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襄戰區:三國時期決定性的戰區

2022-07-31     仲安筠

原標題:荊襄戰區:三國時期決定性的戰區

眾所周知,文有文眼,題有題眼,泉有泉眼,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決定性的眼,哲學稱其為《主要矛盾》,那麼,歷史事件,就更是有眼的了,一個歷史時代的開始,一個王朝的興衰,往往都一個決定性的事件,這些事件通常為一場戰鬥,而這些戰鬥又往往決定性的發生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並產生了與之相關的人和事。那麼,這些因素,就稱之為眼!

一個長期戰亂的年代,它的眼不會單單是一場戰鬥,一件事,或一個人,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一個戰區,因為一個戰區包含了戰鬥與經濟還有政治的全部內容,而又相對獨立,具有發展性,在歷史上,一些戰區能直接反映這段歷史,也是歷史學家研究的決好入手點,先舉幾個例子:戰國時,長平之戰,可以說是一個以長平為中心的戰區,趙國的失敗直接決定了它日後的滅亡,同時,我認為,這也是戰國的一個決定性的戰區,它直接決定秦是否可以一統中原,(而之後的戰役,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各國都有氣無力,雖然秦軍也敗過幾次,但大局已定!)明代的主戰區是遼東戰區,明軍與清軍的戰爭直接決定明朝的存亡,而並非是李自成。

好,讓我們來看看三國:我認為三國的決定性戰區在荊襄,即荊襄戰區,原因如下:

(1)這一地區勢力最為複雜,孔明曾言:此地非其主而不能守,是有道理的,演義中說劉備盡得此地是不確切的,其實此地被三國占據,魏占襄陽,蜀占荊洲,吳占三郡(武昌,桂零,陵零)由此不難看出,三國都對此地極為重視。

(2)三國的重要戰役一般再此展開,謀略家的奇思也再此大顯身手,如:魏坐觀吳蜀相鬥,諸葛亮為了不還荊洲三氣周瑜,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洲,曹仁先後與周瑜,關羽大戰,保衛襄陽。等等,舉不勝舉。

(3)三國為了此地的火拚程度也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原因,赤壁之戰:曹操幾乎是傾巢出動,把北方的軍隊全部調來(可惜啊~~~)劉備攻吳為了奪回此地,也是幾乎把把他多年經營的軍隊全部拉出來(當然,和老曹沒比,不過也是精兵了!),關羽和曹仁,呂蒙的戰鬥,我雖不知具體人數,不過少不了就是了。

由上數原因我門可知,荊襄戰區的決定性是多麼明顯了,三國中任意一方如全獲此地,就會勢力大增,但三方領導人也都看到這點,所以也就很自然的出現了荊襄一帶小三分的局面,得到它,不帶表可以同一全國,他的作用在於,自己一方不容易被滅,於是更易於隔岸觀火,挑動其他兩國交戰。所以,它是三國時期的一個火暴焦點!

最後,補充一點,我認為蜀國要想得到此地全竟,極其困難,想守住此地的三分之一也不容易,為什麼呢?蜀地與荊洲交通極為不便,兵員,給養幾乎不能供給,只能靠荊洲本地籌備,而吳魏則不然,這兩國要麼是平原與前線相連,要麼是運河與前線相連。而關羽則既要抓生產,又要打仗,地方還只有三分之一,神仙啊?所以僅此一點蜀國要想取勝,難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1e827622fd6528343db8d1b266617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