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的最省錢而又快樂的事,就是和書一起慢慢變老

2019-11-28     人間是劇場

快樂的成本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宅在家中看書,恐怕是性價比最高的娛樂方式了,早上曬著陽光,晚上沐著月光,看盡人間百態,歷經人世冷暖,浪漫而又愜意,幸福得如同精神上的貴族。

關於讀書之妙,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曾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作家三毛也曾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所以,在這個講究顏值的時代,怎麼能不讀書呢?

書籍、書店、書齋、圖書館……與書有關的一切總是那麼善意,美好得如同藍田日暖、良玉生煙,讓凡人的眼神超越了現實的地平線,看到宇宙的起始、物種的起源,讓每個日子都不再是日曆上的一個數字,而成為無盡的空間、無限的維度。

書籍可以把一天撐得滿滿的,讀書人的胸懷也因此是鼓脹的,真正的讀書人手不釋卷,讀到精妙之處,仿佛這一天都值得銘記,有種「朝聞道夕死可矣」般的富足,人與書、讀者與作者彼此間便有了定情的信物,銘心鏤骨,感德不忘。

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字,那裡面記錄的是我們的生活,也是全人類的文化基因。

很多人感慨說現在的人幾乎都是手捧手機,遺忘了閱讀,其實大可不必焦慮,眼盯手機的並非都是「白丁」,很多人也都在通過手機來閱讀書籍,電子閱讀已是時代趨勢。

今年最新的國民閱讀統計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成年人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0.8%。較2017年有所提升,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6.2%,較2017年上升了3.2個百分點。調查顯示,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

紙質載體向手機載體的轉變也是的網絡文學更加興盛。最新的官方數據統計,現在中國大概有1400多萬網絡作家,有60多萬專職網絡作家,有超過4.5億網絡文學讀者,網絡文學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

順應著全民閱讀的熱情,今日頭條小說頻道也將10 萬本小說轉為免費。在別處要花上百元才能追完一本的熱門小說,在這裡直接免費看全本。無論是都市、異能、鑒寶、玄幻、武俠、兵王,還是現言、古言、青春、校園、豪門、宅斗、甜寵,都可以在小說頻道的免費專區盡情暢讀,不花一分錢,恐怕沒有比這個更美味的免費午餐了。

網絡文學與影視創作的互相推進,也使得網絡文學IP更為搶手,《陳情令》《誅仙》《慶餘年》《鶴唳華亭》等影視作品會反哺觀眾來看原著小說,彼此對照,又多了一重享受。

當然,讀書也應該注重層次,網絡小說因為貼近現實,語境鮮活頗受年輕人追捧,但是,也不要忘記經典的力量。

林語堂把書分為三類,一類是最上流的書,指的是經典;一類是中流書,多指從上流書抄襲的次流作品;還有一類是下流書,多指民間文學。經典文學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如果每年熟讀幾本經典,就算閱讀量不大,也會增加文學的底蘊。

需要記住的是,書籍永遠不會虧待我們。讀書就是一次相遇,與美好的人相遇;讀書,也是一次發現,發現另一個世界。這也是讀書人最好的時代,享受著最高級的娛樂,卻成本很低。

文末再次向您安利,今日頭條小說頻道 10 萬本小說轉免費了,來頭條小說,一起享受免費閱讀的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itywG4BMH2_cNUgLk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