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青海省體育局 出品丨
騎行途中。青海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靈燕 攝
7月27日,經過14天13個賽段的角逐,環湖大軍完成了1631公里比賽,1370公里轉場,迎來了鳴金之戰,銀川繞圈賽。
環湖賽競賽播報員:邱吉金
銀川繞圈賽賽段全長117公里,單圈19.5公里,繞6圈完成,第二圈、第四圈設立兩個途中衝刺點,最終來自西班牙布爾戈斯車隊的吉布森·馬修在大團衝刺中率先過線,奪得收官戰冠軍,瑞典米捷亞車隊的艾弗汀·羅伊拿到賽段亞軍,荷蘭曼奇車隊的范德·巴斯拿到季軍。
「今天的賽段前幾個賽段一樣,雖然賽段衝刺有變化,但四件領騎衫從前幾個賽段就始終未曾變過,今天還是一樣。」銀川繞圈賽結束後,雖然已經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但邱吉金依然還是說出了最終成績。
環湖賽塵埃落定,四件領騎衫歸屬毫無懸念。代表亞洲最佳的藍衫歸屬深圳喜德盛洲際隊的費多塞耶夫·阿圖爾;綠衫歸屬於法國馬賽車隊的格魯·愛德華;代表「爬坡王」的圓點衫歸屬日本英特普車隊的阿吉雷·赫南;代表個人總成績排名第一的黃衫由哥倫比亞麥德林車隊的愛德華·貝爾特倫斬獲。
環湖夢想圓滿落幕,備受關注的青海天佑德車隊取得了優異成績,個人總成績前10名中,青海天佑德車隊占了2席,第五名和第八名,團體總成績排名第二,亞洲團體成績排名第二。
對於天佑德車隊取得的好成績,邱吉金表示祝賀,「通過團體成績,體現了青海天佑德車隊的整體水準,前幾個賽段能具體體現天佑德車隊的整體水平,可惜,一個主力選手薩法薩德·薩義德摔傷退賽,對整個團體有影響,但還好能保持在第二的位置,值得慶賀。」
邱吉金跟隨環湖賽18年,看著環湖賽一步步成長,從呱呱墜地到成人禮,只是每個階段的角色不同,國際裁判、競賽播報員都是邱吉金在環湖進程中不同角色。
環湖賽已經18年了,為什麼能走這麼遠,陪伴每一屆環湖賽的邱吉金有獨到的見解。
「回顧環湖賽的歷史,今年已經18歲了,由原來的2.5級,上升到亞洲頂級賽事,從自行車賽事的角度來看,提升進步的幅度非常快,而且據我得知,明年環湖賽將升級到UCI職業系列賽,雖然還沒有通過申請,但我相信應該沒有問題。」邱吉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邱吉金認為環湖賽舉辦了18年,有他獨有的特色,放眼全球,不僅僅是在亞洲,在國際自行車大家庭里也很有特點。
首先,環湖賽高海拔缺氧的外部環境對比賽來說很有挑戰性。實踐證明,環湖賽吸引了眾多國際上世界上的強隊要求參賽,而且每一個賽段都能欣賞到不同的美景。
其次,環湖賽為國內職業自行車隊伍打造了交流提升的平台。通過環湖賽,國內職業自行車隊能與國際強手切磋,學習吸收一些外國強隊的訓練方法、戰術安排,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平台,中國職業自行車隊伍與國際職業自行車隊伍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
最後,環湖賽為青海省乃至國內體壇賽事樹立了標杆。環湖賽可以說是環海南、環中、換泰國等賽事的「老大哥」,讓這些賽事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起到了帶頭作用。
邱吉金堅信,環湖賽有了這些特色,今後的發展過程中會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邱吉金認為,環湖賽要想走得更遠,但是有很多細節依然要改進,小問題不能忽略。
「例如前面一個224公里的賽段,開始設置的補給點在180多公里處,這個不可以,不符合國際自行車聯盟的規定要求,一般224公里的賽段,補給點應該設在過半一點點,UCI規定要求,凡是超過150公里的賽段都要設補給點。這個小細節外行人一看沒什麼,但是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比賽不夠專業。」
「爬山點應該是找最高點,但是有些賽段爬山點之前的賽段很陡,但是海拔不高,而到了最高點後相對平緩,時速達到了60公里,這個顯然不是爬坡,依我個人的看法,這樣的設置還是不完美。」
「轉場也是個問題,如果這次比賽的轉場和環中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環中賽有時候有1000多公里的轉場,600多公里是家常便飯,甚至我詢問了一些選手,不願去環中賽,就是因為轉場路程太長了,但我們這邊的轉場,相對來說有些地方比較長,而我們轉場過程中的時速外國人不理解,都驚呼這麼好的路時速才80公里,為什麼不能100公里。」
邱吉金連著說出了環湖賽需要改進的小細節,只有不斷改進這些小細節,環湖才能越走越遠,追逐著百年環湖的夢想,讓我們再次相約明年七月,再次見證環湖賽的成長。
來 源:青海日報
審 核:王 敏
監 制:宋愛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tv-O2wB8g2yegND1d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