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兵:教育者的格局——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2023-07-27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程紅兵:教育者的格局——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教育者的格局——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作者|程紅兵

作者系上海市金茂學校總校長、金茂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教師報》2021年12月15日第12版。

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提出「21世紀未來人才必備的關鍵能力」,即重要的軟實力:創新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協作能力。由此可見,人才標準在不斷發生改變。這些未來人才的標準,將成為我們教育的培養目標。

每一個學校幹部管理好自己優先於管理好你的組織。心智決定視野,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命運決定未來。——程紅兵

程紅兵 :人生有三大幸事

林忠玲:我們需要怎樣的校長、老師和學生?——人對了,事情就對了

何謂格局?就是人對所處時空位置及未來變化的認知程度,我認同電影《一代宗師》提出的「三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見自己。

我憑什麼辦學?我的思想理念足夠先進嗎?我的學術研究足夠領先嗎?我的管理水平足夠科學嗎?不斷地追問自己,促使自己深度反思,這是每一個進步者的必經之路。

見天地。

認識社會大環境,認識教育小邊界。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轉型了,學校的邊界不斷被打破與重構。學校的物理邊界,學校的組織邊界,傳統的知識邊界,德育的資源邊界,教師的專業邊界,學科的外延邊界,技術的想像邊界……諸如此類的邊界,與10年前、5年前、3年前相比,悄然發生了變化,有些甚至是巨大的變化。

見眾生。

關於學生核心素養,經合組織這樣定義全球勝任力:從多個角度批判分析全球和跨文化議題的能力;理解差異是如何影響觀念、判斷以及對自我和他人的認知的能力;在尊重人類尊嚴的基礎上,與不同背景的他人進行開放、適宜、有效的互動能力。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提出「21世紀未來人才必備的關鍵能力」,即重要的軟實力:創新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協作能力。由此可見,人才標準在不斷發生改變。這些未來人才的標準,將成為我們教育的培養目標。

李鎮西: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叔本華:人生的三種境界

每一個學校幹部管理好自己優先於管理好你的組織。心智決定視野,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命運決定未來。

格局有「三維度」:目標、眼界、信念。教師格局有「四層次」:零度格局、一度格局、二度格局、三度格局。

零度格局。

其表現為盲目的「教書匠」。其本質價值觀為「教育是飯碗」,他們是「誤打誤撞進學校的」。他們幾乎無目標、無追求,幾乎是完全被動地完成上級任務。他們也無穩定信念,其生活態度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一度格局。

其表現為逐利的「教師爺」,看到的是自己的需求和慾望,看到的是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東西。其本質價值觀為「教育是謀利」。從目標層面看,旨在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粗放的利己主義者。凡能增加收入的就做,凡不能直接帶來好處的就不做,裝不下美好而無用的東西。他們的信念就是篤信叢林法則,一事當前,只問利益。

二度格局。

其表現為優秀的「教育人」 ,除了見自己之外,他們還「見天地」,他們是為教育而進入教師崗位的人,他們眼中看到的是教育本身的美和意義。其本質價值觀為「教育是事業」。他們的眼裡不但有分數,而且有教育,有德育、智育、美育、體育。他們的目標是為孩子的成長,為學校的進步。他們的信念是:教育的價值在於追尋教育的美。因此他們熱忱追求教育本身的美,真心探究教育的內在規律,對某個甚至多個領域有非常深入、系統的鑽研,並常常能提出極具創造性的觀點。

校長怎樣的格局,學校就什麼樣的氣象

做「四有」父母: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三度格局。

其表現為卓越的「教育家」,除了見自己、見天地,他們還「見眾生」。他們看到的是教育與世界、教學與社會之間的紐帶。其本質教育價值觀為「教育是信仰」。他們以通過教育改良社會、增進人類的福祉為最高目標。他們的信念是用教育改變國家,用教育改變社會,用教育改變世界。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對學校的認識具有歷史的深度,不是看短期的成敗、得失、榮辱,而是在更大背景下思考學校教育的價值意義。他們對事業的認識、對世界的認識具有世界的寬度。

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人稱「非洲聖人」的史懷哲曾經說過:「人不能只為他自己而活。我們必須認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貴的,而我們和所有的生命是結合在一起的。這種認知指引了我們心靈和宇宙的關係。」這就是格局……

教師的五重境界

張世英:人生的四種境界

培養「具有中國精神、世界胸懷的公民」

一定要帶孩子見的三種世面——見天地,見眾生,終歸是要見自己

眼界和視野將決定格局——BBC跟拍了14個孩子56年,原來他們的人生是被這樣改變的......

當好校長憑的是遠見、格局和擔當

母親是女人最神聖的天職,母親的格局影響孩子一生——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

特別推薦 收藏共讀|朱永新:新教育實驗二十年:回顧、總結與展望(上)

特別推薦 收藏共讀|朱永新:新教育實驗二十年:回顧、總結與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讓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c610da806d5ef2d2189234e89502d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