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修建杜家祠堂,為了顯示氣派,還請前清狀元點「主」

2022-09-03     羲和奇談

原標題:杜月笙修建杜家祠堂,為了顯示氣派,還請前清狀元點「主」

上海大亨杜月笙在發跡之後,曾在故鄉興建杜氏家祠。有趣的是,在杜氏家祠落成典禮中,前清狀元劉春霖來此提筆,只點了一個「點」,便賺了一筆巨款,令當時的人們驚嘆不已。劉春霖的「點」,為何如此值錢?這個「點」又會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杜月笙被稱為是「上海皇帝」,他的一生叱吒風雲,影響舊上海近半個世紀之久。杜月笙起於微末,曾經只是一個賣水果的小學徒,在其圓滑與機智下,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平步青雲,最終成為了上海灘聞名的大亨之一。

中國人素來講究衣錦還鄉,杜月笙發跡之後,也同樣抱有如此的想法。1931年初,杜月笙為了光宗耀祖,便在老家高橋陸家堰附近購地10.5畝,準備建造杜氏家祠。承建杜氏家祠的工程師是謝秉衡,他是當時國內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在謝的努力下,僅僅過了一年半的工夫,杜氏家祠便正式竣工,成為了杜月笙取得成功的標誌性建築。

杜氏家祠落成之後,杜月笙為此舉行了極為盛大的落成典禮儀式,並邀請當時各界名人前來參加,包括蔣總司令、張少帥、吳市長、段大帥等等,幾乎涉及了軍、政、商各界。從1931年6月8日至10日,在為期3天的典禮儀式中,杜月笙大擺流水席,邀請附近的相親們前來赴宴,據統計,此次流水席共有1200餘桌,稱得上是民間「史無前例」的大席宴。

杜氏家祠落成典禮嚴肅而莊重,在其內部,供奉著杜家歷代先人的靈牌,上面寫的字,都是杜月笙列祖列宗的名字。

按照中國傳統規矩而言,杜氏家祠祖先的牌位,在被立於祠堂之前,必須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點主」。什麼是「點主」?「點主」風俗起源於宋朝,並在明清時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歷史文獻中,就曾出現過「易服,備一對尺頭禮,請帥府周守備點主」的說法。一般來說,點主的大致流程為,在製作先人靈牌時,需要由一位秀才文人題寫「故顯考x(姓)公諱xx(名字)老大人之神主」幾個字,但尤為重要的是,其中的「主」字只能寫成「王」字,留下的一個「點」,則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文人來「畫龍點睛」。

杜月笙財大氣粗,自然要將典禮辦得圓滿,因此「點主」的環節同樣必要。可是問題出現了,究竟誰有資格為杜氏祖先點主呢?他思來想去,最終想到了一個人,此人正是劉春霖。劉春霖,字潤琴,號石雲,河北河間府人氏。公元1904年,即光緒三十年,劉春霖獲得甲辰科狀元,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擅長書法創作,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書法大家,特別是他的小楷作品,不僅清秀剛勁,同時頗具顏(顏真卿)風,深受世人推崇。

點主一事,並不是靠人情免費的,相反,雖然點主只是舉手之勞,卻因為點主者地位尊貴,因此需要收取一筆不菲的酬勞。上海灘著名商業大亨哈同,在1931年去世後,他的妻子羅迦陵就找到了劉春霖,以綠呢八抬大轎的形式,將其接入家中點主,並在事後給予30根金條作為酬謝。黃金歷來是硬通貨,30根金條的價值自然不用說,由此可見,劉春霖的地位之高,幾乎成為了當時人們心中的泰斗級人物。正因如此,同為上海灘大亨的杜月笙,自然也會出手闊綽。

杜氏家祠點主當天,劉春霖身著清朝官服來到現場,先是以金針刺破杜月笙右手手指,擠出幾滴鮮血後,(據古人稱,祖先牌位點主之時,必須要用到孝子鮮血,如此一來,祖先的靈魂才會被寄於靈牌之上,享受後人的供奉)以濃墨調勻。接著,在眾人摒棄凝神的注視中,他操起狼毫筆飽蘸血墨,於「王」字之上點了一個「點」。禮畢,劉春霖收筆下拜,眾人也跟著一起參拜,之後杜月笙也趕緊起身,將一盤由紅布覆蓋的金條呈上,劉春霖接過後拜別而退。

到了今天,杜氏家祠的落成典禮已過去多年,可是通過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人們仍能看到當年杜月笙所修祠堂的模樣。

時過境遷,一切都如煙雲般飄散,杜月笙以及劉春霖等風雲人物,早已經成為了故事中的主角,而當時被看重的「點主」習俗,也在時代的進步中不見了蹤跡。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d8ccff5f81d173f4de43180581808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