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觀察|社區商業的騙局,在忽悠哪些人?

2024-01-20     地方小霸王大集合

原標題:社區觀察|社區商業的騙局,在忽悠哪些人?

從朋友圈裡看到一段叫做《不交物業費的秘密》的視頻,覺得還蠻有意思的,寫篇小文吐槽一下。

「你是如何做到業主不給物業交物業費的?」視頻一開始,一個營銷導師模樣的人認真地問道。

而一位眼神堅定的創業者則開始煞有介事地介紹自己的商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業主在周邊商家消費200元,商家給物業20元抵扣該業主的物業費。商家需要用戶,用戶從物業的平台上到達商家,當然,也可以在平台上購買各種服務。

業主希望消費便利,物業希望提高繳費率和增量收入,商家希望降低獲客成本,匹配業主數據。在這個商業模式里,業主抵扣了物業費,物業公司提高了收繳率,商家獲得了客源。看起來是三方共贏。

|社區商業模式完美閉環了。

商業小白給營銷導師算算帳

我雖然是一個商業小白,但我也知道一些淺顯的道理,任何一個商業模式想要成功,如果不是靠騙錢的話,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創造價值,一種是壟斷資源。

先算一筆帳。

假設這個小區業主會在周邊商家消費200元,同時要繳納20元的物業費。用了這個商業模式之後,這個業主還是交200元,但是物業費不用交了。商家從200元中間拿出20元給物業公司,物業公司再拿出5元來給平台分成。

也就是說,原來整個消費產生的總金額是220元,現在是200元,原來是兩家分,現在還要被平台抽走5元。

總額減少了,分錢的增加了,請問它創造的價值去哪兒了?

當然,他可能讓業主提高了消費的次數或金額,從而創造價值。那就再問幾個問題?

1、這是小區周邊的商家,業主是否需要通過平台才知道有這個商家存在?

2、業主是否會因為抵扣物業費,而增加消費次數?即,每月為了省20元物業費,而多消費一次,增加到400元?

3、業主不繳納物業費,是因為沒折扣或交費方式不方便嗎?

如果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那結果就很可笑了。這個商業模式的邏輯,居然沒有一條是成立的。最搞笑的是,

|如果業主不滿意物業服務想不繳費,就只有通過不去商家達成。

再盤盤另一條道

再說一下壟斷資源這條路吧。

1、這個平台的供應鏈,比淘寶、京東、拼多多更好嗎?

2、這平台的流量,會比抖音、快手、B站更高嗎?

3、你認為物業公司的服務平台,比專業服務公司更專業嗎?

4、你會因為這個平台,讓手機增加一個應用嗎?

答案也是顯然意見的,社區平台至少目前沒有大平台的供應鏈優勢,自然也做不到降低成本。物業公司也沒有專業服務公司的專業優勢。物業公司的平台更沒有視頻平台的內容流量。降低不了成本,提高不了流量,還想讓業主往手機里多裝一個應用?顯然,

|資源壟斷也是做不到的。

最後,還有一個可笑的地方。營銷導師一臉認真地問,如果物業公司自己做這個平台怎麼辦?而創業者一臉自信地說,開發一個平台至少要10萬到100萬,但我可以免費給物業公司用。

這就有一個新問題了,如果物業公司能夠獲得穩定的現金流,

|他會為省10萬或100萬而一直跟你分錢?

真有這麼傻的物業公司嗎?

其實從一開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一個簡單的龐氏騙局。它賺錢不是靠模式,無非是割加盟商的韭菜,和通過跟物業公司合作去擴大流量割資本的韭菜而已。

從視頻片頭上那一行醒目的紅字來看,這個誠邀,大概是兼而有之吧。

社區平台到底能靠什麼掙錢?

騙子的事先放一邊,稍微聊聊社區平台到底靠什麼掙錢。還是回到開頭,掙錢無非兩種模式,一種是創造價值,一種是壟斷資源。

|如何在社區創造價值?

社區不缺商業平台,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地用各種平台買到各種商品和服務,社區也不缺信息渠道,各種視頻平台、自媒體、甚至業主群都可以提供各種商家信息、娛樂方式。

|自上而下的渠道,已經被各種商業模式塞到沒有任何空間了。

社區真正需要的是,通過創造關係彼此建立信任,從而帶來效率形成社區共同體一種低成本、高頻率、自下而上的社交關係,才是社區真正意義上需要的東西。

社區平台如果能夠協助這種關係的建立,就可以形成全新的社區生態提升業主自治、減少物業矛盾、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幸福指數,這才是社區商業模式能創造的價值。而有了這樣的價值,也可以形成規模去壟斷社區埠和社區資源。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區商業模式。

還是那句話,你真的懂社區嗎?

聲明:來源於接點社區平台。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公眾號後台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不代表平台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7cca1257237d02efc345864356121c4.html


山西1人被查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