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錢人的「標配」麥乳精,到底是什麼做的?為何消失了?

2023-11-15     市井覓食記

原標題:小時候,有錢人的「標配」麥乳精,到底是什麼做的?為何消失了?

七零後,八零後的童年,大概都對一種叫「麥乳精」的固體沖調飲料有著深刻的印象,這種風靡全國的好東西是當時「有錢人」的標配,誰家中要是能買上一罐,那肯定要好好珍藏在柜子里,只有家中來了貴客,大人們才會大方的拿來招待,基本屬於奢侈品,平日裡都是非常節省的沖泡著喝,甚至一罐麥乳精放到了結塊都不捨得吃。

為了解饞孩子們就會背著父母偷偷地把麥乳精翻出來,挖上一勺直接倒入嘴裡嘎吱嘎吱地干嚼,等待奶香味漸漸瀰漫在口腔之中,幸福感也油然而生,當然吃完後還要小心翼翼的將麥乳精歸回原位,以免父母察覺給自己來一頓「混合雙打」。

那當年讓眾人如此珍藏、迷戀的麥乳精到底是什麼呢?又為何突然在市面上銷聲匿跡,讓大家再難以找尋到曾經的味道,只存活在珍貴的回憶之中了呢?

麥乳精到底是什麼?

麥乳精對於成長於七八十年代的人來說是滿滿的回憶和童年的香甜味,但對於從未聽說過麥乳精的年輕人來說可能第一反應覺得是一種食用香精。

其實麥乳精這個名字就是它主要成分的縮寫,「麥」指的是麥精,是用二棱大麥通過發芽、焙制、糖化等多道工藝製作而成的。麥粒發芽后里面的澱粉會轉化為糖分,甜味也就從此而來,麥精吃起來有著一股麥芽特有的清香味,是其他大部分食用香精的香味都不可比擬的。

「乳」則是指的裡面所添加的奶粉、奶油、煉乳這一類的奶製品,是為了賦予其濃郁醇厚的奶香味,使口感更加鮮香,也讓營養更加豐富一些。「精」就是指生產時所放的飴糖、葡萄糖、麥精這些原料,而這些原料的共同點是都含有糊精,所以就將「精」字提出來,最終把這種清香甘甜又富有奶香味的飲品命名為「麥乳精」。

按照以上的解釋劃分發現,其實麥乳精也並沒有完全從生活中消失,像阿華田、樂口福、好立克等一些固體飲料也都屬於麥乳精飲品。

麥乳精的誕生

在七八十年代才火遍中國的麥乳精,其實它已經被發明了近百年了。發明麥乳精的人正是好立克品牌的創始人霍立克兄弟,在19世紀中期,當地嬰兒除了母乳外沒有其他的食品能喂養,德國的化學家李比希就在1867年發明了一種用牛奶、小麥和麥芽汁製成的嬰兒食品,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嬰兒配方奶。

和李比希一樣,霍立克兄弟中的哥哥詹姆斯也是一名化學家,並一直試圖在英國改良、生產李比希所發明的那種嬰兒食品,但並未成功,直到1883年他和弟弟威廉移居至美國芝加哥,並成立了「J&W Horlicks」一家生產嬰兒食品的公司後,他們才發明了這種能沖調的麥芽牛奶固體粉末飲料,於1887年正式銷售時將這種飲品命名為「malted milk(麥乳精)」。

集營養豐富、熱量高,且便於攜帶食用、不易腐爛等眾多優點於一身的麥乳精,不僅給很多有新生兒的家庭帶來了福音,還成為了極地探險家們的最愛,並在二戰中以能量飲料的身份為士兵們補充營養和體力,甚至還出現在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上,至此麥乳精也在歐美地區流行開來,成為全球知名的飲料。

麥乳精成為風靡全國的「奢侈品」

麥乳精進入我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左右,瑞士人發明的華福麥乳精(華福也就是現今的阿華田)就進入了中國並迅速占領了上海速溶飲料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後來上海九福製藥廠的掌權人臧伯庸看到了這一商機,就引進了瑞士的同類型產品進行研製,在1937年研製出了中國的第一杯本土速溶麥芽牛奶飲料,也就是「樂口福麥乳精」。

當時一經推出就風靡了上海,成為了受人追捧的「奢侈品」,基本只有富貴人家才能買得起,但後來受戰爭影響,所需的一些原料沒辦法進口,麥乳精幾乎瀕臨停產。

直到1961年,上海咖啡廠接管了麥乳精的生產,又將產品做了起來並出口於國外,之後樂口福麥乳精又正式更名為「上海牌麥乳精」,到了七十年代,由於麥乳精中所含的可可粉使用的原料巴西可可豆無法進口,上海咖啡廠就研究了不含可可粉以及營養經過強化後的「上海牌強化麥乳精」,這也是大多數人記憶中的那罐麥乳精。

上海強化麥乳精越賣越火,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其他一些地方的食品廠也開始生產起麥乳精,比如天津長城食品廠生產的長城牌麥乳精、武漢江漢食品廠生產的巧克力麥乳精、無錫乳品廠生產的太湖牌強化麥乳精等等,麥乳精的口味也越來越多、營養價值也越來越高,像銀耳麥乳精、鹿茸麥乳精、紅棗麥乳精、椰蓉麥乳精等,麥乳精也從最初食品界的「奢侈品」慢慢成為了大眾都買得起的普通食品。

麥乳精為何走向落寞了?

麥乳精剛普及那幾年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家家戶戶都拿它當寶貝,可惜好景不長進入到九零年代後,人們的物質條件普遍提高了不少,麥乳精也失去了它的「光環」,顯得沒有之前那麼珍貴了。

樂口福這個中國麥乳精第一品牌也被瑞士諾華收購,又很快被遺棄,使得這一國貨品牌從此隕落,而其他的麥乳精品牌也逐步走入困境。先是卡夫集團進入我國生產了同樣是固體粉末飲品的「卡夫果珍」,在九十年代初迅速受到了大眾的歡迎,逐漸開始威脅到麥乳精的飲品地位。

後來我國進口商品越來越多,像高樂高、高蛋白奶粉等新型速溶飲料更是不斷湧現出來,麥乳精在這些新型飲料產品的對比下,本身的一些缺點也被暴露了出來,比如沖泡後喝起來口感會比較粗糙,有著明顯的顆粒感,不如高樂高、阿華田這些飲品喝著細膩。

再加上人們也隨時能喝上鮮牛奶和奶粉這類高營養的乳製品了,而麥乳精的營養價值也就不值一提了,畢竟只有小部分的奶製品添加,蛋白質含量只有奶粉的30%,幾經對比之下麥乳精也就不再受到大眾的歡迎,銷量持續下滑走向落寞,以至於最終退出了市場。

——老井說——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篇章,如今那些將麥乳精擠出市場的高樂高、卡夫果珍、阿華田等眾多速溶飲品也不再受到大眾的喜愛,銷量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現今年輕人更喜愛喝的是現做的奶茶、咖啡,以及一些輕卡的瓶裝、罐裝飲料,只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和回憶,可能未來的某一天奶茶、咖啡也會被更新穎的飲品所替代,像麥乳精一樣活在回憶中。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bcf4c55273d19ad9d9c536d19bf0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