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秦馳住院期間,路銘嘉為何進步神速?3點告訴你答案

2020-03-22     影視凌凌漆

在電視劇《重生》最新的劇情中,秦馳因為抓捕程岩的過程中,被程岩推倒受傷住院,因此,這段時間,基本是路銘嘉一個人在單獨行動。

原本以為秦馳生病不在身邊,路銘嘉會不太適應,放不開手腳,沒想到,在這段時間裡,路銘嘉成長很快,不僅可以獨當一面,而且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也顯得很有章法。

那麼,為什麼路銘嘉有如此快的成長呢?下面,結合劇情內容,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下:

第一,在和秦馳合作的過程中,性格慢慢變得強硬,說話硬氣,辦事雷厲風行。

從劇中我們得知,胡一彪曾經評價秦馳,性格直來直去,做事雷厲風行,只要他能想到的事情,一旦條件具備,就會想辦法做到,不會拖泥帶水。

而路銘嘉身上所欠缺的,就是這種氣質。一方面在他的性格中,本來就有著柔弱的一面,顯得不是很自信,一幅文質彬彬的樣子,比較秀氣,內向,缺少秦馳和胡一彪身上的那種霸氣,外向的張揚,而這點是作為一名支隊隊長,必須要具備的氣場和素質。

另一方面,因為他是路正剛的兒子,由於父親的職位特殊,以及身邊人的無聲照顧,讓他總是得不到鍛鍊的機會。領導既害怕讓他受了苦受了累,無法在路局那裡交代,他父親又總是擔憂他,怕他沖在前面,太過於危險。上次路銘嘉抓捕范凱的時候,就因為這個事情,父親專門責怪過他,怪他不服從紀律,風險太大。

因此,這兩個因素,從主客觀兩個因素影響到了路銘嘉的成長,使得他參加工作以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坐在辦公室,做一些不溫不火的工作,玩玩遊戲,打發下時間,雖然日子過得不錯,但是這不是他想要的。

因為在本應該沖在一線,接受鍛鍊,磨礪的大好青春時光,他都無奈地荒廢了。於是,在跟隨秦馳以後,他就表現出了內心無比強烈的渴望,那就是要努力證明自己,把以前荒廢的時光再追回來,把丟掉的東西再補回來。

秦馳說一不二的性格,慢慢影響了他,帶給他潛移默化的改變,他也開始說話硬氣,做事硬氣,而這種「硬」正好彌補了他性格中相對柔弱的一面,讓他變得更加成熟,更加有衝擊力,顯得更為老練。

第二,路銘嘉學會藉助各種資源,秉承共贏共享思維,不再是單打獨鬥,讓他辦起案來更為高效。

從劇中我們得知,路銘嘉這個人還是非常聰明的,他情商很高,一旦他能夠忘記自己是路正剛的兒子這個事情,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刑警,完全放開手腳去做,那麼,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不僅他成長的快了,辦案效率也更高了。

而這個裡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學會利用各種資源,借勢而為,趁勢破局。

他和長豐支隊合作,一起抓捕程岩,在這個過程中,他沖在最前面,不僅對於形勢做出了預判,還差一點就抓到了他。

他學會了和邱處長合作,幫忙從長豐支隊的老蕭那裡借來了槍枝,他自己找人看過後,再交給邱處長,讓他看完及時歸還。一方面他緩和了和邱處長的關係,一方面他也可以在今後的案件偵破過程中,利用邱處長那邊的資源,加快案件偵破的效率。同時,也讓他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以便於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他主動諮詢夏老師,利用她的專業特長,讓她幫忙分析薛冬的性格心理,以便於他能夠做出相對客觀,不受外力影響的判斷。

從路銘嘉的一系列行動來看,他是一個善於合作的人,也懂得利用各方資源,憑藉著各方的配合,互相協助,不僅效率提高了,思維也開闊了,讓他更加可以獨當一面了。

第三,路銘嘉學會了獨立思考,對於一些事情,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可能不太清晰,但是思維體系越來越明晰。

從劇中我們得知,在秦馳住院的這段時間,他獨立完成了幾個案子,在這個過程中,他慢慢學會了獨立思考,不再過於依賴任何人,或者過於輕易任何人,他的思維體系開始慢慢建立,越來越清晰。

比如他去調查薛冬的過程中,好幾次都能從他的講話中,感覺到這種凌厲的攻勢,以及對於對方的質疑。雖然不露聲色,已經能看出他的老練,沉穩。

他可以從與會所老闆的交談中,分析出他們在撒謊,還有一些事情沒有完全交代。可以從與薛冬的交談中,慢慢發現其中的破綻,並逐個擊破。可以從與陳蕊的交談中,發現一些事情背後的秘密,等等。

甚至,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懷疑秦馳,覺得他可能與「714槍案」有關,並在與陳蕊和夏老師的交談中也流露了出來。

所以,他開始慢慢著手調查事情背後的真相,從中試圖構建一套屬於自己的證據鏈,或者邏輯推理鏈條,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維體系逐漸清晰,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與判斷能力,不斷加強。

綜上所述,這就是關於秦馳住院期間,路銘嘉成長迅速的全部分析,若有不當之處,請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D0GCXEBnkjnB-0z3h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