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是一個人對待事物的心理特徵,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動機,興趣,價值觀等等。人格是一個人的內在心理特徵,性格則更多是描述人的表現特徵。人格是連續的、穩定的,整體性的。
人格障礙 是一個人的固定行為,接人待物的習慣和方式,這種行為和方式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具有明顯的社會適應性不良,給自己造成了痛苦(如:焦慮、恐懼)等,又或者給他人帶來了痛苦,給社會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人格,而人格障礙更多是從社會適應性去理解,也即是表明測試人在社會關係中難以適應和容易,給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個人發展方面造成了障礙。
也有朋友說我的人格是比較獨特的,但是我自己感覺很好,生活幸福,快樂無憂,我也不會給別人造成什麼不利的影響,那麼我的人格異常又有什麼關係呢?再比如我的性格在外人看來是很怪異的,但是我人獸無害,自我感覺良好,又怎麼算得上是人格障礙呢?
對於上述說法我也是表示贊同的,但是很可惜,實際上這種情況並不存在,人類是群居性動物,人的生存不可能脫離社會關係,除非遠遁山林,永遠的把自己藏起來。只要人還活著社會化的環境中,就離不開「常模」(正常和異常的對比),就不可能擺脫這個困境。本文由小貓測試網(www.xmcs.cn)創作,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謝謝合作。
關於心理健康的檢測和篩查,還可以參考:SCL-90量表,對於精神疾病方面的檢測篩查,可以參考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關於人格障礙的檢測篩查可以參考 PDQ-4+量表。
scl-90症狀自評量表 https://www.zxgj.cn/g/scl90
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https://www.mmpi.cn
人格障礙測試篩查PDQ-4+量表 https://www.xmcs.cn/x/pdq4
人格障礙的兩個特徵:
1、在認知、情感、人際關係等方面出現了異常。比如對事物的認知方式,思維方式超脫了正常範圍,以至於別人都無法理解無法認可,又或者是情緒反應的範圍太大,比如情緒太強烈,太遲鈍、太脆弱等,或是難以建立人際關係...
2、第一條的行為和思維持續了很久,並且對個人的生活各方面都造成了影響。這個持續很久指的是:很多年,不是數天數月的概念,基本上是起源於童年幼年,歷經青少年,穩固於成年。具有持續和穩固這兩個要素。
職業性格測試: https://www.xmcs.cn/d/zhiye
心理健康測試: https://www.xmcs.cn/z/xinli
人格障礙是怎麼形成的?
人格障礙的形成並沒有十分精確的結論,目前只能根據一些相關的文獻資料來加以總結,分析以下五個因素可能對人格障礙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1、童年
這條幾乎是被大多數學者所認可的,尤其是童年遭受過身體上傷害的人,又或者是遭受冷漠,忽視,嘲笑等,在他們的成年後,產生心理問題,及人格障礙的比例更高。童年的影響對人的一生有重大意義,尤其是情感,情緒,人際關係都處於學習中,這種情況下父母(or監護人)扮演了最為重要的角色,從這個方面來說,有些父母是不合格的,只可惜孩子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父母。
有些人成年後,早就把童年的經歷都忘記了(某些傷害性事件),那麼還會有影響嗎?當然有,在人的潛意識裡哪些經歷,以及經歷所帶來的影響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不是直接的影響人的行為和思維。當年遭受過的傷害,就一定會成為人格障礙嗎?那倒不一定,只是這種傷害隨著時間的積累,會不斷地變異分化,一定會產生心理問題,但是具體會演變成什麼,卻無法預料,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同的,充滿了無數種可能性。
MBTI職業性格測試 https://www.xmcs.cn/x/mbti28
大五人格測試 https://www.xmcs.cn/x/dwrg60
九型人格測試 https://www.xmcs.cn/x/jxrg36
2、生物學
研究表明大腦的額前葉功能受到損害,會對人的衝動性產生影響,比如邊緣性人格障礙者,他們的大腦額前葉神經功能就不太理想,代謝水平也比較低。在遺傳方面也存在這一定的關係,比如異卵雙胞胎和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對比,同卵雙胞胎的一致性更強,再比如父母存在某種人格障礙,那麼其子女存在某種人格障礙的機率也比較大。另外在家族史中也有相關的例證,可見遺傳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3、家庭教養
家庭教養方式對人格障礙的影響是直接的,比如:父母是溺愛,又或是獨裁式的教養,那麼孩子出現依賴型人格的機率就極大,這種過度的控制,或者說是過度的干預,造成了孩子無法獨立面對問題,甚至早早躺平,一旦失去依賴型,他們就會極其的焦慮不安,在比如:自戀型人格障礙,父母過度的讚揚和溺愛,導致孩子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價值,從而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思想模型。
4、個人心理
其實個體心理因素並不能算獨立的一個部分,其發展也是經歷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也同樣受家庭教養,成長環境的影響,某些人性格上具有極端性,如:偏執,多疑,敏感,強迫性,追求完美主義等等,這類性格容易走向兩極化,基本上可以認定為人格障礙的前奏曲,他們對外界的認知上已經出現了偏差。
5、社會文化
這個文化指的是我們身處的環境,比如我們常看到一些正能量的新聞,說某人在某種艱苦和不利於成長的環境下,逆襲了,成功了。這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實際上絕大部分是走歪的,或者是躺平的,這就是環境和文化的決定作用。
再比如,如今的社會主流群體90後,00後,這個群體的成長環境和70年代出生的人,顯然就不同,他們沒有經歷過吃不飽的生活,生來就是一個物質豐富的年代,那麼這樣的群體個人主義就比較顯著,在思想上也更加開放,特立獨行,反抗傳統和權威的思想也更為強烈。所以在不同的環境中,我們對人格障礙的定義也是應該有變化的,在心理測評方面常模數據也是在變化的。
人格障礙是一個廣受關注的話題,尤其是當代年輕人,對人格障礙的表現更為寬容和接納,允許更為多樣的人格存在,但都不應該以打破社會適應性為前提,失去了社會適應能力,必定會造成個人生活幸福感的下降,也必定會阻礙個人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