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船王哈利曾對兒子小哈利說:「等你到了23歲,我就將公司的財政大權交給你。」誰想,兒子23歲生日這天,老哈利卻將兒子帶進了賭場。老哈利給了小哈利2000美元,讓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倆,並告訴他,無論如何不能把錢輸光。
小哈利連連點頭,老哈利還是不放心,反覆叮囑兒子,一定要剩下500美元。小哈利拍著胸脯答應下來。然而,年輕的小哈利很快賭紅了眼,把父親的話忘了個一乾二淨,最終輸得一分不剩。走出賭場,小哈利十分沮喪,說他本以為最後那兩把能賺回來,那時他手上的牌正在開始好轉,沒想到卻輸得更慘。
老哈利說,你還要再進賭場,不過本錢我不能再給你,需要你自己去掙。小哈利用了一個月時間去打工,掙到了700美元。當他再次走進賭場,他給自己定下了規矩:只能輸掉一半的錢,到了只剩一半時,他一定離開牌桌。
然而,小哈利又一次失敗了。當他輸掉一半的錢時,腳下就像被釘了釘子般無法動彈。他沒能堅守住自己的原則,再次把錢全都壓了上去,還是輸個精光。老哈利則在一旁看著,一言不發。走出賭場,小哈利對父親說,他再也不想進賭場了,因為他的性格只會讓他把最後一分錢都輸光,他註定是個輸家。誰知老哈利卻不以為然,他堅持要小哈利再進賭場。老哈利說,賭場是世界上博弈最激烈、最無情、最殘酷的地方,人生亦如賭場,你怎麼能不繼續呢?
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他第三次走進賭場,已是半年以後的事了。這一次,他的運氣還是不佳,又是一場輸局。但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冷靜了許多,沉穩了許多。當錢輸到一半時,他毅然決然地走出了賭場。雖然他還是輸掉了一半,但在心裡,他卻有了一種贏的感覺,因為這一次,他戰勝了自己。
老哈利看出了兒子的喜悅,他對兒子說:「你以為你走進賭場,是為了贏誰?你是要先贏你自己!控制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贏家。」
從此以後,小哈利每次走進賭場,都給自己制定一個界線,在輸掉10%時,他一定會退出牌桌。再往後,熟悉了賭場的小哈利竟然開始贏了:他不但保住了本錢,而且還贏了幾百美元。
這時,站在一旁的父親警告他,現在應該馬上離開賭桌。可頭一次這麼順風順水,小哈利哪兒捨得走?幾把下來,他果然又贏了一些錢,眼看手上的錢就要翻倍——這可是他從沒有遇到過的場面,小哈利無比興奮。誰知,就在此時,形勢急轉直下,幾個對手大大增加了賭注,只兩把,小哈利又輸得精光。
從天堂瞬間跌落地獄的小哈利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這才想起父親的忠告。如果當時他能聽從父親的話離開,他將會是一個贏家。可惜,他錯過了贏的機會,又一次做了輸家。
一年以後,老哈利再去賭場時,小哈利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老手,輸贏都控制在10%以內。不管輸到10%,或者贏到10%,他都會堅決離場,即使在最順的時候,他也不會糾纏。
老哈利激動不已,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上,能在贏時退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老哈利毅然決定,將上百億的公司財政大權交給小哈利。
聽到這突然的任命,小哈利倍感吃驚:「我還不懂公司業務呢。」老哈利卻一臉輕鬆地說:「業務不過是小事。世上多少人失敗,不是因為不懂業務,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慾望。」
老哈利很清楚,能夠控制情緒和慾望,往往意味著掌控了成功的主動權。
成交量持倉量與資金、價格的關係
成交量:指的是在一定的交易時間內某種商品期貨在交易所成交的合約數量。
在國內期貨場,計算成交量採用買入與賣出量兩者之和
持倉量:指的是買入或賣出後尚未對沖及進行實物交割的某種商品期貨合約的數量,也被稱為未平倉合約量或空盤量,未平倉合約的買方和賣方是相等的如果買賣雙方均為新開倉,那麼持倉量增加2個合約量。
如果其中一方為新開倉,另一方為平倉,那麼持倉量不變。如果買賣雙方均為平倉,那麼持倉量減少2個合約量。當下次開倉數與平倉數相等時,持倉量也不變
由於持倉量是從該種期貨合約開始交易起、到計算該持倉量止這段時間內尚未對沖結算的合約數量,因此持倉量越大,該合約到期前平倉交易量和實物交割量的總和就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因此,分析持倉量的變化可推測資金在期貨市場的流向。持倉量增加,表明資金流入期貨市場;反之,則說明資金正流出期貨市場。
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會對期貨價格產生影響,同時期貨價格的變化也會引起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因此,分析三者的變化,有利於正確預測期貨價格走勢。
1、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上升,表示多方正在大量開倉,近期內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
2、成交量、持倉量減少,價格上升,表示空方大量補貨平倉,價格短期向上,不久將可能回落。
3、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下跌,表明空方大量開倉,短期內價格還可能下跌,但如拋售過度,反可能使價格上升。
4、成交量、持倉量誠少,價格下跌,表明大量多方急於平倉,短期內價格將繼續下降
5、成交量增加,持倉量誠少,價格上升,說明多方空方都在大量平倉,價格馬上會下跌
6、成交量增加,持倉量和價格下跌,表眀空方利用多方賣貨平倉導致價格下跌之際陸續補貨平倉獲利,價格可能轉為回升。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成交量、持倉量與價格同向,那麼該期貨品種價格趨勢可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如兩者與價格反向時,價格走勢可能轉向。當然,這還需結合不同的價格形態作進一步的具體分析。
成交量信息
1、多空交鋒的力度
成交量最簡單、最直接地體現了多空雙方的交鋒力度。量能放大,說明多空雙方交鋒較為激烈;量能縮小,則說明多空雙方交鋒趨於平緩。在結合價格走勢的基礎上,了解多空雙方的交鋒力度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當股市或個股處於持續下跌後的低點位置時,此時,若多空雙方交鋒力度明顯增強,則極有可能是買盤入場意願較強,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短期壓力,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好的信號,它告訴股民:多空雙方開始採取明確的行動,價格走勢的轉向也將呼之欲出。又如:在個股走勢平緩、波瀾不驚的背景下,若此時的成交量突然大幅度放出,則往往預示著這種平靜的走勢將要被打破,至於個股是將要突破上行,還是將要破位下行,則取決於個股當前所處的位置區間及同期的市況。
如圖中箭頭標註所示,此股當日出現了一根大陽線,這使得股價接近於前期橫盤窄幅震盪區的價位,大量籌碼處於相對解套狀態,當日的巨幅放量說明多空雙方交鋒異常激烈,這正是市場解套拋壓極為沉重的標誌。結合此股的整體走勢形態並不好,股民可以預計個股短期內或將在解套拋壓及逢高賣盤的雙重打壓下而出現下跌,因而,這种放量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2、上漲的源動力
價格走勢只是方向,成交量才是動力。量價分析的實質其實就是動力與方向的分析。「眾人拾柴火焰高」,表示上漲勢頭仍在延續;如果股市或個股在上升,但成交量卻在縮小,這意味著升勢已到了「曲高和寡」的地步,是價格走勢將要調頭向下的信號;反過來,價位下跌,而成交量大增,「牆倒眾人推」,顯示跌勢風雲初起;價位續跌,但成交量越來越小,反映跌勢已差不多無人敢跟進了,這是價格走勢將要止跌回升的信號。
成交量的動力性更多地體現在股市或個股的上漲走勢中,此時,量能的不斷放大說明場外買盤資金介入積極、且力度不斷增強,這正是保障股市或個股不斷上漲的源動力。反之,對於下跌走勢來說,並不需要太多的賣盤湧出,只要此時場外的買盤入場意願相對較差,則跌勢就可以持續下去,跌時無須放量,這也正是股民在實盤操作中應加以注意的。
如圖中虛線標註所示,在此股不斷上漲的過程中,成交量整體呈不斷放大的變化方式,這正是個股上漲動力較為充足的體現。而且,對於絕大多數的個股來說,在上漲時,都具有這种放量的形態,這是因為上漲時要有更多的場外買盤介入來承接場內獲利拋壓資金的離場,這些大力介入的場外買盤資金會通過量能的放大形態呈現出來,這也是成交量成為個股上漲源動力的原因所在。
3、走勢反轉的信號
技術分析領域有一句經典的話:「量在價先。」這句話是說,在價格走勢出現轉折(短線轉折或中長線轉折)時,成交量往往會首先出現異動。其實,量價分析正是通過不同的價格走勢與量能形態的組合來分析市況轉變、進而把握價格走向的。不同的量價關係(如「價升量增」、「價跌量縮」等)蘊含了不同的市場含義,也預示了價格後期的不同走向。可以說,成交量蘊含了豐富的交易信息,股民在結合價格走勢的前提下,是可以通過成交量的變化情況準確地預測出價格後期走勢的。
如圖中細箭頭標註所示,此股在上升途中出現了一波快速的下跌走勢,此時的個股雖然累計漲幅較大,但上升形態並沒有被完全破壞,因而,僅從價格走勢觀察,難以判斷個股是否升勢已經見頂。
然而,如果換個角度,對個股走勢的把握就會明顯準確,如圖中粗箭頭標註所示,在個股這一波回調時的初期,可以看到,連續兩個交易日的下跌幅度極大,而且這兩日的量能大幅度放出。這說明造成此股出現這一波快速、深幅下跌走勢的根源在於大量的拋盤湧出,而這種市況出現在持續上漲後的高位區時,它正是個股升勢受阻、中期頂部出現的典型標誌。可以說,通過這種量價配合關係,隨後的實盤操作就容易展開了。隨後的正確操作思路應該是及時逢高賣股離場,保住利潤,規避頂部出現的風險。跟蹤此股,發現它隨後果然出現了大跌,而通過成交量的異動,股民可以提前於高點賣出。
4、揭示主力行為
主力影響、甚至主導著個股的行情,而成交量正是暴露主力控盤行為的重要線索。主力對個股的一輪控盤過程可以分為吸籌、拉升、洗盤、出貨等一系列的環節,在每一個控盤環節中,主力都有不同的任務要去完成。由於主力進出力度較大、手中持籌數量較多,這就會改變個股籌碼的原有供求情況,也會造成多空交鋒情況的變化,只要善於分析,就可以從中發現重要信息。
例如:在吸籌環節,由於市場回暖或場外資金介入等因素,此時留給主力低位買入的時間並不多,因而,主力多會進行大力度的買入,由於主力所需要的大量籌碼也不是原有的成交量所能提供的,這勢必會使得個股出現明顯的放量。同時,由於主力在吸籌時大大改變了籌碼原有的供求關係,從而也會促成個股的股價重心上移。又如:當主力大力吸籌之後,此時,大量的籌碼被鎖定在主力手中,因而,在拉升個股時,市場的獲利拋壓較輕,此時的個股並不會出現明顯的放量。如果僅憑「經典量價理論」的觀點來看,縮量上漲自然是不健康的,而不健康的上漲又能漲多少呢?其實主力完全可以在控盤的情況下實現縮量拉升,因而,通過成交量,可以發現主力的行為。
如下圖所示,此股在一波上漲走勢中,其成交量呈現出明顯的異常表現,此時的成交量不僅放大規模明顯,而且忽大忽小,很明顯,這種異動的量能形態並不是市場正常、連續交投的結果,它與主力資金從中積極參與有關。
通過量能形態的明顯異常,了解到有主力資金入駐此股,並且在其中積極地運作。此時,股民需要做的就是分析主力的市場行為及動機。結合此股當前正處於高位盤整的震盪走勢中,且當前的明顯放量上漲給人一種此股買盤充足的表象,因而,可以認為這是主力資金對倒誘多的操盤手法,在實盤操作中,不宜追漲買入。
「葛氏量價關係八則」
1、量價齊升
量價齊升是指隨著股價不斷上漲,成交量也在不斷放大,兩者走勢表現為協同上漲。葛老的觀點是在股價不斷上行且創出新高的過程中,成交量的不斷放大體現了買盤資金充足,上漲動力強勁,是升勢可靠的信號。因此只要股價累計漲幅不大,股價走勢未表現滯漲,此時量價齊升的形態可以看作後市股價會繼續上漲的標誌。
注意,這裡特彆強調了「股價累計漲幅不大,股價走勢未表現滯漲」。根據我在1.2中所說的內容,在股價上漲過程中,由於股價觸及了部分股民的目標拋售價位,所以賣盤會增多。這裡賣盤是被動增多的,增多多少由股價漲幅決定,股價漲幅又是由於、賣盤力量決定的,所以此時的量價齊升是個好現象。然而賣盤不僅僅會被動增加,還有很多因為看空而主動賣股票的人,當股價進入高位區後滯漲且放量往往是因為多空交鋒激烈,這種時候就不是股價上漲導致賣盤被動增多了,而是看空的人越來越多,這不僅不是買入信號,反而是趨勢即將結束的信號。
來看看北方稀土(600111)的例子,請看圖北方稀土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間日K圖。在圖4-1中我們可以找到兩次量價齊升的情況,在低位區的時候量價齊升是由於買盤增加推動股價上漲,觸及部分股民目標拋售價位導致賣盤被動增加還曾較量放大。而高位區的時候量價齊升則是因為多空分歧加大,因為看空而主動賣股票的投資者越來越多,這說明趨勢已經難以為繼了,北方稀土在高位區放量之後漲勢便停止了。
2、量價背離
量價背離形態指的是當指數在高位區再度出現一波上漲而創出新高的上漲波段中,成交量卻相對之前的波段縮小,即價創新高、量卻相對縮小的形態。
一般來說當指數出現量價背離的形態即是市場人氣不足,牛市將去,熊市將至的標誌。看到這你可能會有疑惑:「你之前不是說高位區量價齊升是漲勢即將結束的標誌嗎?現在又說高位區量價背離意味著牛市將去,你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其實不是的,4.1的量價齊升針對的是個股走勢,反映的是個股中的多空博弈;而此處4.2中的量價背離針對的是指數走勢,反映的是整個市場的交投氛圍。投資情緒就是這裡所說的當指數出現量價背離的形態說明股民們對股市的關注度還有投資熱情都遠不如前,這樣牛市還能持續嗎?
來看看上證指數(000001)在15年這輪牛市的表現,請看圖上證指數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間日K圖。在圖中我所標記的時段,伴隨著指數上漲,成交量沒有放大,且此時成交量的平均水平低於前期成交量的平均水平,這正說明了股市的交投氛圍不如之前活躍,股民的投資積極性正在減弱。而我們注意到在我標記的量價背離形態之後還有一個放量滯漲,此時的放量並不是因為交投氛圍變活躍,而是因為多空分歧加劇,質疑上漲趨勢的股民越來越多,導致多空交鋒變得激烈,放量滯漲也是葛蘭威爾總結的八大形態之一,我會在下文介紹。
3、價升量減
價升量減指的是股票在一波上漲走勢中,雖然價格不斷攀升,但是成交量確不斷縮小。葛蘭威爾認為這種價升量減形態形態意味著買盤資金入場力度越來越弱,當量能明顯縮小時股價往往會因盈利盤的離場而短期深幅回調,因此個股出現價升量減形態出現後可看空後市。
我認為他說得不對。因為成交就是買賣,買賣是雙方的事,並不是說買盤力量增大成交量就會增大,也不是說成交量減小就意味著買盤力量不足。成交量減小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買盤力量減小,一種是賣盤力量減小,還有一種是買賣盤的力量都減弱。只要買盤力量減弱上漲趨勢就很有可能停止,這是葛蘭威爾判斷的依據,但是別忽略了還有一種賣盤力量減小的可能。當大部分股民都認為股價會繼續上漲,那麼就沒什麼人去賣股票,這樣賣股票的人少了,這時候買盤力量依然很大,但成交量依然會減小,因為沒什麼人願意賣給他們。這種時候的價升量減不僅不是趨勢減弱的標誌,反而恰恰是一種極其強勢的上漲信號!
這裡我們就來看一看煌上煌(002695)的例子,請看圖煌上煌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日K圖。通過圖我們可以發現煌上煌兩次不同的價升量減帶來的是不同的結果,第一次的價升量減之後漲勢難以為繼,這就符合葛蘭威爾的說法;但是第二次的價升量減所伴隨的確實一次極其強勁的上漲,這是因為大家都認為股價會繼續上漲,有股的捂股惜售,賣股票的人少了所以會縮量。同時第二次的價升量減中還夾雜了幾個漲停板,當個股封住漲停板之後成交量幾乎為0,這裡成交量接近於0難道是因為買盤力量沒有了嗎?顯然不是,顯然是因為大家都不願意賣股票。我想葛蘭威爾在研究價升量減的形態時描述中忽略了成交量的是由買賣雙方共同決定的。
4、高位量價井噴
高位量價井噴形態指的是個股在持續上漲進入高位區後,此時個股開始加速上漲,上漲迅速且角度極為陡峭,在快速上漲時伴有成交量的巨幅放出。這種量價配合關係往往出現在一波上漲趨勢的末期,至於為什麼,請接著往下看。
高位量價井噴和普通的上漲途中放量不一樣,普通的放量是由於多空博弈導致的,因此成交量是緩慢增加的,而高位量價井噴對應的成交量是突然激增的。這是因為高位量價井噴的形態是主力對倒拉升所致,價格急速上漲並伴以量能的巨幅放出,這種量價形態可以有效地引起市場關注,吸引大量跟風盤介入,為主力之後的出貨行為創造了條件。主力通過對倒製造量價井噴的形態就是在為出貨做準備,因此高位量價井噴的形態往往是個股的最後一波上漲。
來看看雲意電器(300304)的例子,請看圖雲意電氣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間日K圖。我們可以發現雲意電氣在高位量價井噴形態出現之前股價已經有了漲幅,此時成交量突然激增只有可能是主力通過對倒拉升來聚集市場人氣,吸引跟風盤。而隨著大量跟風盤的介入,主力開始出貨了,伴隨著主力出貨,雲意電氣的股價進入了慢慢下跌的過程。
5、放量滯漲
首先個股是由上漲轉入滯漲的,前期上漲時成交量不大說明前期多方力量強於空方力量,且多空雙方分歧不大。而滯漲說明什麼?滯漲說明多空雙方力量比較接近。放量說明什麼?放量說明多空雙方交鋒激烈,多空雙方分歧大。股價由上漲轉入放量滯漲說明了空方力量的增強,這往往是趨勢結束的信號,接下來多空將進行激烈的交鋒,然後重新產生新趨勢,由於此次放量是空方力量增加導致的,因此空方力量繼續增加導致趨勢變為下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來看看中國鐵建(601186)的例子,請看圖中國鐵建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間日K圖。通過圖4-5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鐵建在我所標記的交易日發生了放量滯漲,在放量滯漲之後,上漲趨勢便悄然結束。此時的放量滯漲便是由於空方力量的增強,但是在放量滯漲之後股價橫盤了一段時間,這是因為部分散戶見形勢不對不再繼續買入所以多方力量減少了,同時空方力量也沒有繼續增強,但是很快股價就開始走入下跌趨勢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之前的盈利盤開始拋售了,因此股價開始下跌,這也是我說的高位放量滯漲導致上漲趨勢結束後出現的新趨勢更可能是下跌趨勢的一個原因。
6、二次探底縮量
顧名思義,二次探底指的是股價在處於低位區的時候出現了一波反彈走勢,但是這一波反彈走勢力度不強,持續性較差,隨後個股再度回探至前期低點附近,從而形成了二次探底形態。
而二次探底縮量是指個股在第二次回探這一低點時的量能要小於其第一次下跌至此價位時的量能。葛蘭威爾將此時的縮量解釋為是市場做空力量枯竭的信號,這種空方力量枯竭的情況往往預示著個股隨後一波反彈上漲走勢的出現。那麼為什麼說二次探底時的縮量意味著空方力量的枯竭呢?這是因為成交量是由買賣雙方共同決定的,假設空方力量沒有枯竭的化,那麼只有可能是多方力量枯竭了,而多方力量枯竭,空方力量沒有枯竭,股價必然暴跌,那時候就不是「探底」而是「穿底」了。因此二次探底縮量時空方力量必然枯竭,正因為空方力量枯竭所以後市反彈上漲的幾率較大。
來看看天潤曲軸(002283)的例子,請看圖天潤曲軸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間日K圖。該股在經歷了上升途中盤整走勢後的一波快速上漲後,出現了深幅回調走勢。如圖標註所示,在回調走勢中出現了二次探底縮量的形態,二次探底時的縮量說明市場做空動能枯竭,是個股隨後將要反彈上漲的信號,也是短線買股的時機。果不其然,二次探底縮量之後天潤曲軸隨即出現了一波較為有力的反彈上漲走勢。
7、低點放量下跌
低點放量下跌指的是個股在股價處於相對低點時發生了下跌,並且此次下跌伴隨著成交量放出。放量下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個股原本就處於下跌通道中,另一種是個股是由橫盤轉入放量下跌。
第一種情況,個股在下跌途中破相對低位時放量,這種情況其實類似個股高位放量上漲,此時的放量都代表了多空分歧加強,是趨勢即將結束的信號。我們來捋一捋邏輯,首先個股是處於下跌通道中的,下跌說明空方力量強於多方力量,此時成交量的放大肯定不是空方力量增強導致的,因為就算空方力量增強賣股票的人多了,賣股票的人少成交量依然不會改變。因此此時成交量放大一定是源於多方力量的增強,下跌途中多方力量增強往往意味著下跌趨勢即將結束了。來看看ST成城(600247)的例子,請看圖ST成城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期間日K圖。
第二種情況,個股在相對低位由橫盤轉入放量下跌,這種情況其實類似於4.4高位量價井噴,此時的下跌往往是主力在進行打壓式洗盤,這種下跌往往是股價上漲前的最後一跌。那麼為什麼第一種情況不可能是主力打壓式洗盤呢?因為主力打壓股價就是為了通過下跌讓散戶交出手中的籌碼,而第一種情況個股本身就 處於下跌通道中,刻意打壓毫無比較。同時主力在拉升和洗盤前必定要進行吸籌,吸籌的時候主力吸籌的時候往往在相對低位,同時會把股價控制在一定區間內,放量下跌前期的低位橫盤正符合主力吸籌的特點。來看看天賜材料(002709)的例子,請看圖天賜材料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間日K圖。在下跌之前該股正在低位橫盤震盪,且股價波動幅度小,K線形態具備「紅肥綠瘦」的特點,這正是主力吸籌的跡象,而伴隨著一個下跌成交量突然放大,然而這個下跌卻不如眾多散戶所想是趨勢反轉的信號,只是主力在洗盤,洗盤結束後該股便進入了長期的上漲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容易把這裡的第二種情況和一方開始發動進攻的信號弄混淆,因為空方開始發動進攻的信號也是放量下跌。說實話要在這個階段區分確實非常難,但是沒必要,我們可以接著往下看,如果放量沒多久成交量立馬縮小且縮量時跌幅不大的話我們就可以考慮買進了。因為如果是主力洗盤的話,洗盤之後由於浮籌減少成交量必然減小;如果是多方發起進攻的話,在前期縮量說明空方力量後繼不足,跌勢形成不了。同時你可以發現我還提到了一個細節「縮量時跌幅不大」,因為在趨勢形成後也可能縮量,這時候的縮量恰恰是趨勢強勢的標誌,強調「縮量時跌幅不大」就是為了規避這一點。我們沒必要也根本不可能看清每種變化,但我們只要保證我們大機率能獲利就行了,你說是吧?
8、高點放量破均線
高位放量破均線指的是當個股行至高位區後開始下跌,下跌時還伴隨著放量,且在下跌途中跌破了均線。這裡的均線特指長期均線,一般是30日均線和60日均線,上漲持續時間短的話也可以是20日均線,像5日均線和10日均線這種短期均線基本不作為這一形態的參考指標。
高點放量破均線往往意味著股價會繼續下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兩個:
1、首先是對散戶心理上的衝擊,因為隨著多年來均線技術對散戶潛移默化的影響,已經有眾多散戶將均線當做支撐位,也正因為這是支撐位所以在這個位置多空雙方會發生激烈交鋒,放量就是由此導致的。當股價跌破長期均線就表示空方獲得了勝利,這個勝利就好像行軍打仗之時一方攻破了另一方的戰線,那麼另一方一定節節敗退,所以股價還會進一步下跌。
2、均線反應的是前期股價的平均水平,比如20日均線上的某個點表示的就是該點所在交易日的前20個交易日的股價的平均值。由於股價在上漲途中不斷有散戶買進,因此長期均線能大致反應前期盈利盤的平均持倉成本,因此當股價跌破長期均線代表股價跌到了很多散戶的成本價,很多散戶出於「保本」的思想會選擇拋售股票,從而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必須得看長期均線而不是短期均線的理由,只有包含了整段上漲的均線才能夠反映出盈利盤的平均持倉成本。
來看看晉億實業(601002)的例子,請看圖晉億實業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間日K圖。因為晉億實業前期上漲持續的時間較短,20日均線就能覆蓋整個上漲階段,且不至於包括太多上漲前的橫盤階段,因此以20日均線做參數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可以在我標記的交易日晉億實業的股價跌穿了20日均線,且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出,其之後的股價也如我們所料想的一樣繼續下跌。
如果你的交易系統已經成型了,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是這樣的:
1、尋找交易機會。按照你的交易系統去尋找符合的機會,機會的尋找絕對不是在盤中,而是在盤前或者盤後,盤中只有一件事就是按照你的系統和計劃進行操作。很多交易者的錯誤就在於,盤中找機會,啥都沒想好,直接就開倉,盲目就止損,這樣對投機的不理解。
2、等待交易時機。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機會了,並不一定能夠馬上介入。絕大多數看對行情虧了錢的交易者就是不懂得等待,他們缺乏耐心,更加缺乏對市場的客觀尊重。等待屬於你的入場信號,對我而言,就是日K線上強烈的頂分型和底分型。當然,在等待的時候,你也可以找到關鍵位置,例如支撐位與阻力位,做好相應的操作計劃,到了阻力位或者支撐位附近,如何進行處理等等,總之,在等待時機的過程中,準備好預案。
3、找到入場信號。不同的交易者有不同的入場信號,但是絕大多數交易者都很難遵守交易紀律,通常入場時都不是按照自己的信號入場,尤其是不懂得等待交易時機的交易者。但凡能夠做到空倉等待的交易者,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信號入場,按照屬於自己的信號入場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像老虎撲食,等到獵物放鬆的一瞬間,突然猛撲過去。
4、獲利離場或止損出場。如果行情按照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我們的帳面會不斷出現浮盈,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逐漸上移止損,如果你是做大波段或大行情的交易者,止損不可跟的太近,否則容易被掃出來。如果行情波動比較劇烈,沒有按照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而把你止損出局,那就再繼續等待新的入場信號,只要這個機會還在,我們就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入場信號即可。
5、撰寫交易記錄。當你完成整個交易之後,不要沉浸在過往的成功無法自白,也不必為幾次止損帶來的虧損而悶悶不樂。盈利和虧損都是交易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重要的是,分析一下這次做對了的整個過程與思路,後者做錯了的原因是機會尋找錯誤,還是沒有耐心等待時機,還是不按信號入場,還是其他原因。在長期的交易過程中,你會發現你的系統經常會受到意外情況的挑戰,因此,你可能需要不斷地向你的交易系統中添加或刪除變量,實現否定與自我否定的螺旋上升。
交易者自身最大的風險在於,勤於下單操作,懶于思考和分析總結。天天盯著盤面頻繁做單,這種事情交給計算機來做就可以了,人與電腦的區別在於思考。如果僅憑刷單、高頻來做,程序化完全可以取代你,而且計算機執行的一致性比人強太多。所以,交易者最大的風險就是懶於學習,勤於操作。
越是著急,最後越是虧損的越多,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關注筆者公眾號:老鄧侃股(ki36881),更多財經資訊、經驗技巧和操作策略以及獲取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