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電波里的勝利回望
配水池戰鬥遺址保護中心
在遼瀋戰役中,無線電台不僅是戰場上的制勝神器,同時它還扮演著維繫軍隊指揮體系、促進內部團結的重要角色。值此國慶佳節,配水池戰鬥遺址保護中心精心策劃了「紅色電波里的勝利回望」主題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精心編排的密碼解讀與電報展示,引領參與者穿越時空隧道,親歷那段電波如織、運籌帷幄、決勝戰場的壯麗歷史。
遼瀋戰役期間,毛澤東主席在千里之外的西柏坡,就是通過無線電波指揮著這場大決戰。講解員通過講述中央軍委與東野總部之間往來的多封電報內容,使觀眾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電報在這場偉大戰役中的重要作用。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上世紀50年代上映的老電影,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以上海地下黨聯絡員李白烈士為原型,講述了李俠潛伏在敵占區,利用秘密電台傳遞情報,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講解員為大家放映了電影片段,參與活動的觀眾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全都沉浸在電影緊張而悲壯的氛圍中,為英雄人物的錚錚鐵骨和堅定信念所感動。
此次活動還邀請到了田靜偉老師,他是一位從事電報工作幾十年的通信老兵。田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電報的相關知識,讓大家了解電報的原理,摩斯電碼的 編碼方式和應用等, 還進行了現場操作與演示,帶領大家走進關於電波的奇妙世界。
活動現場,學生們個個全神貫注,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特別是在模擬成為小小電報員的互動環節,他們滿懷期待地湧向電報機旁,親自動手操作,體驗發送電報的感覺。「滴答滴答」無數次指尖的按動,讓一台小小的無線電發報機成功發射出神奇電波。
參與活動的同學家長紛紛表示:「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學習新知識, 更是激發了他們對革命歷史的濃厚興趣,培養了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
此次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落幕,配水池戰鬥遺址保護中心也將繼續以可親可近、互動參與的形式,讓紅色教育「走新」更「走心」,從而進一步弘揚革命文化,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文稿|高 婧
圖片|梁丹丹 王伊波 趙 洋(志願者)
編輯| 李佳音
檢校| 張 冬
責編| 李夢璐
監製|劉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