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人物誌(微信號:sdrenwu)
原標題| 「已婚可恥」,年輕人流行偷偷領證
作者|小舅媽
編輯|芝士鹹魚
內卷,躺平,精神內耗,靈活就業……這裡是十點人物誌的系列欄目「當代青年生活實錄」。大到就業婚戀,小到吃飯購物,21世紀新新青年的快樂與憂愁全在這裡。
前陣子,我去參加同學聚會,得知一位中學同學已經結婚三年,她和丈夫領了證,沒辦婚禮,社交平台從沒發過任何相關照片。理由是,她覺得「沒必要」公布。
在和其他朋友聊起這件事時,我突然意識到,這位同學並非孤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即使結婚,也不願意向身邊人公開。有人認為這屬於個人隱私,不想向親友之外的其他人公布;也有人被反婚反育的網際網路輿論裹挾,覺得英年早婚給自己帶來恥感。
在傳統婚戀觀中,結婚是一件值得向所有人廣而告之的喜事,代表著人生階段新的開端。公布結婚消息,既可獲得四面八方的祝福,又能從實質上收穫禮金。
不願意公布結婚的年輕人都在想什麼?「十點人物誌」和三位已經結婚卻從未公開的朋友聊了聊,發現「不公布結婚」的初衷,有些出於主動,有些則出於被動:
34歲的網際網路運營菲比怕被裁員,隱瞞已婚事實五年;外企員工李奧受制於「辦公室禁止戀愛」的隱性規定,不敢公開婚姻;曾有過一次失敗婚姻經歷的林霖,認為即使結婚也可能會離婚,索性在二婚時隱瞞了這個消息。
不公布結婚,也不用公布離婚,避免自己的婚戀情況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是在婚姻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為自己留下的一條抵禦風險的後路。
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01
「因為怕被裁員,
結婚五年我從未公開過婚姻」
@菲比,女,34歲,河南人,網際網路運營
和丈夫結婚五年,除去身邊關係很好的朋友,其它朋友、同事都不知道我早就結婚了。我一直沒有選擇公開,主要是害怕遭遇職場對已婚女性的就業歧視。
我是大專學歷,畢業後開始北漂,做過銷售崗,去小公司做過公關,還曾進入教育行業。自己在外打拚幾年,見網際網路行業風頭正盛,這些年一直輾轉於這個行業。
28歲那年,我從一家公司裸辭後,經歷了段職業空窗期。在不斷地求職、面試中,我第一次意識到,婚戀狀態會影響到女性的就業。
每次面試尾聲,HR都會問我一個問題:你有男朋友嗎?有沒有結婚的打算?
當時我和男友關係穩定,便向HR如實告知,說自己可能會有結婚的打算,同時我向對方保證,我是責任心很強的人,無論是否結婚,都不會影響未來的工作狀態。
每當給出這個答案,面試往往沒了後續。找工作第三個月,我開始復盤是哪個流程出了問題,才意識到,除去學歷外,或許也因為我正處於適婚年齡,有隨時結婚生育的可能。在求職交流平台上,我看到不少女性求職者,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後來我改變話術,在面試被問到有沒有結婚打算時,堅定地說自己是不婚主義者。我也看了很多大公司面試經驗,成功入職了一家規模較大的公司。
入職第二年,我和男友偷偷領證了。
婚禮在老家舉辦,我朋友圈屏蔽了所有在北京的朋友、同事、前同事,我和同事們下班後沒什麼生活上的交集,我也放棄了法定的婚假福利,一直沒有人發現我已經結婚了。
老家婚禮布置,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沒有要孩子的打算,第一是我沒那麼喜歡小孩,其次是我和丈夫都是北漂,那時候的經濟條件不足以撫養孩子。即使兩邊父母多次催促,我們都統一口徑:再等等吧。
沒有孩子的婚姻和戀愛沒什麼區別,在外人看來,以為我和丈夫是同居的情侶,在一二線城市,為了節省房租,情侶合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關係親近一些的同事偷偷問過我,有沒有結婚的打算,但我不想和同事交心,以我的學歷獲得這份工作得來不易,所以我沒有說實話,繼續拿出不婚主義那套說辭搪塞。既然選擇了隱瞞婚姻狀態,保持統一口徑總是沒錯的。
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幾年,趕上公司效益不好,大幅度裁員期間,我被裁了。
那會兒,我和丈夫剛剛貸款買了房,經濟壓力非常大,每月要還款1萬3千多元,雖然拿到了裁員賠償金,但和我們身後的房貸比起來九牛一毛,我被裁員的第二周,就開始做簡歷找工作。
家的一角,雖然壓力很大,但回家覺得很幸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時的就業環境差到谷底,我一心想儘快入職找個公司「避避難」,找不到和之前工資持平的工作,最後降薪來到了現在這家公司。
在現公司入職時,我33歲,面臨著更嚴峻的就業環境,所以要摒除一切可能會影響找工作的外因,我依舊隱瞞了已婚的現狀。
在這家公司做了一年多,今年年初又有要裁員的風聲。
我有些害怕了,如果這時候被裁,拿不了多少賠償金,找工作又難上加難。我聽一些前同事為了避免被裁員,會想方設法快速懷孕。按照法律,公司不能辭退懷孕的員工。
曾經為了保住工作,我隱瞞自己的已婚事實,現在要不要繼續為了保住工作,讓自己懷孕呢?我陷入了糾結的狀態,隱瞞婚姻長達五年之久,如果突然公開我也覺得有些不適應。但即將面臨的被裁員危機,又讓我無比恐慌。
和丈夫商量之後,我們決定先試試能否成功懷孕,再決定要不要公開婚姻狀態,畢竟這是目前比較穩妥的決策了。
02
「公司禁止辦公室戀情,
我們偷偷結婚了」
@李奧,男,32歲,重慶人,外企員工
我跟妻子是同一個公司不同部門的同事,我們公司表面上沒有明令禁止辦公室戀情,但不少同事都有被私下警告的經歷,起因是過去有一對員工情侶,趁著職務之便,雙方打配合侵占公司財產,從那之後有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定。
因此,至今還沒有同事知道我倆是夫妻。
我們是在公司年會上相識,當時我剛入職,她已經在職兩年。那天晚上,其他人都在看錶演,我尷尬地站在自助餐桌邊。直到她像救星一樣出現,主動跟我打了招呼,我甚至有點感激她的友善。後來她告訴我,她本打算給自己再拿點食物,看我擋在餐盤前,禮貌性地過來攀談了兩句。
李奧到現在還留著年會那天的照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真正熟絡起來是因為有一回公司安排出差,我找她問了一些出差事項,發現兩個人意外地投緣。我們都有個老派的愛好,每到一座城市,都會逛逛當地的公園。那次我的目的地是武漢,她建議我去東湖走走。
彼時我已經空窗兩年,不知道該怎麼推進一段關係,再加上處於工作試用期,有點忌憚公司的規定。我們在公司很少打照面,每次一看到她,我忍不住想多說說話,問問她忙不忙,中午吃了什麼,又怕被同事察覺到,內心非常矛盾。
還是她主動邀請我去公司附近的一家餐館,我心虛地問她會不會碰上同事,她說碰上了也沒關係,我們之間沒什麼。我欲言又止,而她一下就看穿了我的心思。
決定在一起後,我們還商量過,如果哪天真被公司發現了,我主動辭職。
我倆決定結婚,始於一個有點幼稚的契機,當時在一起快一年,她從網上看到說星座合盤可以看出兩個人的適配度,她問我要了出生時間。過了一會,她發現我倆出生時間的組合,是2013.11.29這個日期,我下意識回了句:「很適合當結婚紀念日。」
那天是周三,我們一個請了年假,一個請了事假,在民政局門口碰頭。我帶著花,她拎著蛋糕,像是地下黨特務接頭那樣。我們特意錯開時間發了朋友圈,我發了結婚證編號的數字,她發了婚戒編號的數字,不知情的人完全看不出來其中含義。
手機里拍結婚證的照片,不敢發到朋友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偷偷結婚跟偷偷談戀愛感覺差不多,因為怕在公司里露餡,我們平時不敢親昵地稱呼對方,在家都只叫彼此的英文名;每天開車上班時,我會把妻子送去距離公司較近的地鐵站,她坐兩站地鐵去公司;碰到家人聚餐時,我們也會儘量訂包廂,以防碰到公司的同事。
久而久之,我們自己都常常忘記已經結婚了。
某一次吃午飯,幾個同事聊起擇偶標準,坐在身旁的一位同事突然說,覺得我和某某挺有夫妻相的。某某正是妻子的名字,我心中警鈴大作,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試探什麼。但我表面上還是裝作淡定,接話道:這話我聽著樂意,人家聽了不一定樂意。
我知道一定會有瞞不住的那天,但如果可以,我們還是希望能瞞得久一點。妻子擔心公開自己已婚的情況後,升職空間就更有限了。況且現在找工作不那麼容易,如果真因此被優化,她也害怕已婚未孕不利於她求職。
我最近在找新的工作機會,如果今年能順利跳槽,明年初能補辦婚禮,我們還是會屏蔽同事,不為別的,我希望自己能成為她的後盾,而不是絆腳石。
03
「英年早婚又離婚,
我對婚姻失去了信心」
@林霖,女,27歲,湖北人,銷售
我屬於「英年早婚」,大學一畢業就和當時的男朋友領了證,很快離婚了。現在我27歲,進入了第二段婚姻。
頭婚是我自己選的結婚對象,當時從求婚、訂婚、領證、結婚,每個環節我都像更新連續劇那樣發了朋友圈,想向全世界分享我的幸福。
《曾少年》劇照
沒想到婚後一年,我就在他手機軟體里發現他跟別人聊天的露骨信息。
發現丈夫出軌,我有整整半個月的時間,陷進不甘和絕望交織的情緒里。我對他的信任全面崩塌,也沒跟父母商量,就決定離婚。直到拿到離婚證的那一刻,才感覺解脫。
我還是捨不得刪那些朋友圈,設置成了三天可見,畢竟每一條動態都曾是我精心編輯過的,連每張照片的排序都有特定意義。
父母得知我離婚後暴跳如雷,覺得我行事太荒唐,把婚姻當兒戲,絲毫不考慮他們的臉面。23歲就已經離異,在我們這種三線小城市,確實是會被人評頭論足的「笑料」。自從我回娘家,我媽一直在找信得過的人幫我介紹對象。
25歲那年,我再婚了,對方比我大幾歲,也有過一段婚史。聽說因為他前妻做微商品牌賠了不少錢,還追投了一些不靠譜的項目,他提出的離婚。第二任丈夫的學歷比我低,家裡開二手車行,經濟條件比我家好。
當時距離我結束上一段婚姻已經過去兩年,我不再像最初那樣抗拒相親。與其說是想通了,不如說是妥協了。家裡人總在我耳邊念叨,雖然我有過離異經歷,但勝在年齡小,相貌端正,在相親市場上有可挑選的餘地。如果等到了三十歲,可能就沒有什麼競爭優勢了。
跟第二任丈夫見過幾次面,氣氛還算和諧,雙方口味相同、脾氣相似、三觀相差不大,對我個人而言,靠這幾點維持一段關係已經足夠了。
領證後,我們沒有拍婚紗照,也沒有辦婚禮,在我們那裡,二婚置辦得太張揚會被別人笑話。兩家人在酒樓吃了一頓飯,算是走完了結婚流程。再婚這事只有我家的親戚知道,沒有告訴其它的同齡朋友。
我們曾在逛公園時,碰見了好幾對拍婚紗照的新婚夫妻,他問我想不想拍,我愣了愣,想起了自己跟前夫的婚紗照還藏在娘家衣櫃里,至今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只能淡淡地回一句,以後再說吧。
路過的公園,有人正在拍婚紗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公司的同事只知道我離過婚,但都不知道我再婚。我也並不打算公開,如果說了一定會有人追問離婚和再婚的細節,我很抗拒被別人打聽隱私。一旦碰上愛議論是非的人,說不定還會造謠。
去年,我有個高中同學在訂婚後取消了婚約,男方瞞著她在外欠下大額借貸,她為了給彼此留臉面,沒有對外宣揚,卻被人傳成是她做了對不起未來婆家的事,才沒結成親。
我無法想像,如果我是主角,我的故事又會變成哪一種版本?
另一個原因是,雖然我覺得現任丈夫適合當個「搭子」,但已經不期待有人會對我付出真心了。婚姻在我看來,就是一個雙方參與的長期項目,只要不出現什麼意外狀況,就已經皆大歡喜。
我跟現任丈夫都是二婚,雙方沒有孩子。兩家長輩有時候挺著急,變著花樣催生。被催急了的時候,我當著爸媽的面說過「大不了再離一次」的氣話。
慶幸的是,現任丈夫還算是個能扛事的人,有時候會幫我擔著點壓力,他以籌備第二家店太忙太累為理由,把他媽媽的炮火擋了回去。他很樂觀,覺得我們兩個人要保持戰線一致,不能讓這段婚姻再次以失敗告終。
未來,我依然不打算向不熟的人公布結婚的事,心照不宣地,現任丈夫也沒有在朋友圈發過自己再婚的消息,他不喜歡在網上分享個人生活,但常常會帶我跟他的朋友們見面。
不可否認,他是個好人,只是對我而言,婚姻早就喪失了任何值得欣喜的意義。我從前一段婚姻得到了教訓,即使結婚,也可能會有離婚的那一天。
封面源於《曾少年》劇照。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2024 Vista看天下
V
南方公廁邊 雜草,變成 了 北 方中 產 的寶
最 氣 人 的 一 類 國 產 劇,終 於 被 收 拾 了
網紅 良 心 公 司,終 於 要「開遍 全國」?
偷偷領證的背後,是現實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