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陪讀」只會事倍功半,很多家長卻都做錯,正確方式應這樣

2020-02-22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以前來說,家長"陪讀"可能只是少數情況,但是隨著經濟社會和對教育的重視,家長"陪讀"也就成為普遍的方式。部分家長總是擔心自己如果不出力,孩子就可能輸在起跑線上,儘管自己工作再忙,甚至有的父母辭去工作,扛起了"專職陪讀"的工作,無時無刻陪伴在孩子身邊。

所謂"陪讀",在很多家長看來就是幫助孩子處理生活上的瑣事,但這只是"陪讀"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的學習,這個"陪"也不是那麼好做,特別是現在孩子的課程要求越來越高,想要做到高質量的陪讀是件費神、費腦的工作,對於很多上班族父母來說可以說是一種負擔。

很多家長對"陪讀"認識不到位,在實際操作上也是錯誤百出,有的家長在陪讀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特別是在孩子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作業錯誤多的時候。有的家長則是拿著手機陪孩子做作業,或是在旁邊看電視、玩電腦,在他們看來,"陪讀"可能只是一種形式或監督孩子的方式。

對於這樣的"陪讀"方式,很多孩子都是很反感的,認為家長只是通過另外的方式來監督和教訓自己,並不能給自己提供多大的幫助。這樣錯誤的"陪讀"方式只能帶來"事倍功半"的結果,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沒有好處。

雖然家長"陪讀"的初衷沒有錯,我們都是想讓孩子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家長都做錯了,這些都是對"陪讀"的錯誤解讀。那麼,正確的"陪讀"方式究竟是怎樣的呢?家長應該如何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呢?我們就來簡單地說說。

家長"陪讀"的初衷大多如此

"陪讀"可以說是現在大部分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方式,不只是在外地求學的才是陪讀,孩子在家學習也是陪讀的一種方式。對於陪讀,很多家長的原始出發點都是比較好的,我們可以來簡單的看看。

1、解決生活上的"難題"。

對於還在求學階段的孩子,想要他們完全做到"生活自理"是不太現實的,也是不具備操作性的,所以,家長陪讀的初衷之一就是幫助孩子解決生活問題,例如吃飯、洗衣、整理家務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幫忙減輕孩子的壓力,不要在學習的同時還得擔心生活上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安心地學習。

2、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現在孩子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這些都說我們無法體驗的,畢竟孩子的課業負擔是比較重的,因為社會對於孩子的發展提出更多的發展要求,孩子自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滿足社會需求。家長陪讀能給予孩子更多的精神支撐,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人的陪伴和溫暖。

3、在學習上提供適當幫助。

除了生活、精神上的支持,家長陪讀最重要的就是在學習上給孩子提供幫助,這也是很多父母感到壓力的部分,因為孩子的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和我們以前相比增加了很多,不只是孩子壓力大,家長的壓力也很大,想要完全解決孩子學習上的難題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由於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衡,異地就讀也是中國教育的現狀,也是很多家長和孩子的無奈。為了不讓孩子受累,家長總是主動地把學習之外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初衷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讓孩子成才,但家長的不正確做法只會對孩子成長產生危害。

不當"陪讀"只會讓孩子反感

家長總是擔心自己的不盡責可能讓孩子輸給其他小朋友,總是盡力地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但這樣的付出卻沒有帶來多大的作用,主要是家長的"不當"陪讀造成的,哪些"陪讀"方式是不正確的呢?

1、不當的陪讀方式有很多。

忍不住對孩子吼叫。家長在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拉、姿勢不對或精神不集中時,總是忍不住就會對孩子吼叫,這樣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家長在旁邊坐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認為"陪讀"就只是陪著孩子,所以大多都會拿著手機或電腦在孩子旁邊做自己的事情,例如聊天或工作,沒有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學習上面。

忍不住自己上手幫孩子改正。對於孩子出現的錯誤,很多家長覺得跟孩子講解很費事,所以就會手把手地幫孩子改正錯誤,而不是好好地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找到其中的錯誤。

2、不當陪讀對孩子造成傷害。

以上這些錯誤的陪讀方式不僅是達不到陪伴的目的,而且還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試想一下,如果總是有人在你身邊念叨或是責罵,你的心情自然不好,對於學習效果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對孩子吼叫、直接改正孩子的錯誤,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對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另外,家長拿著手機、電腦在旁邊工作,更有甚者在客廳看電視、聊天的行為,這些都無法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自然也就無法專心在學習上面。

家長想著幫助孩子承擔所有生活上的責任是在減輕孩子的負擔,但是這樣子對於還形成自律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利的,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對於孩子的長遠發展不利。

"陪讀"正確打開方式是這樣

錯誤的陪讀只會浪費孩子和家長的時間和精力,那麼怎樣才是"陪讀"的正確打開方式呢?

1、家長要正確認識"陪讀"。

之所以出現錯誤的"陪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長沒有對陪讀有正確的理解,我們的初衷的確是想幫助孩子的學習,讓孩子能夠避免遇到更多的問題。所以,家長應該要認識到,學習不只是課業,還有生活上、能力上的,所以家長陪讀也要讓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生活自理、課業自律、精神獨立,這樣才是孩子的成長。

2、家長要明白,環境氛圍很重要。

要知道,沒有好的環境和氛圍,孩子是無法專心的學習的,所以在陪讀的時候,家長要做到全心全意,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但要注意不能影響孩子,我們可以看書、解決工作問題,但要確保良好的氛圍,讓孩子能夠專注在學習上面。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反饋回應,即使我們也沒有答案,也要給孩子積極的回應,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關注和愛。

3、陪讀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進步。

想讓孩子做得好,家長自己得以身作則,所以,陪讀不只是讓孩子成長,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長。家長既然知道自己在學習方面有很多不足,那麼也得和孩子一起學習,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陪讀不是讓家長看著,而是創造機會讓我們一起成長。

陪讀不是監督孩子,也不只是簡單的保姆,而是關注孩子的成長,讓家長能夠和孩子一起成長,共同進步。我們可能不是最聰明、最優秀的父母,但多用點心,孩子照樣能夠得到很好的成長機遇。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9n8bnAB3uTiws8KL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