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的表親——寧波糖糕,你還記得麼?

2019-05-23     尋味日記

每天一睜開眼,第一個念頭就是天亮飯吃什麼?有這麼個油炸小吃,和油條算是表親,就像是對摺的V字形油條,不同的是這油炸小吃是甜的,而油條是沒啥味道的。說到這,老寧波們是不是猜到了?對,就是糖糕。

有次,我去新加坡的時候,

吃到了種油炸小吃,有個洋氣的名字叫butterfly,

看起來和吃起來都像是小時候吃的糖糕。

讓我的記憶一下子回到了從前,還記得當初城隍廟的小吃城還開在城隍廟西面那個位置。其實我小時候賣糖糕的店也不怎麼多了。還記得,第一次吃糖糕是一個休息天的早上,媽媽帶著我去阿太家,因為起晚了沒吃早飯,在去阿太家的路上經過那小吃城,媽媽看到那個賣糖糕的攤子,就停了下來,說要給我買早點,指著糖糕問我要不要吃,因為我不大喜歡吃油條,

所以我看著那樣子長得像拗彎的油條就狂搖頭,說不要。媽媽笑著對我說:"這個叫糖糕,甜甜的喲,在我小時候很常見,但是也不是想吃就捨得買的甜點。只不過現在見得不多了,你確定不要嗎?"小孩子嘛,喜歡糖,我一聽,甜甜的,就立馬有了興趣,就點頭說好。

記得沒錯的話,好像是一塊錢一個,媽媽給了我一個鋼鏰兒叫我自己去買,剛炸出沒多久的,

還熱乎著,我咬了一口,外面是一層薄薄的甜酥皮,還有被炸過的糖霜,咬起來咔擦咔擦的,甜甜的很脆,

甜酥皮里有著一個個鬆軟的大氣孔,而吃起來的口感比油條緊實不少,飽腹感挺強的。這令喜愛吃甜食的我,不經讚嘆說:"這個甜甜的,長得不怎麼樣,吃起來還是挺好吃的嘛!",但當我咬到中間的拐角處的時候,這真的是噴脆、噴酥啊,酥得掉渣,這一口酥脆和甜滋滋的感覺一下子充滿了整個口腔,感覺好吃的瞳孔都放大了,覺得用"挺好吃的"來形容糖糕有些對不起它的味道,得用"十分好吃"來形容。這糖糕絕妙之處就在一口脆脆的糖殼,然後再往裡咬一口就能吃到白白的面餡,就像吃軟軟綿綿的麵包一樣,不過不像麵包那麼好扯下來,我當時想扯下一小塊吃,可是用小手拚命地扯才扯斷。

而且這糖糕又脆又軟,這種複雜的口感,使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叫糖糕的點心。

吃完後,覺得好好吃又要媽媽再給我個鋼鏰兒,雖然已經吃得打飽嗝了,但是還是想再吃一個。然後媽媽拒絕了我,就告訴了我熟悉的童謠的後幾句: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好寶寶,吃糖糕,糖兒糕兒難吃飽。吃得多,味道少;吃得少,味道好。然後說:"你覺得好吃,像多吃一個,媽媽不是不同意,但是你看老祖宗都這麼傳下來的童謠,吃得少,米道就好了,你不能吃太多,不然就不會覺得這個好吃了,要是這次吃的剛剛好,下次再來吃的時候,你還會覺得糖糕還是很好吃,不會吃膩了。"我這麼一聽好像是很有道理,就放棄了再吃一個的這個想法。

我從新加坡回來後,就一心想找糖糕吃。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在一家賣大餅油條的店裡看到了糖糕的蹤跡,立馬買了一個來吃,掰開來,從我最愛的拐角處開始啃,嗯,還是老味道,在嘴裡嚼啊嚼,感受著它的甜和脆。我閒著沒事,就站在那看老闆是怎麼做糖糕的。

只見老闆在檯面上撒了些麵粉,將麵糰搓成圓長條,

再慢慢壓扁,然後用擀麵杖擀成一條窄長的麵皮,然後再刷上事先備用好的糖糊。

再將麵皮對摺,

切成短短的一條條,就丟進滾燙的油鍋開始炸了,

只見糖糕慢慢膨脹,從白乎乎的到金燦燦,再翻動它,使它兩面都均勻受炸,

漸漸地,V字形也慢慢的呈現出來了,

只見老闆將糖糕輕輕挑開,這樣糖糕就更加快速地膨脹,一個個金黃如蜜的、扒腳的、胖乎乎的糖糕,在油鍋里沉沉浮浮,就像盛開的花朵,而甜甜的香氣已經在空氣中蔓延開來。

老闆看著炸熟了,就撈起來晾在鐵網架上瀝瀝油。這時來了個帶著小孫子的老人,他說:"老闆,買6個糖糕,錢給你放這了哦。"然後趁著老闆給他裝糖糕的空閒時間,和我來嘮嗑,問他怎麼買那麼多,我說:"這家店做的糖糕噴香噴脆,放個一兩天也不會軟。現在糖糕,你們這些後生應該不怎麼吃了吧?這家店糖糕賣的還挺便宜的,就賣2塊錢。我記得當初一個糖糕,要五分錢加一兩糧票來買呢。"

暮然回首,現在油條到處可見,可是糖糕身為油條的表親卻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好想能在一個清晨,下樓就能買到一個糖糕,啃一啃這噴脆的"甜"。

編輯:Betty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ObDDWwBmyVoG_1Z-R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