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籌備里約三公約COPs | 綠會國際部2024全球環境治理能力建設工作坊總第115期

2024-06-18   中國綠髮會

2024年6月14日上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綠會)國際部、「海洋與濕地」工作組、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聯合召開了2024年全球環境治理能力建設工作坊第21期(2021-2024,總第115期)。

生物多樣性傳播和主流化對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提高生態系統服務等都非常重要,為更好地服務科技工作者,各傳播平台負責人彙報了一周的工作總結,並匯總了科學傳播數據情況。海洋工作組對「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綠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BASE)對「中國生物救護與科學倫理」微信公眾平台的近期傳播情況進行了彙報,並討論了工作中的重難點,以及如何根據不同平台特點進行高效傳播。

第二項議題是全球環境治理事務進展。負責《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63次會議、以及負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附屬科學技術諮詢機構和附屬履行機構第六十屆會議的相關負責人分別彙報了相關工作進展。其中,作為《濕地公約》的觀察員機構,綠會青年代表何靖霄赴、綠會青年代表團王羽桐分別在瑞士格朗和德國波恩現場參加會議,積極、深入地參與全球環境治理以及氣候變化的全球討論。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綠會代表將參加BBNJ協定籌備委員會組織會議、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第29屆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6)、《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6屆締約方大會(UNCCD COP16)等重大會議,各工作組正在積極籌備相關會議準備工作。

在政策建言方面,近日,海洋與濕地工作組對青島市科學技術局發布的《深入實施「海創計劃」加快打造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公示稿)》提交12條建議和意見。

(註:本文為日常工作記錄。根據參會記錄整理,信息僅供參考。)

文 | Sara

|Linda

排版| angel

長按識別,支持募捐

【重建人與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