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上的狼群——二戰弱小德國海軍同強大盟國海軍的殊死之戰

2019-06-30     月球觀史

希特勒在占領整個西歐大陸之後,接著便想入侵英國。可是英國幾百年來一直以海洋戰略立國,擁有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相比之下,德國的海軍則太弱小了。而沒有制海權,是不可能渡海占領英國的。橫掃西歐所向無敵的德國陸軍,一時間面對英吉利海峽束手無策。

1940年7月到10月,德國空軍大舉轟炸英國本土,企圖摧毀英國的空軍力量,以使英國海軍失去制空權,從而變得孤立難支。然而,英國人在首相邱吉爾的領導下,表現出了極為堅決的抵抗意志。英國皇家空軍英勇奮戰,在3個月的空戰中,擊落了2300餘架德國飛機,最終挫敗了希特勒的計劃。史稱「不列顛空戰」。

無奈之下,希特勒只好將入侵英國的計劃無限期推遲。這時,德國海軍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挑戰精神。海軍潛艇部隊司令官鄧尼茨主動向希特勒請戰,要同強大的英國海軍較量一場。

卡爾·鄧尼茨1891年9月16日出生於德國柏林附近的格呂瑙。19歲時,鄧尼茨加入德國海軍,成了一名潛艇軍官。1918年10月4日,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將要結束時,鄧尼茨指揮的德國潛艇在地中海馬爾他島海域襲擊英國運輸船隊時,被英國軍艦擊沉,鄧尼茨被俘在戰俘營中度過了10個月。鄧尼茨生性沉默寡言,但是善於思索,意志堅強。他堅信德國只是暫時戰敗,有朝一日定會捲土重來,與大英帝國再在海上較量一場。鄧尼茨苦苦思索著如何在下一場海戰中取勝。在他看來,德國的水面艦隊要想趕上英國海軍的實力,是極為困難的。那麼潛艇在戰爭中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還是像以前一樣孤零零的去與護航嚴密的運輸船隊對陣嗎?鄧尼茨終日苦思冥想,連看守他的英國軍官都覺得他是個怪人。英國看守永遠也不會想到,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德國戰俘竟然在別人都在嚮往和平的時候,卻偷偷策划著如何在未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英國海軍。

不久,鄧尼茨獲釋,他回到德國重新加入了德國海軍。憑著埋頭苦幹和聰明才智,鄧尼茨很快從一名初級軍官成長為一名高級軍官。他歷任魚雷艇艇長,海軍總司令部軍務助理,波羅的海海軍司令官,北海海軍司令部參謀處處長等職。1935年,希特勒開始磨刀霍霍準備戰爭,德國潛艇部隊重新組建,鄧尼茨被任命為德國海軍的首席潛艇官,從而使他有機會得以實踐多年艱苦思考而成的潛艇「狼群戰術」。

鄧尼茨認為,英國是一個島國,一切戰爭必需品和盟國的增援部隊,都必須通過大西洋上的航線才能輸入英國。要擊敗英國,關鍵的問題是切斷其海上運輸線。因此,德國海軍的戰略任務是對英國進行商船襲擊戰和噸位戰,大量地擊沉他們的大型水面艦艇和運輸商船,最終使英國因「失血」過多而不得不投降。進行這種作戰的武器就是潛艇。1艘數萬噸級的大型軍艦建造周期至少得1年,同樣的財力物力可以製造數十艘潛艇,而所需的時間僅要1~2個月。如果按這個速度發展,德國短期內就可擁有數百艘到上千艘的潛艇大軍,只要每艘潛艇擊沉1萬噸的英國海軍艦船,那勝利就將屬於德國。

為了將他的作戰理論貫輸給新的德國潛艇部隊,鄧尼茨形象地做了這樣的比喻:「你們見過阿爾卑斯山上的狼群嗎?見過狼群廝咬的情景嗎?狼群在覓食時是分散行動的,以便增加發現獵物的機會。一旦發現了羊群,並不立即發動攻擊,而是用嗥叫招來同伴,然後再選擇最佳地點群體出擊,將羊群全部吃掉」。「因此,敵人的船隊就是羊群,而我們的潛艇就是狼。德國潛艇必須集結成群,以群對群,大量地擊沉敵人的艦船,這樣才能使德國贏得下一場戰爭!」

鄧尼茨很快將「狼群戰術」投入訓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國潛艇部隊已將「狼群戰術」演練得非常成熟了。

戰爭初期時,德國主要依靠陸軍作戰,海軍並沒有大的任務。因為希特勒一直奉行的是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的計劃,潛艇部隊發展十分緩慢。到開戰時,鄧尼茨手裡只有57艘潛艇,而適合於大西洋作戰的只有22艘,其它潛艇只能在狹小的北海里巡弋。鄧尼茨認為,要想真正形成有威攝力的「狼群戰術」,至少要有100艘經常用於作戰的潛艇,而潛艇總數則需要300艘。不過,他並不氣餒,積極地將手中的潛艇部隊分成批次,以每批7~9艘的小群體在大西洋上活動。1939年9月4日,德國「U—30」號潛艇在大西洋上用魚雷擊沉英國客船「阿錫尼亞」號,拉開了大西洋潛艇戰的序幕。開戰的前半年,因為手中的潛艇數量太少,鄧尼茨不得不實行單艇作戰,將攻擊重點指向英吉利海峽和比斯開灣以西,這裡正是同盟國大西洋海運航線的匯合點。幾度作戰,德國潛艇小有收穫,「U—47」潛艇偷襲英國海軍基地斯卡帕灣,一舉擊沉英國「皇家橡樹號」戰列艦;「U—29」擊沉英國「勇敢」號航空母艦,都曾轟動一時。可是,真正的「狼群戰術」卻沒機會一展身手。

戰爭進行到1940年下半年,法國投降,英國憑藉英吉利海峽頑強抵抗,大西洋航線因而成了英國的海上生命線。德國開始實行海上封鎖行動,以切斷英國從盟國得到戰爭物資的海上供應線,最終迫使其因無力支持戰爭而屈服。戰局正像鄧尼茨先前所預料到的那樣,機會終於來了。此時,希特勒也重視起潛艇部隊的作用了。在對鄧尼茨的戰略設想反覆思考後,希特勒決心大力支持。他慷慨地把新占領的從法國比斯開灣到挪威沿海的許多港口都劃成了鄧尼茨的潛艇部隊基地,進入大西洋作戰的大門全面打開了。同時,德國潛艇生產線也開足馬力生產,一批新式的潛艇很快裝備到了部隊。躊躇滿志的鄧尼茨下令,德國潛艇部隊以8~10艘集成戰鬥群體,必要時戰鬥群合併,向英國的大西洋航線大舉出擊。

1940年9月中旬,一支滿載糧食和軍火及各種戰略物資的護航船隊從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港出發,駛向英國西部港口。這支船隊代號為「HX—72」,由41艘商船和7艘英國護航軍艦組成。在路上,1艘德國潛艇發現了它們的蹤跡,立即向周圍的同伴發出了召喚。一支5艘德國潛艇組成的戰鬥群迅速集結,埋伏在了船隊所必經的路上。9月21日深夜,當護航船隊行至蘇格蘭以西海域時,進入了德國潛艇的死亡包圍。40多艘的英國船隊組成了一個前後間隔550米,左右間隔900米的長方形橫向隊列。7艘護航軍艦正前方1艘,船隊的4個角各1艘,距船隊方陣最後一排商船200米處還有2艘,形成一個馬蹄形防護陣形。德國潛艇以四面各1艘的隊形逼進,王牌潛艇「U—47」則悄悄潛入了船隊里,準確地在中間位置上浮水面。「U—47」的艇長叫普里恩,曾以帶領這艘潛艇奇襲英國海軍基地斯卡帕灣,擊沉「皇家橡樹」號大型戰列艦而名噪一時。普里恩下令開火,2枚魚雷迅即射向幾百米外的英國商船。不等魚雷爆炸,普里恩就命令潛艇轉向射擊另一艘商船。因為距離太近了,根本用不著考慮射擊的準確性。「轟隆」,「轟隆」,隨著巨大的爆炸聲,左右的商船都被擊中並起火燃燒。英國船隊立即炸了營,船隻四下亂竄起來。而其餘的德國潛艇則同時發起了攻擊,一枚枚魚雷射向英國船隻。海面上爆炸聲此起彼伏,不時有英國船隻起火燃燒。英國的護航軍艦聞聲趕過來,可是混亂之中一時哪裡搜索得到德國潛艇,只好一邊胡亂扔著深水炸彈,一邊搶救落水人員。德國潛艇則四處出擊,圍著船隊猛烈開火,整個海面上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戰鬥整整持續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天快亮時,德國潛艇才依依不捨地離去。英國船隊有10幾艘被擊沉,還有許多受了傷,海面上漂滿了船隻殘骸,各種物資,英軍屍體和大灘的油漬,情景慘不忍睹。

德國潛艇並沒有離開很遠,他們繼續監視著這支船隊。到了第二天夜晚,同樣的大屠殺又開始了。就這樣,「HX—72」船隊連遭重創,先後沉沒了21艘船隻,直到第4天下午才脫離險境,駛進了蘇格蘭的港口。

在大西洋上,除了用軍艦組成護航隊外,英國海軍的反潛飛機還從英國,加拿大和冰島的基地出發,定期在大西洋上空巡邏,攻擊德國潛艇並向護航船隊提供空中保護。然而,大西洋太大了,飛機很難及時準確地發現德國潛艇,並且飛機的作戰半徑有限,無法覆蓋整個海域。因此,大西洋中部一帶的大片海域成了德國潛艇肆虐的地區,英國人則將那裡稱為「黑洞」海域。

1940年10月17日,德國海軍的另2艘王牌潛艇「U—99」和「U—100」及5艘其它德國潛艇在大西洋「黑洞」海域東緣襲擊了代號為「SC—7」的英國護航船隊。「SC—7」由34艘商船和5艘護航軍艦組成。整個船隊仍排成了馬蹄形陣形,這種陣形既有利於船隊相互間保持視覺聯繫,又減少了德國潛艇從側翼偷襲或在正面埋伏的機會。只可惜這種陣形對單艇攻擊很有效,可是對「狼群戰術」卻力不從心。

「U—99」潛艇艇長叫克雷斯特施默爾,在整個戰爭中,他率領自己的潛艇總共擊沉了英國26萬噸商船,開創了潛艇戰獨一無二的最高紀錄。「U—100」的艇長叫舍普爾,他的潛艇也擊沉了英國20萬噸商船。二個人和擊沉了英國19萬噸商船的「U—47」艇長普里恩一起並稱為德國海軍三大「王牌艇長」,是德國人的「民族英雄」。17日午夜,德國潛艇群包圍了「SC—7」船隊,「U—99」浮出水面率先開火。立時,外側的幾條英國商船被魚雷射中燃起了大火,其它商船則亂作一團。1艘英國護航軍艦沖向「U—99」發射魚雷的位置,卻把右舷暴露在「U—100」潛艇的前面。「U—100」立即開火,魚雷正中英國軍艦的彈藥庫。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英國軍艦一下就被炸成了兩截,很快就沉入了海底。這下,英國護航艦隻的警戒網被撕開了一個缺口,德國潛艇乘隙沖入船隊方陣中,四面八方猛烈開火。英國商船走投無路,不斷爆炸起火,不斷有船隻沉入海底。護航的英國船隊向四處猛扔深水炸彈,可傷不著德國潛艇的分毫。混戰一直持續到天亮,英國船隊被擊沉了17艘,其餘的帶傷拚命逃離戰場。

1940年10月19日,又一場海面大屠殺開始了。由49艘商船和6艘護航艦組成的代號為「HX—79」的船隊駛經英國北海峽口的柯卡爾沙洲附近時,被以「U—47」為首的德國潛艇群咬住了。德國潛艇散布於英國船隊航線的兩側,艇載魚雷發射管的檔水管早已打開,虎視眈眈地單等夜幕降臨。入夜時,普里恩下令「攻擊開始!」德國潛艇全都浮上了水面,利用夜色掩護兇猛地向英國船隊發起了進攻。「狼群戰術」此時已被運用的得心應手,德國潛艇集中火力先打掉1艘英國護航軍艦,然後其餘潛艇從警戒缺口中一擁而入,向四面商船猛烈掃射。海面上爆炸聲不斷,火光熊熊,落水者的慘叫不絕於耳。這一場大屠殺又持續到天亮,「HX—79」船隊有14艘沉進了海底,其餘的也大都受傷。

這樣的戰鬥在大西洋海面上每天都在發生,德國潛艇群到處橫行,英國的運輸船隊遭到了慘重的損失。僅從1940年5月到10月,就有287艘英國商船被擊沉,總噸位達145萬噸,而德國潛艇只損失了6艘。因為德國潛艇的瘋狂襲擊,英國從海外得到的物資供應量大為減少。從戰前和平時期的每月450萬噸逐漸減至每月250萬噸,不但極大限制了英國的軍工生產,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影響。1940年末,英國不得已實行了食品配給制度,全國上下開始節衣縮食。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英國大大加強了護航力量。英國用加勒比海和西大西洋的海軍基地換取了美國的50艘超齡驅逐艦。這些第一次大戰時期的老式艦艇航速慢,但火力很強,不能進行大規模海戰,護航則綽綽有餘。最關鍵的是這些艦上都安裝了英國發明的有效反潛武器,即後來被稱為「聲納」的音響探測器,反潛能力大大增強。同時,英國還增加了反潛飛機的數量,並特別製造了專門用於反潛的水下轟炸機。英國大大加強了護航力量後,該輪到德國潛艇吃些苦頭了。

1941年春天,北非燃起了沖天戰火,英國的第8集團軍和隆美爾率領的德國「非洲軍」在那裡大打出手,大量的支援物資相應的也要轉運到北非,於是,護航戰的戰場由北向南轉移。3月6日,45艘英國商船和6艘護航艦組成的「OB—293」船隊浩浩蕩蕩地開往非洲。在直布羅陀以西海域,與普里恩的「U—47」艇狹路相逢。普里恩照例通過無線電召喚來了狼群同伴,準備等入夜發起攻擊。不想英國軍艦通過聲吶已發現了德國潛艇的蹤跡,於是護航軍艦立即向四面散開進行搜索。很快,英國軍艦鎖定了德國潛艇的位置,然後投下了深水炸彈。德國潛艇猝不及防,立即有1艘被炸中,像一隻進滿水的鐵罐子沉入了海底。另2艘潛艇也挨了頓炸,受驚非小,很快脫離戰場。

普里恩則很不甘心,王牌「U—47」艇還沒打過這樣的窩囊仗。他仍緊盯不放,企圖尋找機會突破護航軍艦的警戒。3月7日入夜,「U—47」艇向海面伸出潛望鏡。眼前的情景令普里恩大吃一驚,英國的「黑豹」號驅逐艦像一座山一樣橫在面前。「黑豹」號已通過聲吶發現了「U—47」,立即開炮向潛艇打了過來。普里恩急令收回潛望鏡,然而,晚了一步。「黑豹」號高速撲來,就在潛望鏡剛剛縮進水裡的地方,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彈。炸彈在「U—47」前側爆炸,炸壞了潛艇的推進器。結果「U—47」立即失去了平衡,在水裡左右搖擺起來。同時,螺旋槳也發出了刺耳的「嘎吱」聲音,這等於在向「黑豹」號報告潛艇的方位。即令普里恩身經百戰,眼下的情況也令他魂飛天外。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停止所有機器運轉,潛艇將不再發出聲音,可這樣就會下沉。這裡的水深有千米,潛艇一沉下去就會被大氣壓壓扁;另一條是全速逃跑,這樣就會始終被「黑豹」號盯住,也是九死一生。普里恩迅速做出了選擇,他下令「U—47」全速前進,他要在拼搏中搶出一條生路。「U—47」在水下划著「S」型拚命前進,然而「黑豹」號這次也下了決心一定要幹掉德國潛艇,它憑藉著聲吶死死鎖住「U—47」,不斷投下深水炸彈。這場追逐一直進行了近5個小時,最後終於有一枚深水炸彈擊中了「U—47」。德國海軍的驕傲,曾擊沉31艘盟國船隻的普里恩和他的「U—47」永遠消失在了海底。

10天以後,「U—99」和「U—100」在攻擊「HX—12」護航船隊時也遭到了英國護航艦的圍攻,相繼被擊沉。克雷斯特施默爾跳海逃生,被英國軍艦俘虜。舍普爾則和他的40名水兵則全部葬身於大洋之中。不到一個月之間,德國海軍的三大「王牌艇長」全部覆沒,「狼群戰術」遭到了迎頭一擊。儘管如此,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在1941年的戰績還是非常輝煌的,擊沉英國船隻總噸位超過了600萬噸,英國的危機遠未解除。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隨即德國向美國宣戰,大西洋潛艇戰也從北大西洋擴展到了南大西洋。德國製造了可以遠洋活動的大型潛艇,並且有排水量2000噸,綽號為「奶牛」的巨型油料補給潛艇的配合,德國潛艇部隊一時又占據了戰場的上風。1941年12月16日,以「U—133」艇為首的5艘德國潛艇悄然駛向美國東海岸,準備給美國人一個教訓。美國自南北戰爭後已經有70多年沒有經歷戰火了,整個海岸線並沒有設防,來往船隻穿梭如雲,完全不像將要發生戰爭的樣子。「U—133」艇長哈爾德根帶領他的5艘潛艇,首先襲擊了紐約港,擊沉了幾艘商船和毀壞了一些建築,然後一路南下,大打出手。威廉斯堡、查爾斯頓、佛羅里達,到處都有被他們擊沉的商船。德國潛艇有時候殺得興起,乾脆白天也浮上水面,用艦橋上那門小口徑高炮,轟擊岸上的煉油廠、油庫等大型目標,使美國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戰爭的近在咫尺。

在整個1942年間,「狼群戰術」達到了最高潮。從北海到北大西洋到加勒比海再到南大西洋,到處都有德國潛艇在活動。大西洋上的無數條航線成了他們往來穿梭的戰場,無情的殺戮成了他們快樂的源泉。1942年的第1個月,德國潛艇就擊沉了美英盟國的船隻55萬噸,其中僅哈爾德根的艇群就擊沉商船20萬噸。因此,哈爾德根成為了德國海軍潛艇部隊新的「王牌艇長」。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忽南忽北,不斷轉換攻擊方向和攻擊目標,令盟國的護航船隊防不勝防。在1942年中,德國潛艇總共擊沉了盟國商船760萬噸,達到了歷史最高點,盟國的海上供應線幾乎被掐斷。

為了戰勝德國的「狼群戰術」,盟國方面進行了巨大的努力。1943年後,美國強大的經濟和軍事潛力開始發揮決定性作用,大量的護航艦船下水服役,特別是利用商船改裝了近百艘專用的護航航空母艦,並將遠程艦載轟炸機投入了反潛作戰,從而使反潛戰覆蓋了整個大西洋。另外,新的反潛手段不斷出現。盟國不但改進了聲吶和深水炸彈的靈敏度,還將雷達裝上了飛機,可以專門搜索潛艇的潛望鏡;還發明了大功率的探照燈和被稱為「雪花」的高效長時間照明彈,可以在黑暗的水面上搜索潛艇。德國海軍為了和盟國對抗,也在不斷地改進潛艇技術。德國在大西洋中增加了更多的新型遠洋潛艇,下潛深度可達300米;發明了一種雷達波接收機,當潛艇被雷達捕住後,它會自動報警;在潛艇上使用了新的施內克爾通氣管,使潛艇可以在水下充電,而不必定期浮上水面,從而減少了被發現的機會;新發明的音響自導魚雷更是大大加強了潛艇的攻擊力。

1943年5月,德國潛艇群和盟國護航隊在北大西洋上進行了一場決戰。雙方從冰島海域一直殺到「黑洞」海域,德國潛艇死死咬住盟國護航船隊,盟國則動用了大量的艦載機和護衛艦參戰。整整一個月的惡戰,盟國被擊沉了不到20艘商船,而德國卻損失了41艘久經戰陣的潛艇。照這個速度下去,德國整個潛艇部隊也支持不了多少時間。鄧尼茨悲傷地將這個月稱為「黑五月」,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他不得不下令德國潛艇群撤出北大西洋。

整個1943年,德國潛艇擊沉的盟國商船降至了300萬噸,到1944年又降至100萬噸。與盟國當時的商船總噸位和運輸量相比,這樣的損失已經算不了什麼了。諾曼第戰役後,德國喪失了在法國大西洋沿岸的潛艇基地,「狼群戰術」遭到了全面封殺,再難有用武之地。然而,德國潛艇部隊還是有著其它部隊難以企及的血性。1945年5月,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陸海空三軍全都放下了武器。德國殘剩的潛艇部隊卻拒絕投降,220艘潛艇全部自沉,奏響了一曲悲壯的輓歌。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總共擊沉了3300多艘盟國艦船,總噸位達1700多萬噸,殺傷盟國官兵10萬人以上;德國海軍則損失潛艇778艘,官兵傷亡3.3萬人。

大西洋潛艇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極為重要的戰役,對於德國來說,這是取勝的希望;對於盟國來說,則是命運的生死攸關。

鄧尼茨的「狼群戰術」可以說是極為卓越的創意。德國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是國家整體實力不足,無法建設更大規模的海軍以和盟國對抗。除此之外,潛艇戰術手段單一,終究不是陸海空三位一體的反潛戰之對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FJBWwBmyVoG_1ZjR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