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稱星艦助推器回收時曾出現錯誤指令,差一秒就會炸毀發射台

2024-10-28     科普大世界

今年10月13日上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發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從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基地進行了第五次試飛,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試驗是星艦的一級助推器完成發射塔架回收操作,即媒體一度熱議的「筷子夾火箭」,首次試驗便完美的實現了星艦一級助推器的回收,在當時真的是很出人意料。

星艦的成功回收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一刻,這枚比土星五號火箭第一級還大的巨大助推器,竟然能在受控的情況下從百餘公里的高空中降落下來返回發射場,並被發射塔架接收,為它的再次發射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有利條件,這是火箭回收技術上一次革命性的進步,必將再次引領航天科技潮流。

然而據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10月28日在X平台(Twitter的前身)上發布的消息透露,這次回收行動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而是差一點就以失敗告終。

原來,在助推器回收的關鍵時刻,系統報出了一個「go/no go」中止錯誤。這個錯誤如果被執行,將會告訴飛行控制系統,這枚完全健康的火箭出現了問題,並啟動中止協議。這將導致火箭飛向大海或降落在沙漠中,而最壞的結果是,它將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SpaceX航天發射場墜毀。

馬斯克在X平台上展示了他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位技術員工的聊天記錄。這位員工表示:「我想真正直面發生的可怕的事情,以及我們正在為此做些什麼,因為我認為這是我們的重點——保障第六次試飛。」他接著透露,他們離一個配置錯誤的自旋氣體中止跳閘的實施只差一秒,如果這個動作被執行,將直接導致火箭回收中止並撞向塔台旁邊的地面。

在複雜的太空任務中,中止操作雖然常見,但每一次中止都可能意味著任務的失敗甚至災難。星艦助推系統報出的「go/no go」中止錯誤是火箭發射過程中用來避免出現嚴重事故的一個指令,如果它出現在火箭剛剛發射的過程中被執行的話,那麼火箭有可能在半空中爆炸;如果出現在火箭一二級分離之後,那麼火箭可能將被引導著飛向大海或沙漠等人煙稀少的地方降落或爆炸。

但是星艦的這個指令出現在接近發射塔架時,那麼如果被執行的話,助推器中剩下的數百噸燃料很有可能會將整個發射塔架炸掉。

可見,這個錯誤指令中隱含著巨大的風險,這一驚險的瞬間也讓人們不禁為SpaceX的技術團隊捏了一把汗。

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星艦減少技術失誤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該公司的發言人透露,他們在星艦第五次試飛任務之前已經遇到過「100次並非微不足道的中止」,這些中止幾乎導致了星艦第五次飛行的延誤。

然而,這次回收過程中的驚險一幕再次提醒我們,大型火箭利用塔台接收時面臨的安全挑戰不容忽視。因為在火箭回收的過程中,任何微小的技術偏差或配置錯誤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SpaceX作為商業航天的佼佼者,一直以來都在推動著航天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但無論是航天還是其他科技領域,每一次技術的突破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與挑戰。

這次星艦一級助推器回收過程中的驚險瞬間,不僅是對SpaceX技術團隊的一次考驗,更是對我們發展科技需要精益求精態度的一次警示。

在人類探索太空的征途中,每一次技術的突破都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在未來的航天探索中,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像SpaceX這樣的企業能夠不斷突破技術壁壘,為人類探索太空的夢想插上翅膀,同時也希望這些企業能夠時刻銘記安全的重要性,確保每一次任務都能順利、安全地完成。

消息來源:中文業界資訊10月28日報道《SpaceX星際飛船助推器捕獲過程曾出現錯誤指令,距離爆炸僅一秒之遙》

不但是司機,建築工也要淘汰了,智能化時代您的工作還能幹多久?

外太陽系觀測新成果:發現263顆新天體,11顆運行在柯伊伯帶之外

沙特開建世界最大樓房,是個巨大的立方體,內部能放20座帝國大廈

科學家計算出地球陸生植物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高達1570億噸

科學家首次測出量子糾纏所用的時間,僅需五千萬億分之一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5d013679e27a2fa345c029b5457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