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儒將,因一時猜忌殺害妻子,最終命殞孟良崮

2022-08-04     適應生活

原標題:大名鼎鼎的儒將,因一時猜忌殺害妻子,最終命殞孟良崮

導語: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共同努力的成果。對於國軍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貢獻,內地從來沒有過完全抹殺的做法。相反,在海峽對岸,媒體卻惡意抹去我黨在抗戰中的功績,甚至還恣意造謠,這無疑是可恥的。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國軍中的一員悍將,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外號「儒將」,他就是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此人曾立下過赫赫戰功,卻因一時的猜忌殺害了自己的妻子,惹人非議,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01

張靈甫是陝西長安縣人,家中世代務農。雖說家境並不富裕,但是張家父母堅信「再窮不能窮教育」,省吃儉用供孩子讀書。

張靈甫也是爭氣,從小就是大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後來考入了北大歷史系。

然而,隨著父母年齡漸長,再也做不動粗活,家中經濟條件也因此一落千丈,張靈甫不得不中途輟學。

既然休學回家了,那就抓緊時間傳宗接代吧。張家父母在家物色許久,替兒子相中了鄰村的姑娘邢鳳英。

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張靈甫雖說是經過新思想的洗禮,但終究還是不敢忤逆父母,便與邢鳳英結為夫妻了。

退學以後的張靈甫進入一個軍官訓練團,由於寫得一手好字,深得于右任的賞識。

於是,張靈甫被推薦到黃埔軍校學習,畢業後進入國民革命軍,由於矯健勇猛、善於作戰,一路平步青雲,僅僅幾年時間就當上了團長。在四川地區與紅軍作戰時,激烈的戰鬥倒是沒有耽誤張團長的私生活。

這期間,他又與吳海蘭結為夫妻,還生下了一個女兒。吳海蘭原以為自己找到了後半生的依靠,卻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會死在丈夫的槍口之下。

02

一日,張靈甫在軍營中偶然聽到下屬的一些閒言碎語,「你們都知道嗎?團長夫人昨天晚上在電影院門口和一個西裝革履的小伙子可親熱了」。張靈甫火冒三丈,背著手踱來踱去,屋子裡充滿了令人壓抑的殺氣。

張靈甫越想越生氣,準備回去找妻子問個清楚。回到家後,妻子見到多日未歸的丈夫十分高興,便挎著籃子去田裡摘韭菜,想要給丈夫包一頓餃子。

然而,此時身後的張靈甫緩緩舉起手槍,朝著妻子的後腦勺開了一槍。不過,關於吳海蘭的死因還另有說法。據張靈甫下屬回憶,張團長是因為懷疑妻子盜取文件,私通敵黨才將其殺害的。

真相究竟是怎樣的,我們無從得知,或許經過歷史專家們的考證,最終能解開這個謎團。

無論如何,張靈甫都殺害了自己的妻子,但他卻沒有確鑿的證據和合理的說法。在吳海蘭的哥哥看來,張靈甫就是個罪大惡極的殺人犯。於是,他一紙訴狀將張靈甫告上了西安婦女協會。

經過層層傳遞,最後國軍領導也知道了這件事,迫於輿論的壓力,他立刻派人將張靈甫抓了起來,送往軍事法庭。

本來法庭已經判了張靈甫死刑,但是他卻在獄中染上了瘧疾,經過一番申訴之後,最後只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其實他只在獄中待了一年多就被放出來了。畢竟上級領導都知道他驍勇善戰,於是吩咐手下將其放出來,繼續委以重任。

恢復自由以後的張靈甫又娶了一任老婆,這位妻子可算是「金枝玉葉」,她就是王玉齡,外公乃是晚清兩江總督,煊赫一時。許是出於對吳海蘭的愧疚,張靈甫對王玉齡極盡寵愛。在王玉玲的回憶中,張靈甫從來沒有對自己大吼大叫,夫妻之間有摩擦也都是張靈甫先低頭服軟。

03

後來在解放戰爭期間,國軍74師被華東野戰軍全部殲滅,師長張靈甫兵敗身亡。但其死因卻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簡直就是一出「羅生門」。

有人說,張靈甫是在藏身的指揮所中被華東野戰軍戰士發現以後擊斃的;也有人說,張靈甫在山洞之中自知四面楚歌,彈盡糧絕,無法向黨國交代,於是召集各軍官集體自殺;還有人在半個多世紀以後,前往戰地回訪,認為張靈甫是在被解放軍俘虜以後,遭到槍殺。目前,張靈甫的死因仍然沒有一個公認的看法。

雖說張靈甫因一時衝動殺害妻子,但是我們無可否認的是,他在抗日戰爭中確實做出了無法磨滅的貢獻。作為後生的我們,更應該看到前人的付出,而不是緊緊抓住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放。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fe72dbf637775d7c99bb5327978a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