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師夫妻:棄前途住深山27年,租兩千畝地,最終為孩子出山

2023-12-10     千年史館

原標題:北大教師夫妻:棄前途住深山27年,租兩千畝地,最終為孩子出山

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力,有些人想要過上人上人的生活,那麼就要忍受比一般人更加痛苦、齷齪的事情。有些人選擇自由、輕鬆,那麼就要抵抗住寂寞和貧窮的日常生活。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北大、清華兩所學校出來的人一定是人中龍鳳,年薪過百萬,但是其實也有人安貧樂道,過著人們難以想像的貧困生活,這不分高低,就好像劉禹錫所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在北大,就曾有一對教師夫妻,因為看破紅塵,放棄前途住深山27年,租兩千畝地自給自足。不過最終,夫婦倆還是選擇為孩子的未來出山。

一、北大教師夫妻的隱居緣由

這對隱居的北大夫妻的生活很簡單。早上,丈夫王青松會起個大早,去鎮上趕集,他買了很多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準備帶回家給孩子和老婆嘗嘗鮮,賣給他東西的老闆看到他單薄的樣子,提出要用汽車送他一程,老王總會連連擺手說:汽車最好還是不要進我們那裡。

說罷,他就用家裡帶來的自製的扁擔將一堆生活物質踉踉蹌蹌地挑了回家,回到家後,老王的妻子張梅正在做飯,她吃力地推動著磨盤,準備給今天的中午飯增加一道新的菜品。

夫妻倆相視一笑,我們才看到原來兩個人都蓬頭垢臉,面部漆黑仿佛幾天沒有洗臉,衣服破破爛不知道多少年沒有買過新的了,就照著這麼看來,這戶人家妥妥的是標準的農村戶無疑了,但是從二人充滿智慧的目光中,我們能夠猜到事實並非那麼簡單。

把時間倒退二十年,老王和妻子張梅竟然是北京大學講台上的兩位教師!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在全國都是橫著走,不是成為高校教師就是成為高官,再要麼就是大企業的老總,總而言之北大畢業就意味著是中國頂尖的一批人。

而王青松在北大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從小到大他都是學習最好的那個,上了大學也是如此,他在北大的國政系畢業後,考入了法律系,成為一名在當時更屬稀少的研究生,畢業後就被母校返聘成為北大的老師,人不僅學習好還長得十分帥氣,在同學們心目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而他的妻子張梅在當時的北京大學任職一名英語教師,夫妻倆情投意合、門當戶對,成為了北大夫婦。就這樣看來兩人的生活非常的不錯,就此按部就班下來,王青松和張梅一定會成為人人尊敬的兩位教授。

除此之外,王青松在當時還小有名氣。如果將其放到現在,那麼絕對是一個網紅,由於從小習武,王青松不僅精通氣功還對養生博大精深,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都會向他求教,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的氣功是有多麼的熱火朝天。

但是,生活不僅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不得不面對的苟且。碩士畢業後王青松乾了一段時間的老師,然後他就想再繼續深造,爭取當上一名博士生,於是在他的努力下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到了湯一介的門下,但是此時北大卻說不錄取他,這是多麼奇怪的一件事啊。

除了他鬱郁不得志以外,他的妻子也面臨著問題,她在北大鞠躬盡瘁多年,但是卻一直沒有辦法評上講師,要知道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之間的待遇差距可是天壤之別。

夫妻倆緩緩走在北京大學的未名湖畔,第一次感覺這個生活了那麼多年的地方如此污穢,大明湖的水如此臭,他們感覺如果再不追尋一種輕鬆自由的生活,那麼他們絕對會被生活所逼瘋。

為了自己,同時也是為了未來的後代,王青松和張梅最終決定換一種生活方式,換一個只有自由和清新空氣的生活。

二、隱居多年,為了孩子選擇出山

經歷了不知道多少的高速公路和鋪滿瀝青的現代化道路,王青松和張梅總算是遠離了北京,來到了幾百公里以外的深山老林,在這裡只有林間小道和鳥語花香,沒有人走的路那就走一條路出來。

終於,他們的生活從吵雜變成了寧靜,從文明變到了野蠻,這一切就像是提前說了那樣順其自然,或許這就是一種人類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放縱吧。

王青松和張梅來到了這個最滿意的地方,然後用光了所有的錢,租下了當地兩千多畝地,他們要開始打造自己的王國、自己的秘密基地,望著連綿不絕的山,王青松張開手臂高呼:這些都是我們的!自由充滿了他的懷抱。

或許對於現在的王青松來說,即便是北大後悔了,要再給他一個博士,估計他都不願意捨棄自己的山林。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夫妻倆砍木柴、建房屋,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像古詩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那樣簡單而充滿詩意。

早上天蒙蒙亮,王青松就要和妻子走到山上開始一天的勞作,兩人先要割完足夠家裡牛羊吃一天的牧草,然後還要給山上放養的土雞喂一點糧食,一套操做下來夫妻倆就已經汗流浹背。

到了中午,倆人隨便弄了點鄉下特有的食物,就著沒有污染過的米飯吃了兩大碗,然後心滿意的睡個午覺,度過正午太陽最毒辣的那段時間。

很快太陽落山了,王青松就開始照料家裡的那幾頭飢餓的豬,而張梅就上了磨盤,開始準備明天的東西,這樣的生活簡單而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不過他們的生活是極其不便利的,他們效仿古人用草木灰刷牙,用鹽替代牙刷,用桔梗製作筷子,一切都來自於周圍。

他們的孩子出生於幾年前,當時還是王青松完成的接生,這個孩子從小就生長在山野之間,真真正正看不到一點文明的樣子。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王青松和張梅一直努力地給他輔功課,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不去學校讀書的話,真的就會脫離了當今社會,王青松和張梅兩個人可不敢給自己的孩子做任何選擇。

於是,就在這一兩年,他們計劃著帶著孩子出去。而此時,他們北大的好朋友、同學得知他們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消息,連忙趕來,在看到他們這幅樣子後便嗚嗚大哭,對王青松說:你們怎麼會這樣?缺多少錢我都有!

而王青松看著富豪同學的眼淚,心中的憐憫不自覺地升了起來,王青松看得出來,這麼多年的社會打拚,富豪同學們心裡一定比他更苦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756b3db567dd4c29d8222093890c1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