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航母殺手」這四個字,很多人會想到我國從俄羅斯引進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和其搭載的「日炙」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它們最早被媒體稱為「航母殺手」,然而憑藉「現代」級驅逐艦的性能和「日炙」反艦飛彈的射程,遠遠無法威脅到航母,說它們是「航母殺手」,只不過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而已。
日炙其實算不上航母殺手
然而,進入新世紀之後我國發展的一些反艦武器,卻確實讓美國航母怵三分,特別是近期出現的一些高超音速武器,更是名副其實的「航母殺手」。近日,有網友將我國這些「航母殺手」同時繪製到一張圖上,讓我們得以一睹它們的風采。
感謝鋼鐵機機的圖片
畫面第一種武器,大家都知道,它是在今年國慶閱兵中大出風頭的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只不過在分列式上展示的是東風17的水漂彈頭部分,而這次滑出的是彈頭加助推器的完全體。目前已知的是東風17除了火箭軍採用地面發射之外,還可以掛載在轟6系列轟炸機上,對敵方的航母目標進行打擊。
分列式上展示的也是完全體,不過最吸引人的是彈頭
而畫面中的第二種武器,則是10月1日之前驚鴻一瞥的東風100,也叫長劍100飛彈。和東風17一樣,它也是一種高超音速武器,但是彈頭的造型和東風17完全不同,說明高超音速飛彈是只要能夠達到預定的速度和射程,完全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值得一提的死,東風100助推器部分非常複雜,整枚飛彈採用了罕見的三級結構,飛彈頭部還有一個保護罩,在一二級分離之後拋掉,整個發射過程有點類似咱們的神舟飛船。可以說,東風100是我國目前設計最為複雜的飛彈,如此複雜的設計,必定有特殊的目標和性能。
東風100是我國最複雜的飛彈,感謝鋼鐵機機的圖片
畫面中的第三種武器,則是東風10,也叫長劍10巡航飛彈,從名字來看,它是東風100的上一代,但實際上兩者之間並無太多關係。長劍10外形類似美軍的「戰斧」,是火箭軍大規模列裝的第一種巡航飛彈,同時也可以掛載在轟6系列轟炸機上,打擊上千公里之外的敵方地面和海面目標。
長劍10是老網紅了
畫面中的第四種武器是鷹擊18A,這是我軍新一代驅逐艦和潛艇上普遍裝備的一種反艦巡航飛彈,同時也有岸艦型號。它採用與俄羅斯「俱樂部」飛彈相似的亞音速與超音速結合的飛行方式,在巡航階段使用亞音速以提高射程,末端攻擊時轉換為超音速以減少敵方的反應時間,增加攔截難度。鷹擊18反艦飛彈以0.8馬赫的速度進行長距離巡航,飛彈飛抵目標20海里時能加速至3馬赫進行攻擊,這種設計使得飛彈在保證末端高速攻擊的同時,總射程達到了540千米
鷹擊18A垂直發射瞬間
畫面中的第五種武器是鷹擊12A/B超音速飛彈,它採用了典型的衝壓發動機布局,彈長超過6.5米。這種布局的反艦飛彈不僅見於引進的俄羅斯「日炙」上,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研製的C101和C301反艦飛彈上,就採用了這種設計,而到了鷹擊12A/B上,咱們對其中的技術更加駕輕就熟。
鷹擊12是轟6的大殺器之一
畫面中的第六種武器看起來像是鷹擊12A/B的彈頭,但實際上它是另一種超音速反艦飛彈—鷹擊91。這是一種主要由轟6、飛豹、殲16掛載的空艦飛彈,由於體型和重量並不大,殲10B/C也能掛載。它與我國早年引進的俄羅斯KH-31超音速反艦飛彈有些類似,但是KH-31已被美國買走多枚用作靶彈,因此鷹擊91絕不是KH-31的簡單仿製和改進。
殲10B能單邊掛一枚鷹擊91
畫面中的第七種武器很多人可能見得比較少,2016年11月19日在央視《軍事報道》節目中首次曝光,疑似為新一代遠程反潛飛彈,也能打航母。它的彈體和為常規的圓柱形,但是明顯分為直徑大小不同的兩段,戰鬥部應該是某新型魚雷。其實相比純粹的飛彈,這種飛彈和魚雷的結合體更加難以攔截,當你發現對方的飛彈升空之後,打開宙斯盾系統,發射「標準」飛彈進行攔截,然而在雙方碰撞前一秒,對方的飛彈突然鑽入水中,高速向你襲來,這時候你又不得不手忙腳亂地啟動反魚雷系統,可能喪失最佳的攔截時間。如果襲來的是速度更快的超空泡魚魚雷,更能驚出一身冷汗。
是它是它就是它,上天入海小哪吒
而畫面中第八種武器是紅旗9B遠程艦空飛彈,其他的都是新一代空空飛彈,相比前面那些反艦和巡航飛彈,打掉敵人的艦載機,反而可能是最好的反航母手段。當然,圖中所畫的,僅僅只是我國近年來發展的反航母飛彈其中的一部分,還有更多更先進的武器沒有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