作的主要力量;我們尋求向世界敞開懷抱,擁抱未來,鼓勵中西文化互動與交流。」

國內

建築遊記.借建築師童寯展游外灘源

建築遊記.彌勒和臨滄

建築遊記丨南京·張雷工作室踏訪

建築遊記.上海圖書館東館

建築遊記.深圳福田

建築遊記.上海保利大劇院

建築遊記.上海天文館

建築遊記.天目里

建築遊記.秦皇島阿那亞

建築遊記.沙丘美術館

建築遊記.龍美術館

建築遊記.瀋陽的老建築

建築遊記.上海

建築遊記.北京

建築遊記.上海濱江城市公共空間

建築遊記.阿那亞社區

國外

建築遊記.施洛德住宅

建築遊記.江戶東京建物園

建築遊記.杜拜世博日本館

建築遊記.畢爾巴鄂

建築遊記.西班牙葡萄牙都市狂想

建築遊記.愛爾蘭

建築遊記.芝加哥摩天大樓

建築遊記.紐約知名建築

建築遊記. 歐洲集市篇丨你不知道的小眾「菜市場」

建築遊記.義大利小眾城鎮

建築遊記.克羅埃西亞

建築遊記.亞琛聖體教堂

建築遊記.布拉格

建築遊記.紐約(小眾博物館)

建築遊記.讓.努維爾的建築

建築遊記.丹麥小眾城鎮們(上)

建築遊記.丹麥小眾城鎮們(下)

建築遊記.墨西哥巴拉乾的建築

建築遊記.西扎的建築

建築遊記.東京的美術館

建築遊記.米蘭的博物館

建築遊記.冰島的教堂

建築遊記.塔斯馬尼亞(下)

建築遊記.哥本哈根的現代童

建築遊記.西班牙

建築遊記.阿布達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38cda4ad2108719e871279ac763eb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