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9日,《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項目(以下簡稱項目)2022年度專家研討會在金融街國泰君安(北京中心)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項目(課題組)總負責人吳曉靈,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項目聯合總負責陸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項目顧問於華,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丁志傑,以及受聘的十餘位項目資深專家應邀出席。《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項目(課題組)執行負責人——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政策研究院院長何海峰與丁志傑聯合主持會議。本次會議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圖為會議現場
丁志傑簡要介紹了《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項目的成立背景,年度、月度、周度系列成果以及目前研究團隊架構,還就項目的發展提出了展望,將考慮引進周報英文播報及短視頻的形式增大項目成果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隨後,吳曉靈對本次研討會的議題「中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的建設」做了簡要的介紹。
圖為吳曉靈
與會顧問及專家就當前和未來中國經濟、金融形勢以及相關的熱點問題發表看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於華作為項目顧問,全面分享了我國保險業防範化解風險的實踐經驗和未來努力方向。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策略分析師、項目研究員楊超彙報了疫情以來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概況,並總結了當下全球金融可能面臨的風險。
圖為研討現場
接著各位項目資深專家暢所欲言,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線上參會,他梳理了我國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的建設中取得的積極成效,並對健全和改善此機制提出了建議;保德信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孫昊對比了當下與過去中國的金融風險事件,他點出了資產價格是金融風險傳導的關鍵節點;三亞國際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楊冀川介紹了國際上銀行貸款市場與債務資本市場的結合情況,並就我國現狀發表看法;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張平詳細分析了房地產行業的「保交樓」熱點問題並對化解我國房地產風險的長效機制提出建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院教授、全球風險協會(GARP)北京分會共同主席張海雲強調要加快資產證券化標準化建設;鵬城實驗室和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正教授研究員孫東寧介紹了金融風洞系統並交流了量化監控相關話題;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外籍特聘教授、上海翰墨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袁先智從信用評估的角度,呼籲要對房地產行業實行有力監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李祥林重點圍繞金融全行業的壓力測試及相關話題展開闡述。
專家彙報完後,陸磊對會上提出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回應和總結,他認為,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問題上,擁有長遠的目光和對問題透徹的分析是建設長效機制的關鍵。
圖為陸磊
會議最後,吳曉靈對各位顧問、項目專家的積極參與再次表示感謝,各位現場與會專家共同合影留念。
圖為與會人員合影
項目介紹
《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聯合設立,由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擔任項目總負責人,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陸磊擔任項目聯合總負責,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政策研究院院長何海峰(中國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前主任)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丁志傑共同擔任項目執行負責人。2010年12月,《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項目在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發起成立,並於次年發布第一本年度報告。2017年1月,項目正式確定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聯合設立與管理。
2018年底和2019年初,《金融政策信息》月刊和《金融政策信息》周報分別面世,以更加全面、及時地反映中國金融政策的最新發展和動態變化。作為金融政策介紹與評價的研究類項目,我們始終堅持公益、非盈利的原則,以「整理政策信息、評論利弊得失、促進法規完善、走向法治國家」為宗旨和使命。目前,項目形成了以《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金融政策信息》月刊及周報為代表的年、月、周完整系列。2019年12月,《中國金融政策報告》項目與新華財經開始聯合每年推出年度「十大金融政策」評選,包括「全球十大金融政策」、「中國十大金融政策」和「區域/地方十大金融政策(中國)」等三個系列。
來源:清華五道口
編輯:ZZT
師友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