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是岳飛的福地

2023-02-09     光華樓評

原標題:武昌,是岳飛的福地

「武昌,是成就岳飛的福地。」

「滿江紅,就是岳飛寫的。」

「岳飛39年的人生中,最後7年、最輝煌的7年在武漢。」

這是2月8日「岳飛行跡與武漢文化」專家論壇上的一些新觀點。

岳飛在武昌(時稱鄂州)駐軍7年,並以此為大本營多次北伐。在武漢,岳飛留下近20處歷史文化遺蹟。

專家們認為,在英雄城市的內涵里,融入岳飛精神。

岳飛的精忠報國、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武漢英雄城市的重要歷史底色。

5位專家、2個小時的論壇,我精選一些觀點,分享給大家。

01

宋代的武漢,地理上是什麼樣子?

宋代,是古中國的一個拐點。

當時的武漢,是岳家軍駐紮的大本營和北伐基地,也是當時岳飛指揮抗金的帥府所在地。

宋代的武漢,主要有兩個城:鄂州城(武昌)與漢陽軍城(漢陽)。那時,還沒有漢口。

武昌城,大約1-2平方公里,位於蛇山以北、司門口一帶。主要是官署與工商戶。武昌,既是南宋在長江中游的抗金前沿,又是溝通東南市場和西南市場的重要通道。

當時武昌府城外,地勢稍高陸地仍然只有北通黃州、東至武昌縣(今鄂州市)、南到咸寧的三條交通要道,其它地方仍多為水體。

與武昌隔江相望的漢陽軍城,宋時除東面為長江水道外,其南面還分布有漢水入江河道。

宋代漢陽城外,其地勢地貌也是以水體為主。水體約占60%左右。

當時的武漢,長江與漢水,都沒有堤防。

尤其是洪水季節,武昌城外,不是淹沒為長江河道的一部分,就是陷為一片汪洋的湖泊或者沼澤之中。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全明說,岳家軍多的時候有十幾萬人,分為步兵、水兵和騎兵。

當時漢水、長江沿岸許多地方駐紮有部隊。以武昌為中心,長江的上下游,都有岳飛的部隊。

02

武漢,在哪裡重建岳王廟?

岳飛死後,被追封為「鄂王」。

據《岳飛傳》記載,建廟於鄂,號「忠烈」。

大概位置在,大東門外,古蛇山最東麓今長春觀以東。

它是中國第一座岳王廟,位居中國四大岳廟之首(杭州、湯陰、朱仙鎮),後被毀。

如今,杭州西湖岳王廟,已入列世界文化遺產。今年春節假期已有約5萬人走進杭州岳王廟。

論壇上專家們紛紛建議在武昌重建岳王廟。對於重建選址,專家們有三種觀點:

一是,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全明建議在武昌大東門周邊重建。

張教授認為,與歷史上的岳王廟地理位置最接近,同時武昌有足夠的有地理空間。

二是,武漢科技大學國學研究中心主任孫君恆建議在東湖風景區。

「很多武漢人不知道武漢與岳飛的故事,這十分令人遺憾。」

杭州西湖(岳飛的埋葬處)有岳王廟,武漢東湖(岳飛駐兵7年)重建岳王廟,這樣「東西」遙相呼應。

孫教授補充,岳飛曾在青山區的青山鎮磯頭山長江之濱,訓練水兵(後來張之洞也在此有水師營)。

三是,武漢岳飛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岳達建議在沙湖邊。

沙湖是岳家軍水軍操練的地方。這裡的沙湖公園可改為岳飛文化主題公園。他也建議,在東湖風景區開闢一個區域,建設岳飛紀念館。

03

在武漢,岳飛文化與遺蹟旅遊線路,如何設計?

武漢市社科院副研究員密小華給出以下三條線路:

第一條,以蛇山嶽飛文化廣場為起點,下山移步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到司門口感受岳飛帥府遺址,在戶部巷小吃一條街品嘗美食,再往糧道街馬蹄營,小東門忠孝門尋訪岳飛有關地名。

第二條,自駕到洪山寶通寺,在山南麓看岳飛松,到刻有岳家軍北伐抗金線路圖的岳飛亭,看寶通寺中的岳梅,再前往武漢植物園、東湖風景區。

第三條,以歸元寺為核心,參觀寺中翠微古池和翠微古井,遊覽周邊的冰塘角(兵藏閣)、鄧甲村(頓甲村)、馬滄湖(馬場湖)、催子灣、報國巷、武漢動物園、古琴台、月湖公園和墨水湖公園。

[後記]

岳飛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武漢是馳名中外的英雄城市。

遺憾的是,英雄岳飛與英雄武漢之間深厚的情緣則鮮為人知。

自古以來,武漢就是一座有血性、有歷史、有底蘊的城市,有著篳路藍縷、追新逐奇、兼收並蓄、崇武愛國、和諧誠信的精神。

岳飛、張之洞等時代英雄,他們的英雄事跡和英雄精神是英雄城市的寶貴財富。如今,武漢提出,建設新時代英雄城市。

此時,我們要宣傳英雄、熱愛英雄、致敬英雄,要讓英雄城市歷史上曾經的英雄活起來。

此時,岳飛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與精神,更好在武漢傳承與弘揚。當代的武漢人,從岳飛及他的團隊身上,借鑑寶貴經驗,打造「岳家鐵軍」,走好現代化大武漢的發展之路。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68dccfa5ca3b093eee9077d86e0e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