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光4年積蓄,買了個愛馬仕」:千萬別買你用不起的東西

2023-06-24     精讀君

原標題:「我花光4年積蓄,買了個愛馬仕」:千萬別買你用不起的東西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35/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540天

01

前幾天在社交平台看到一個帖子,帖主說,自己花了四年積蓄,買了一隻愛馬仕包包。

大概是花了太多錢,有些肉疼,於是自問:值得嗎?

但糾結中又自我安慰:這隻奶白色的包包真的很好看,皮質也不是常見的,我就喜歡獨特一點的。

最後她在帖子中問網友:你會花超出自己消費能力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嗎?

不少人在評論中表示,花幾個月工資還行,但花4年積蓄實在沒必要。

「感覺不是圈子的問題,是花了這麼多錢,我肯定在別的方面要省吃儉用,衣服不能買了,化妝品要省了,奶茶不能一直喝了,愛馬仕不是必需品,用到的地方很少。

如果是幾個月就攢出來了,當然沒問題,但是四年存款太多了吧,相當於踮起腳尖吃蛋糕,吃的時候腳不能放下去,人會很累,為了一口可有可無的甜品,有點不值得。」

這位網友有一句話說對了,奢侈品一直都是選擇品,而不是必需品

花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當然沒問題

但問題是,大多數東西的價值,都在於它的使用。

如果對你來說,擁有這件東西對你的使用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那就說明這件東西不適合你,或者說你的價值觀配不上它。

作家艾小羊就舉過一個例子:

有一天,過地鐵安檢時,她看到一個女孩拿了一隻中號的Fendi peekaboo。

工作人員讓她把包放在傳送帶上過安檢,她不願意,怕把包磨壞了。

和工作人員僵持不下,最後,工作人員只好手持金屬探測器幫她過包。

儀器拿出來的一瞬間,她還喊了一句:「別挨我的包。」

如果拿著奢侈品包包過安檢的人,都像這個女孩一樣,跟工作人員糾纏、較勁,早高峰的地鐵站非堵成一鍋粥不可。

事實上,女孩對待奢侈品的態度,6個字就可以概括:買得起,用不起

02

真正用得起奢侈品的人是什麼樣呢?

看過一個新聞,說一個小白領,攢了半年錢,狠心買了一件三萬多的香奈兒上衣。

穿了幾次後拿去乾洗店,一洗,衣服掉色了。

她十分生氣,於是打電話給香奈兒客服。

結果客服給她的回覆是:

「我們這款產品,設計時根本就沒考慮過要洗,穿幾次肯定就是要扔掉的。」

網友看到這條新聞後紛紛評價:「貧窮再次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前幾天我還看到一個帖子,發帖人說,自己2018年在馬來西亞的LV專櫃花9000多買了一個包,結果背了不到5次就爆皮了。

發帖人推測,應該是衣櫃內的氣溫過高,導致的包包爆皮。

結果底下很多評論是:說明這一定是正品,假包質量沒有這麼差。

真正用得起奢侈品的人,並不會像供菩薩一樣供著它。衣服穿幾次就扔,包包壞了就換一個,畢竟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就是很普通的日用品。

舉這兩個例子,我其實想說的是,奢侈品的服務定位的本來就不是普通消費者。

服務於高端人群的奢侈品牌,其區分度首先就體現在彰顯客人身份、地位的無形價值上。

品牌方也要從廣大人群中尋找重點客戶,為他們提供排他性的服務和獨特的體驗。

也就是說,那些「買得起,用不起」的人,一直以來就不是奢侈品牌的重點客戶。

奢侈品之所以叫奢侈品,不是對每個人都等同

如果這件東西對你來說是奢侈品,那麼它就是消費陷阱,因為奢侈品里最大的價值其實是非使用部分。

富人購買奢侈品,大多是兼顧了其使用價值和保值率,他們關注更多的是,這個東西轉手時是不是少虧、不虧,甚至還有的賺?跟東西本身貴不貴並沒有關係。

一件物品,如果貴到你用起來都要小心翼翼,毫無自由可言,那麼就說明這件東西可能不適合你。

畢竟所有的消費都應該是為了滿足自我感受,其次才是給別人看。

03

也許有人會說,普通人買奢侈品是有很多意義的。

比如,有利於出門見客戶、談生意;幫助自己打入富人圈子,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一個奢侈品真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嗎?

如果你的客戶跟你談生意,是因為你背了一個愛馬仕包包,是不是說明對方對你本人的認可度更低呢?你是不是需要花更多的錢來裝飾你自己?

而如果你擁有更多的朋友,是因為你背的愛馬仕,那可能圍繞在你身邊的那些,根本算不上朋友。

記得《三十而已》里有一幕,顧佳為了幫丈夫公司拓展業務,千方百計弄來一個限量版愛馬仕包包,擠進了富太太圈。

奢侈品包包,的確成了她打入太太圈的敲門磚,但由於自身的實力不夠,她還是遭到了太太們的排擠。

沒過多久,自以為攢到優質人脈的顧佳就被圈子裡的李太太騙了。

李太太放消息說,自己手上有個不錯的茶園,結果在沒做任何調查的情況下,顧佳就拿著自己所有的錢,買下了李太太家的茶園。

接手之後才發現,這個茶園就是個爛攤子,既沒有有機證,也沒有品牌和成熟的銷售渠道,合同帳目更是問題一大堆。

並不是你擠進了一個圈子,就擁有了所謂的人脈,如果你自身的價值得不到認可,對他人「無用」,別人也不會慷慨地把好資源傾斜到你身上。

所以說,真正讓你入流的,是你的實力,而不是你穿什麼牌子的衣服,背什麼牌子的包包。

你是誰,你就在哪裡。

自媒體作者秋小愚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過一個故事:

她的一個朋友,是某公司老總。

有一天,她被這個朋友邀請去參加聚會。

到了現場發現,所有人都打扮得特別精緻,LV、Chanel是標配,整個場面珠光寶氣,光彩奪目。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者的這位朋友騎著自行車,穿著簡單的T恤加牛仔褲,一路哼著歌就進來了。

「那是城市的秋天,她連妝都沒化,就出來了。

我在路口正好碰見她,看到她滿頭大汗,心裡想:要知道隨便找個人搭車,大家都是非常願意去接她。

但結果呢,大家都是竭盡全力在她面前表現。」

而就算是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也有人把這位朋友夸出花。

成功人士就是這樣,不論穿什麼,都讓別人到了「閉眼夸」的地步。

「只要你被足夠認可,你根本不需要什麼豪車、不需要愛馬仕、也不需要用衣服裝點你。

因為你這個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的確,買一個幾萬塊的包,並不能提升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你所接觸的環境和人依然不會改變。

真正讓你改變的,是你自身的價值

如果你需要省吃儉用拚命攢錢買奢侈品,使用的時候小心翼翼,哪裡剮蹭到一下就心疼半天,真的不建議購買。

不如把這個錢用來提升自己,等自己有了更好的經濟能力再購買。

希望你我永遠不被物質綁架,活得自在又自由。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72bc96c64ec670eabf166b97896bd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