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又到了,不禁想起了整整70年前的一個重大案件。1952年的元宵節,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被處以死刑。這兩個十四、五歲就開始在敵人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有著光榮履歷的資深革命者,就這樣死在了共和國懲處腐敗的槍口之下,並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
劉青山、張子善的案件令毛主席震怒不已。
毛主席歷來對墮落變質的黨員領導幹部極為痛恨,戰爭年代,他就親自過問案件,處死過6名犯罪的領導幹部,其中四名是貪污犯,兩名是殺人犯。
四名貪污犯是謝步升、唐達仁、左祥雲(紅軍時期)、身留傷疤90多處的肖玉壁(抗戰時期)。
兩名殺人犯是黃克功(紅軍將領,抗戰初期因逼婚而槍殺了陝北公學女學生劉茜)、冀中軍區參謀長黃壽發(解放戰爭時期因移情別戀而槍殺了其妻何茵)。
對革命幹部中鋌而走險且罪大惡極者,無論你地位多高,功勞有多大,毛主席都是零容忍,殺無赦。
1949年3月上中旬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就曾說過:「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點已經得到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
毛主席的擔心並非多餘。
《貞觀政要》卷一中有云:「慮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毛主席深知,必須將「驕逸之端」扼殺於萌芽狀態之中。1950年3月1日,訪問蘇聯結束後回北京的路上,毛主席在瀋陽同中共中央東北局、遼寧省、瀋陽市的負責人談了一次話,其中說道:「這次我和恩來同志路過東北,主要想了解一下東北的工作情況,了解東北地方工業生產情況。發現浪費太大。我在哈爾濱提過不要大吃大喝,到瀋陽一看比哈爾濱還厲害。我和恩來不是為了吃喝,搞那麼豐盛幹什麼?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啊!中央三令五申,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艱苦奮鬥,你們應做表率。」
一年多後,震驚全國的劉青山、張子善案件出現了!
這是1951年11月全國開始「三反」運動後揭露出來的第一大案,也是新中國反腐敗第一大案。
不顧個人安危,堅持揭發劉青山、張子善貪腐行為的,是一身正氣、時任天津行署的副專員李克才。李克才被譽為共和國「反貪第一人」,終生嫉惡如仇,1995年他又舉報了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黨組書記平義傑,平義傑應聲落馬。
負責查處劉青山、張子善一案的,是時任河北省委組織部部長併兼任河北省省紀檢委副書記的薛迅。薛迅是一位很乾練的女幹部,敢於碰硬。一次,薛迅向毛主席彙報河北省的工作。交談中,毛主席問起她的身世和經歷,稱讚她為"女中英傑",還敬了她一杯酒。
1951年10月下旬,由薛迅親自帶隊的河北省委紀律調查組來到了天津地委機關,查實了劉青山、張子善貪化墮落行為。
11月21日至12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在保定召開第三次黨代表會議。在大會召開的第一天,憤怒的李克才當著與會的824名代表公開揭露了劉青山、張子善的行為。
劉青山、張子善被依法逮捕。
被捕前,劉青山任中共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張子善任河北省天津地委書記。
新中國成立前夕,劉青山任河北省天津地委書記,張子善任天津地委副書記兼行署專員。後來劉青山調任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後,張子善接任了天津地委書記。
劉青山、張子善的主要犯罪事實是:1950年秋至1951年春,河北省政府決定以工代賑,治理天津的河流。以工代賑是指民工出工,國家以適當的糧款補貼代替救濟。可劉青山、張子善卻把這當成了撈錢的機會。他們利用抬高糧油供應價格、就地撥糧虛報運費、以次充好等手段,大肆苛剝政府的救災糧款,調撥霉壞的玉米20萬斤,以至造成靜海、寶坻等地數十名民工病亡。
除此之外,二人還盜用「飛機場占地賠款」及國庫糧,違法動支水利專款、騙貸銀行貸款,挪用災民造船款。勾結奸商,牟取暴利。
經查實,劉青山貪污達1.84億元(舊幣),張子善貪污達1.94億元(舊幣)。
那時的舊幣1萬元,摺合新人民幣1元。
介於劉青山、張子善都是紅小鬼出身的革命功臣,在戰爭年代做出過不小的貢獻,華北局建議對二人處以死刑(或緩期兩年執行)。
華北局將意見上報中央後,毛主席不同意處以死緩,明確要求死刑,並說: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二十個,二百個,兩千個,兩萬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
毛主席還很嚴肅地說: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之不國。
1952年2月10日,是農曆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舉行了公審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大會,宣布對劉青山、張子善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並沒收該二犯全部財產。
被處死時,劉青山36歲,張子善38歲。
全國老百姓對之盛讚:共產黨太偉大了,敢於刮骨療毒。人民政府空前廉潔!
老百姓還說,這兩顆人頭換來了中國官場上至少20年的廉政。正如毛主席後來所說,清除了劉青山、張子善,不是黨的損失,而是黨的勝利,不是降低了黨的威信,而是提高了黨的威信。
鄧小平後來曾說過:「1952年殺了兩個人,一個劉青山,一個張子善,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主席反腐的決心震撼了國人,為新中國的廉政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青山、張子善被執行槍決兩個月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出台。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專門懲治貪污腐敗的法律條例。
劉青山、張子善貪腐案件的發生及嚴懲,直接推動了全國性「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鬥爭的興起和深入發展,掀起了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場反腐肅貪風暴。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任務。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
正因為堅持了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剷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中國共產黨才取信於民,獲得了全國人民的真心擁護。(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