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上市引領基礎軟體國產化浪潮,星環科技補齊中國數字經濟之「魂」

2022-10-18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成功上市引領基礎軟體國產化浪潮,星環科技補齊中國數字經濟之「魂」

1999年,時任科技部部長的徐冠華說,中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芯」指的就是當前傾全國之力發展的晶片產業,而「魂」則指基礎軟體,即作業系統、資料庫、辦公軟體和中間件的統稱,數字經濟乃至整個信息化產業都建立在二者之上。

我國在基礎軟體領域落後於歐美國家,處於被卡脖子的困境,但隨著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5G等信息通信技術及產業的不斷發展,數據作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一樣的生產要素,地位愈發凸顯。海量的數據規模催生了龐大的數據處理需求,而數據與信息安全息息相關,近年來國家政策不斷向其傾斜,新興的大數據基礎軟體技術成為我國在基礎軟體行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

正所謂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當前國內雖然已經開始湧現一批從事相關產業的公司,但能真正以自身實力推動大數據基礎軟體國產化的屈指可數,剛剛在科創板上市的星環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031 簡稱:星環科技)正是其中之一。受益於行業持續不斷的政策利好,以及下游訂單的增長,星環科技作為領先的國產大數據企業,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前瞻布局大數據賽道,堅持全面自主研發技術路線

星環科技成立於2013年6月,公司名字中的「星環」二字來源於創始人孫元浩很喜歡的科幻小說《三體》,在小說中,正是一艘名為星環號的光速飛船帶領人類衝出了即將被降維打擊的太陽系。作為科幻愛好者的孫元浩也希望自己的公司能聚集一批優秀的工程師,打造世界上最好的、領先的大數據產品。

事實上,聯繫到國內大數據基礎軟體的發展情況,不難理解孫元浩對星環科技所抱的期許。

2013年被稱為中國大數據元年。在此之前,伴隨著網際網路的成熟,大數據技術已經被大眾所熟知和使用,國內大數據市場迅速成長,但當時主流的大數據技術多來自國外,隨著稜鏡門等一系列數據安全問題的暴發,國內也開始認識到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中國迫切需要自己的大數據平台。

星環科技就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孫元浩組建起了星環科技的核心團隊,成為行業中較早探索、研發大數據技術的企業。

在團隊帶領下,星環科技迅速做出了一系列成績。公司創建了新的大數據技術架構,可以實現統一的SQL接口、統一的計算引擎、異構的數據存儲模型、統一的數據管理系統和統一的資源管理系統。在此基礎上,星環科技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基礎平台軟體Transwarp Data Hub(簡稱:TDH)領先於國外同行。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大部分基礎軟體研發都基於開源的資料庫技術,或部分開源的功能方案。但這依舊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星環科技通過自主研發,逐步以自研技術取代了開源技術,TDH也因此成為目前市場上少數自主研發的國產大數據平台。

根據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代碼掃描測試報告,TDH的1200萬行代碼里自研代碼率超過70%,另一款分布式資料庫產品ArgoDB的代碼自主率(行數)則超過90%。TDH平台成功實現了大數據基礎軟體的國產替代,在政府、金融、能源、製造業等十多個行業內落地,支撐如金融風控與營銷、智慧製造、城市大腦、智慧交通等多種核心行業應用。

有了TDH系統作為根基,星環科技迅速構建起了多個產品系列,圍繞企業數據服務推出了一系列豐富的產品線,包括大數據與雲基礎平台、分布式關係型資料庫、數據開發與智能分析工具等軟體產品、軟硬一體機產品及相關技術服務。發展至今,除TDH外,星環科技還推出了分布式關係型資料庫ArgoDB和KunDB,分布式圖資料庫StellarDB等多種資料庫,數據云平台TDC、智能分析工具Sophon、大數據開發工具TDS和超融合一體機,涵蓋資料庫、數據倉庫、數據集市、數據湖、實時計算、人工智慧等應用場景。星環科技已圍繞數據的集成、存儲、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數據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礎軟體及服務。

領先技術獲多方認可,產品高效可靠贏得客戶青睞

在不斷的發展中,星環科技建立起了一道由核心技術構建的護城河。據招股書披露,截至目前,星環科技已積累了31項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分布式技術、SQL編譯技術、資料庫技術、多模型數據的統一處理技術、基於容器的數據云技術以及大數據開發與智能分析技術六個方面,公司擁有77項境內專利(其中發明專利74項)和8項境外專利,以及328項軟體著作權。

並且星環科技的研發實力也得到了眾多第三方國際權威機構的高度評價。IT業內普遍認可度最高的國際分析機構Gartner自2016年起就對星環科技青睞有加,將公司選入數據倉庫及數據管理分析魔力象限,位於遠見者象限,在前瞻性維度上優於 Cloudera、Hortonworks等美國主流大數據平台廠商,成為Gartner發布該魔力象限以來首個進入該魔力象限的中國公司。2017年2月,星環科技再次入選Gartner《2017年分析型數據管理解決方案魔力象限》,成為當年入選該魔力象限的兩家中國企業之一。而今年Gartner 最新發布的《中國資料庫管理系統供應商甄選》,星環科技是中國資料庫管理系統產品品類最多的廠商之一。在《2022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中,星環科技入選了數據分析、數據中台2大領域的推薦供應商。在最新發布的《圖資料庫管理系統市場指南》中,星環科技被列為全球圖資料庫代表廠商。

星環科技多次入選Gartner的報告絕不是巧合,更多的是憑藉沉澱多年、自主研發的技術實力和為各行業賦能的實踐積累,才在一眾業內top級公司中脫穎而出,未來的發展潛力將是巨大的。

當然,技術再厲害也需要落地,星環科技在研發成果轉化方面同樣表現出色。公司軟體產品化程度較高,可以在不同行業實現廣泛布局和快速複製,並且具備長期穩定的潛在需求。

截至目前,星環科技的產品已落地多個領域的知名機構或其主要分支機構,如金融行業包括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浙江農村商業聯合銀行等,政府領域包括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等,能源行業包括中國石油、南方電網等,交通行業包括中國郵政集團等,製造業包括湖南中煙等。

在技術與產品的雙向驅動下,星環科技近年來表現出了較高的成長性,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7,424.56萬元、25,999.07萬元和33,086.16萬元,復合增長率為37.80%。未來,伴隨數字經濟與信創產業的持續發展,星環科技有望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基礎軟體國產化需求緊迫,政策紅利催動行業加速發展

由於起步較晚,過去很多年間,國內IT底層標準、架構、生態等大多數都由國外IT巨頭制定的,存在諸多安全風險。因此,構建自己的IT底層架構和標準,形成自有開放生態,是當前中國信息技術創新(簡稱:信創)的核心,而信創產業則是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的基礎,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比起作業系統等領域來說,大數據基礎軟體作為新興行業,是個不錯的切入點,尤其我國還是數據資源大國,底層數據處理需求量巨大。IDC研究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數據量約12.6ZB,較2015年增長7倍,年復合增長率為124%。2025年中國的數據量預計達到48.6ZB,約占全球數據總量的30%。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也曾指出,「未來幾年,大數據技術創新不僅在前沿技術發展的層面,全產業鏈創新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也將進一步加強,基礎軟硬體底層支撐能力不斷提升,大數據與前沿領域技術融合創新進一步深入。」

並且「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都提出,要培育壯大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數字產業,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隨著信息安全成為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開始重視數據隱私,加之近年來,國家相繼頒布實施了《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了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和規範,為大數據基礎軟體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政企多方的大力支持下,國產大數據基礎軟體有望迎來發展的風口。而星環科技所處的大數據行業作為政企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軟體,將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以及相關政策推動下持續受益。

成功上市彰顯價值,加碼研發打造國產大數據技術生態

不過蛋糕雖大,卻不是誰都能吃的。大數據基礎軟體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業,具有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的特點,對相關企業的技術實力有著嚴苛的要求,星環科技的飛速成長同樣也離不開長期持續地投入。

為了夯實技術基礎,實現技術突破,星環科技在技術研發及技術產業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成本。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星環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918.59萬元、10,947.57萬元及14,046.80萬元, 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66%、42.11%和42.46%,研發費用規模占比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另外,大數據基礎軟體作為信息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對上層應用系統的穩定性、可擴展性等方面有重要影響,替換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客戶往往不會輕易替換已採購的產品,如此一來,在技術和商業落地上具有先發優勢的企業將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

星環科技作為較早布局大數據基礎軟體行業的公司,現已獲得了超過1,000家終端用戶,在收入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公司也十分重視對於老客戶的維護,來自老客戶復購產生的主營業務收入逐年增長。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星環科技老客戶復購產生的收入金額為8,625.03萬元、16,041.16萬元和20,170.71萬元,報告期內老客戶創收逐年提高,三年同比增長比例為20.10%、85.98%和25.74%。由此可見,星環科技已在行業內建立起了能夠與國際品牌角力的影響力。

在當前基礎軟體國產替代及信息安全的大趨勢下,星環科技作為「國產大數據基礎軟體第一股」登陸科創板上市,不僅代表著市場對公司技術和品牌的認可,也代表著政府與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期待和鼓勵。

對於未來發展,星環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將繼續專注大數據及相關基礎軟體的研發,圍繞大數據、資料庫、雲計算、智能數據分析領域,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為企業客戶提供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產品與服務。公司將通過技術研發、打造行業生態並提升市場占有率,成為大數據基礎軟體行業的引領者,助力中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29311c5c27f16159398f604eba4fd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