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三腳架的魚,遊動時變軟如同絲帶,支起來就變硬能站著休息

2024-07-18     科普大世界

有一種自帶三腳架的魚,遊動的時候帶著三腳架游,累了就把三腳架支起來,在三腳架上睡覺。這種魚是不是很奇葩?

這種魚的學名叫短頭深海狗母魚,是新鰭魚綱青眼魚目爐眼魚科深海狗母魚屬的動物。

但是由於它實在太像個三腳架了,每一根「腳」通常都比身體還長,所以它通常都是被叫作「三腳架魚」。

這種魚體形為紡錘形,色澤較暗,體長多在30~60厘米之間,下面的「三腳架」每根長度大都在一米以上,以小魚小蝦等小型海洋生物為食。

這種魚分布廣泛,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東部都有分布,種類有30餘種。

但由於它屬於深海魚類,棲息深度在海平面以下800~5000米的海水中,而且數量很少,所以這種魚並不常見。

這種魚為什麼自帶三腳架呢?這其實和它所處的環境有關,深海中沒有光線,所以靠視覺幾乎啥也看不到,那麼無論是捕食還是求偶都無法靠視覺進行,所以這種魚類的視覺已經退化了,它的眼睛已經退化得非常小,幾乎啥也看不到。

為了彌補視覺的不足,它就進化出了非常長的魚鰭,前面的兩個魚鰭向下生長,形成了兩條非常長的支架一樣的東西,魚尾的下部頂端也進化得非常長,成為靜止時後面的支架。

但是這種魚並不是只有下面的三條長鰭,還有向上或者兩邊生長的一些長鰭,特別是魚鰓兩側生長有向外延伸的兩根長鰭,就像它的兩隻手一樣。

它進化出這些長鰭的目的,其實是將它做觸手用的,就是類似於章魚那樣的觸手,方便它感知周圍的環境和事物,幫助它捕食或求偶等,觀察發現這種魚一般都有臀鰭鰭條10~13條,胸鰭鰭條13~15條。

不過很奇葩的是,這種魚的下面三腳架魚鰭的軟硬度可以隨意變化,就是它將下面的三根長長的魚鰭支起來不動的時候,這三條長魚鰭就像三根鐵支架一樣是硬的,但是當它收起「三腳架」開始遊動的時候,這三根長魚鰭又變成軟的了,像絲帶一樣置於身側,不妨礙遊動。

生物學家對它的這一能力十分好奇,研究認為它是通過液壓調節來控制「三腳架」的軟硬度的,具體原理還有待研究,推測它是將體液泵入柔軟的鰭條中,使之變硬成為支架,助其「站立」在海床上。

這樣它在休息時就不用遊動了,可以節省體力,減少能量消耗。所以它也是罕見的擁有液壓控制調節系統的動物。

此外,這種魚還有一項奇葩的能力,就是它可以單體繁殖,由於這種魚數量較少,而且生活在深海中,彼此之間很難碰到一起,因此其「找對象」就很不容易,兩性繁殖能力就出現了困難,所以這種魚保留了雌雄同體的特性,就是它擁有其種類的雌雄兩套生殖系統。

在找不到伴侶的情況下,它能同時產生卵子和精子,並繁殖出下一代,這也是這種奇特的動物至今仍沒有滅絕的重要原因。

不但是司機,建築工也要淘汰了,智能化時代您的工作還能幹多久?

聯合國報告稱我國人口未來70年將大幅減少,本世紀末僅有6.3億人

新發現:地球生命的共同祖先出現在42億年前,以二氧化碳和氫為食

我國風電和光電在建量有多猛?是其他國家總和的2倍!但煤電更猛

莫迪:讓全世界看到印度航天的實力!印度航天:把莫迪送上太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c61cf38d35599edd05a01f3034c5d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