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子朱標沒死,燕王朱棣會起兵造反嗎?兄弟兩人會是對手嗎?

2023-12-02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如果太子朱標沒死,燕王朱棣會起兵造反嗎?兄弟兩人會是對手嗎?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舉兵謀反,時隔三年,揮師南下,攻克南京,自己即位稱帝,是為明成祖,於是大家提出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朱允炆父親朱標還在世,燕王會起兵造反嗎?

答案是,不會。為什麼呢?下面咱們從幾個方面來說一說其中的緣由。

首先朱標是唯一的太子人選,朱元璋十分看重這個兒子。雖然當時朱棣在眾藩王當中確實很有實力,但這跟太子朱標比起來就差遠了。朱標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嫡長子,雖然朱棣也說自己是嫡子,但是很多史書資料中都顯示朱棣其實並不是馬皇后的孩子,這點我們無法穿越回去,自然也就沒辦法清楚地知道,就姑且當他是嫡子吧,可是兄弟們這麼排下來,他是老四,在那個年代立太子都是嫡長子,朱棣即便是占了嫡子這個名額,也無法占長子這個名額。

這個就姑且先不說,就說說朱元璋在哪些方面表現出了對朱標的重視吧!朱元璋是在1368年稱帝的,同年朱標就被立為太子了,也就是說,他剛即位,年僅13歲的朱標就是自己的理想接班人。

當然,從一開始朱元璋就一直在盡心盡力地培養這個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因此在選擇老師的時候,找的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比如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等,當然,朱標在這些人的教育下肯定學到了很多東西。

而且自古以來,很多皇帝都不敢真正對自己的兒子放權,擔心他會位高蓋主,可這朱元璋不一樣,他從洪武十年就開始逐漸放手,「朝中政事先啟請太子處分,然後奏聞」,這說明什麼,朱元璋在大大方方的給朱標皇權,完全不用擔心朱標會有朝一日對皇位構成威脅。於是經常有人調侃這父子兩人的關係,侍衛急匆匆地跑來告訴朱元璋:「皇上,大事不好了,太子謀反了!」朱元璋聽了滿臉興奮:「真的假的,這孩子終於肯造反了?快把朕的玉璽拿去給他,沒有參與這次謀反的大臣讓他們降職!最後,記得再多給他拍點人馬,朕馬上退位!」雖然這段對話比較搞笑,也有點離譜,但是歷史上的朱元璋確實很愛這個孩子。

朱元璋對朱標的愛還體現在一點上,那就是每次他在施暴的時候,太子前來請求寬恕,最後都會被同意,難道說朱元璋就這麼毫無原則嗎?並不是,他怎麼會對別人這麼毫無原則,只對自己喜歡的朱標這樣?有人認為,朱元璋之所以這麼干,就是為了幫朱標鋪平道路,讓眾位大臣黎明百姓都像他一樣喜歡這個太子,所以才跟朱標上演這些戲碼,為的就是能幫朱標得到大家的認可。

而這位被皇帝精心培養過的兒子,確實很有實力,這就是第二個如果朱標沒死,朱棣不會謀反的原因,因為朱標非常適合當皇帝,要是朱標在根本沒朱棣什麼事。

當時的朱標雖然只是個太子,但是他在朝廷中的威望是不容置疑的,當年朱元璋馳騁沙場的時候,把朝中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太子朱標管理,朱標管理朝政,能讓朱元璋放心,而朱標幫助父皇管理朝政,基本上有過十幾年的功夫,雖然不是日日管,但是這麼十幾年裡,二十歲出頭的他管理偌大的朝廷都沒出過岔子,朱元璋在前線,朱標能在後面為他們準備充足的糧草軍餉和裝備,使得朱元璋能解除很多後顧之憂,可見他業務水平很不錯,似乎是得到了父親的真傳。

那麼朱標為什麼會這麼有能力呢?其實是因為他手中握著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這個力量是當初朱元璋嚴政下都沒有清算掉的老臣,都曾經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忠心耿耿,這些力量是開國以來最厲害的一批人,朱元璋把他們交到朱標手裡,朱棣若是想要奪權,這也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沒有勝算。

而且,朱標作為朱元璋的長子,也是其他兄弟姐妹的長兄,從小他就十分疼愛弟弟妹妹們,在這些弟弟妹妹闖禍的時候,朱標還會幫助他們求情,平時也十分關心弟弟妹妹的情況,所以他和弟弟妹妹的關係都很好。有人認為,如果朱標沒英年早逝,朱棣根本不會叛變,甚至還會十分支持哥哥做這個皇帝,日後兄弟幾個的關係還是很不錯。

朱標不僅對自家人好,他對百姓也很好,在他管理朝政那些時日,堅持仁政,那幾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朱標的仁政卻幫他在民間得到百姓們的支持,為明朝恢復國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因為他性格比較溫和,正好跟朱元璋的暴躁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況且朱標這個人的情商也極高,在朝堂上也贏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俗話說得民心者的天下,這也是其他的皇子所不能擁有的部分。

我們要搞清楚朱標如果沒有去世,朱棣還會不會發動兵變反叛朝廷,就要搞明白,當時朱棣為什麼要起兵謀反。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朱允炆登基後,效仿朱元璋,開始實行削藩政策,當時權力比較強大的藩王朱棣算是第一。

其實一開始朱允炆登基的時候,他對朱棣就是不滿意的,畢竟朱允炆只是個黃毛小子,又不像他爹那麼強,怎麼能擔當朝廷大任?只不過當時朱棣沒被逼到那個謀逆的份上,而且當時朱元璋在臨終前已經為朱允炆鋪好了道路,朱棣確實也沒能力直接篡位。

朱允炆上位不久後就開始磨刀霍霍向燕王,下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將吏,這個命令好像一下子就封死了朱棣的路,之後朱允炆在大臣的建議下,還對朱棣實行了24小時監視,並趁機將其逮捕,逼得朱棣不得不裝瘋賣傻得以自保。在這期間,他明白不論怎樣,這個朝廷是一定要削藩的,自己這樣下去是沒有好果子吃的,混得好了能被囚禁一輩子,混得不好說不準會直接掉腦袋,所以他最後不得不選擇暗地裡招兵買馬打造兵器,找準時機再叛變奪位。而當時朱標是一個施行仁政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很大機率上是不會削藩的,自然也就不存在朱棣被逼急這種事,所以朱標登上王位後,朱棣是不會叛變的。

除此之外,當時朱棣身邊的謀臣姚廣孝跟隨朱棣多年,經常向他傳輸一種朱允炆不能擔當天下大任的說法,朱標在去世後,朱元璋的兒子裡面,就屬朱棣最有能力,所以姚廣孝建議實力強大且帶過兵打過勝仗的朱棣奪取皇位,在他看來,朱允炆年幼無法服眾,朱棣就不一樣了,不僅年長朱允炆很多,而且確實有帶兵打仗的經驗,管理軍隊肯定不在話下,而且朱棣確實在朱標死後就已經有了謀權篡位的野心。

而當時朱棣在起兵謀反的時候,第一階段他的軍隊節節勝利,而朱允炆這邊因為皇爺爺臨終前殺掉很多人,讓他在抗擊朱棣兵變的時候,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能拿的出手的人才,不過朱棣這次的勝利也沒那麼容易,也是付出了時間精力兵力上極大的努力,畢竟謀反這件事,要是不成功就會掉腦袋,所以前期他會做出很多努力,確保這次靖難之役的成功。

後來這件事經過3年,終於取得了勝利,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從那之後朱允炆就消失在了歷史上,到現在都沒人知道當時朱棣攻打到南京的時候,朱允炆的去向,甚至有人認為,之後在朱棣統治期間,命令鄭和7次下西洋就是為了能找到自己的侄子朱允炆。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有朱元璋對朱標的愛,再加上他個人的能力,是一位非常適合當皇帝的人,只不過他英年早逝,後來的朱允炆確實比較年輕,不是朱棣的對手,還為了鞏固皇權削藩,最後朱棣才不得已發起靖難之役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ad8d2cf74432f124879c0a512818e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