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房屋拆遷想要高額補償怎麼拿?首先要學會「三不」!

原標題:在我國,房屋拆遷想要高額補償怎麼拿?首先要學會「三不」!

導讀:在我國,房屋拆遷想要合理補償和豐厚補償,先要學會「三不」:即徵收時不匆忙搬家、不妥協退讓、不亂簽字。如果我們在徵收時主動搬家,在談補償時也會處於不利地位。如果徵收方的補償不合理,我們要積極依法維權。

在征地拆遷的過程中,遇到拆遷補償不合理,往往被徵收人不知道該如何做起。一味的退讓妥協只會被徵收方吃得死死的,而暴力抗拆則會觸犯法律適得其反,二者都不能提高拆遷補償。那麼被徵收人該怎麼辦呢?難道補償給多給少就只能徵收方說了算嗎?

當然不是的。只要找到應對違法徵收的訣竅,並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一定能夠爭取到合理補償。

在我國,房屋拆遷想要合理補償和豐厚補償,先要學會「三不」:即徵收時不匆忙搬家、不妥協退讓、不亂簽字。

第一個「不」:不匆忙搬家

一些被拆遷房屋,地方徵收方會採取斷水斷電,影響被徵收人的正常生活。甚至有的是做生意的房屋,遇到拆遷,周圍環境變得髒亂差,導致客流量的減少,甚至一天到頭,都沒有經營收入。

這個時候,有的被徵收人就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貿然搬了家。卻不知這一走,可能會在拆遷爭取利益中造成損害。

1、主導權的喪失

如果我們在徵收時主動搬家,在談補償時也會處於不利地位。拆遷方會考慮,你都搬家了,即便補償不合理,難道你還能搬回去?而且你自行搬家,說明你的搬遷意願強烈,正好可以利用你這個心理。他們反而會勸你接受現有補償,或略有提高,催促你趕緊簽字。

因此,先搬家,意味著你喪失了談判的主導權。

2、維權信心的喪失

有一句話說的好,輸人不輸陣。如果你先搬離了,那麼拆遷方就會認為你「害怕」他們。從而覺得,你不敢去起訴他們。拆遷方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從而降低你的補償。

3、信息渠道的喪失

遇到拆遷,有的人選擇搬離。但卻不知道的是,一旦搬離了,對於你們這個地方的拆遷消息以及到哪一階段,就不能第一時間知道了。更多的消息可能都是通過他人的嘴來傳遞,但並不能判斷消息的真假。

此外,搬家後人去樓空,不就是給了徵收方拆房的大好時機嗎?

在征地拆遷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地方拆遷辦趁主人不在家,半夜將房屋進行強拆,一夜之間夷為平地。一旦房屋被拆,那麼房屋作為最基本的證據也就沒了,會對取證帶來一些影響。急的就是被徵收人了。

此時徵收方不急了,也不跟你主動談補償了。如果你超過了法定訴訟維權時效,那麼徵收方就更高興了,補償也就蓋棺定論,沒法提高了。

第二個「不」:不妥協退讓

首先,我們不要一味妥協退讓,徵收方說補償給多少就是多少。如果徵收方的補償不合理,或者說不能再提高補償了,請不要相信。法律規定,徵收的原則就是不能降低被徵收人的原有生活水平。因此,我們要積極依法維權。

其次,我們不能以暴力對抗或違法抵抗。這是毫無意義的,只會讓自己在爭取補償時處於不利局面,還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傷害。一旦你衝動維權,被控制住了,那麼誰來替你爭取補償?

在徵收方強制拆遷時,我們要第一時間尋求保護,立馬報警,撥打110或者及時通過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三個「不」:不亂簽字

雙方在沒有達成一致的認可下,一定不要去簽補償協議。經歷過拆遷的老百姓都知道,拆遷方為了讓大家簽補償協議,會採取各種手段。其中不免有哄騙、口頭承諾高補償等。當你簽了字以後,發現徵收補償不合理,想要找他們說理時,會發現協議都被他們拿走了。

此外,在拆遷過程中,徵收方會下發很多有關資料和文書給被徵收人,讓大家簽字。如果不清楚自己收到是什麼文書、簽字有什麼後果,建議大家不要輕易簽字。

此時,我們被徵收人應當保存好自己的土地房屋證件、徵收方下發的文件,並收集徵收方的違法證據。通過聽證協商解決補償問題,解決不了的,應當及時聯繫專業律師,走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的途徑,依法維權。

相信被徵收人學會了徵收中的「三不」,遇到征地拆遷補償不合理時,就一定可以從容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