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研究3000對情侶:什麼樣的男生,讓女生最有安全感?

2019-08-08     青年文摘

作者:周小九

來源:書單(ID:BookSelection)

配圖 :《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等

最近,朋友圈被「現男友」刷屏了。在甜劇《親愛的,熱愛的》中,李現扮演的韓商言是個霸道總裁,不僅長得又高又帥,智商也很高,還十分寵愛女朋友。

然而,即便如此完美,他也依然逃不過向朋友請教:怎麼樣才能給女生安全感?

現實生活中,「你沒有給我安全感」總會成為一些姑娘的分手理由,弄得男生一臉懵:

女生說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愛的溝通:寫給男士的科學戀愛指南》一書作者、有著「婚姻教皇」之稱的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在花40年觀察、研究了3000對伴侶後,發現了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秘密:女人究竟想要什麼。

如果你是一個男士,想讓你愛的女人一生幸福、快樂,並感到被愛,我建議你花點時間讀完本文,因為它能讓你在往後的人生中,獲得更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如果你是女生,也不妨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男伴。

她想要的安全感,

你真的懂嗎?

《麥田裡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說過一句話,非常適合形容沒有安全感的人在親密關係中的狀態: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有些男生經常抱怨自己的女友很作,有時候無心的一句話,就能引發冷戰;多玩會兒手機,女友就鬧著要分手。

而這段關係里的女生往往抱怨的是:他從不懂我的情緒,總認為我無理取鬧,他做不到好好聽我說話,每次都敷衍了事,讓我覺得很沒安全感。

男人覺得女人無理取鬧,女人覺得男人沒有給到足夠的安全感。於是,原本相愛的兩個人,帶著問題相互證明和試探。

戈特曼認為,女人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最看重的不是男人的顏值,也不是房子車子,更不是錢,而是信任

學妹程歡和男友是大學同學。畢業後,男友去了一家創業公司,生活全部被工作填滿。而程歡不適應這種變化,覺得在她和工作之間,男友沒有平衡好。

用她的話來說:「我需要他花時間來證明愛我,更需要他在我身上花心思。」

而男友卻說:「我在工作上艱苦奮鬥,回到家只想要一個溫暖的被窩和一個愛我的人,而不是比工作上更需要絞盡腦汁的戰場。」

「可是,你忽視了我的情緒和需求啊!」

「哪裡來那麼多的情緒,我覺得你就是平時太閒了。」

一句話,噎死了程歡所有的念想。

女人最看重的是信任。而信任是通過情感上的聯結建立的,情感上的聯結是通過情緒協調達到的。因此,情緒協調也就意味著信任。

可事實上,男生往往容易忽視女生的情緒。所以,當她們在一段感情中發現伴侶沒有和自己並肩作戰,而是孤身一人時,就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

戈特曼說:在親密關係中,男人希望能和伴侶之間避免爭吵,享受親密的接觸。而女人需要在情感上和男人產生聯結,才能獲得安全感。

有人認為,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是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不就是彼此給安全感和信任感嗎?如果不是這樣,又為什麼非要在一起呢?

很多男人都害怕女人的情緒,覺得毫無道理可言,好端端的不知道為什麼就生氣了。比如前兩天,有個同事就跟我說:自己開開心心釣魚回家,結果卻被老婆劈頭蓋臉一頓罵。

他感到很懵,不就是周末沒陪你嗎,至於發那麼大的火嗎?但他卻忘記了自己承諾過,周末要陪老婆和孩子一起出去玩。

正如戈特曼所說:能否讓一個女人對你產生信任,關鍵也在於你怎麼對待她的情緒。

對於女人而言,並沒有什麼消極情緒,情緒化這個問題對她們來說毫無意義。情緒就是情緒,和呼吸一樣自然。

而聰明的男人,會在情緒上和愛人產生聯結,給她安全感。當伴侶感受到自己並非一人時,她才能更好地信任你。

你是否願意傾聽她

了解彼此內心的真實感受

相信很多人,都在親密關係中,和你深愛的那個人發生過衝突。

男人經常說,自己的伴侶很情緒化,一旦一言不合,就像爆炸的火藥。每次跟她講道理,卻鬧得更凶。

男人個個都是講道理的高手,但他們卻往往忽略了一點:

當衝突發生時,女人需要的不是正確的道理,而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她們就是希望伴侶能夠更好地理解她,解決問題則是次要的。

就像上文提到的程歡一樣,她憤怒主要源於:她在感情中體會到了一種無力感,感到男友的不負責任。

所以,她吵架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希望用這種方式,讓男友更加在意她。

男友工作一天回到家,吃完飯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她說:「最近工作遇到了瓶頸,可能要失業了,好無助啊。」

男友雖然聽到了她的訴說,卻一直低頭玩手機:「沒事,工作慢慢找。」

「你怎麼不聽我說話?」

而男友將這句話理解為批評,此時他感覺像是遭到了人身攻擊,立刻開啟了防禦機制:「不就是換個工作,至於將情緒發泄在我身上嗎?」

但男友忽略了程歡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我需要你,我想讓你傾聽我,和我建立情感聯結。

其實程歡和大部分女生一樣,她想要的不過是男友的關注、陪伴和傾聽。

很多女性吵架,並不是為了爭輸贏,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伴侶的真實感受。

有位女士和丈夫因為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而爭吵,妻子希望女兒學鋼琴,丈夫卻認為鋼琴有什麼好的,不如學擊劍。

有次,她因為要開會,讓丈夫送女兒去鋼琴補習班。丈夫卻發怒了:真是瞎折騰,盡學一些沒用的東西。

兩個人爭執了很久,新帳舊帳一起翻,誰都吵不過誰。

後來,這位女士了解到,原來女兒上鋼琴課,讓丈夫回想到了自己童年時被父母逼著上補習班的場景,然而那時候他無力反抗。所以,他不想讓女兒重蹈他無法為自己做決定的覆轍。

在了解到丈夫內心的真實想法後,這位女士抱了抱她的丈夫,輕聲對他說:「孩子的事情我們先暫緩一下,對不起,剛才大聲斥責你,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會觸痛到你。」

其實男性和女性一樣,也會有情緒失控生氣的時候,但真正心裡裝著彼此的人,會努力找到兩個人都感到舒服的狀態。

如戈特曼所言:只有當我們真正弄懂對方的需求和爭吵背後的根源時,你的伴侶才會因此而感到安全,並且無比愛你,而且無論發生什麼,她都會與你並肩作戰。

愛她,就要讀懂她

美國心理學家阿米爾·萊文說過:每一段親密關係,都是生命重新綻放的機會。

因為那個人,能夠讓你在有限的生命中看到無限的可能。

而親密關係的神秘之處,在於你可以不斷挖掘它,在這段關係中讓自己不斷成長和改變。

《愛的溝通》中說:如果真的愛一個人,就會想讀懂她。

而讀懂一個女人的第一步,便是了解她的真實需求。

朋友小北曾跟我說,和男友相處太累了,打個比方,就像是她說喜歡蘋果,可男友卻給她一個桃子。

不管她多麼不喜歡吃桃子,男友都聽不進去,只是一味告訴她,桃子真的很好吃,你為什麼不吃?

不吃桃子,他們的關係就不能變得更好,吃了桃子,她卻內心很痛苦。她一味壓抑自己去滿足他的需求。

她覺得男友並不是真的愛她,因為他不懂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和他在一起,她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

戈特曼在書中說:如果你真的愛一個女人,學會恭維她。讓她知道你多麼熱愛和迷戀她本來的樣子。

記得去年因為電影《影》,孫儷和鄧超雙雙入圍台灣金馬獎。

對於孫儷的入圍,鄧超很開心,還在觀眾面前強調:「影片里最難演的就是孫儷的角色。」

雖然,觀眾都知道影片中最難演的是鄧超的角色,但是在公共場合,他從來都不忘讚美孫儷。

很多人都知道孫儷的原生家庭並不那麼完美,甚至因為父母失敗的婚姻,她還和母親說過:反正我以後不會結婚的,我們兩個人就這麼過。

但是,遇到鄧超後,孫儷在婚姻中慢慢打開了自己,變得更加柔和溫暖了。

每次孫儷有新片上映時,鄧超總是很積極做推廣。他從不要求孫儷因為孩子而放棄工作,反而一直都鼓勵她,支持她,讓她在工作和婚姻中做最真實的自己。

在他們步入婚姻前,鄧超曾說過:和孫儷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回家」了。

一同入圍金馬獎的鄧超孫儷

正如戈特曼所言:好男人總是對伴侶的內心世界保持好奇心,想要不停探索她的希望、恐懼和夢想。

他們也會為對方做一些事:飯後洗碗,陪她散步,和她一起看電影,聽她喜歡的音樂,讚美她在婚姻中的付出,理解她為人妻的不易……

這些積極的互動就好像是往銀行里存錢,能讓兩人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戈特曼還給廣大男士提了個建議一定要尊重另一半的夢想。

女人常常為了家庭或伴侶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其實,每個人的夢想都同樣重要。

《愛的溝通》中說:伴侶關係是否長久和幸福,取決於伴侶之間是否支持彼此的人生夢想。如果你不尊重另一半的夢想,你就會發現,她變得抑鬱、沮喪並充滿挫敗感。

如果你不知道她的夢想是什麼,你一定要問,然後毫無保留地支持鼓勵,幫助她實現夢想。

因為只有讓她感受到你的理解、尊重和愛,你們的關係才會更長久。

親密關係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複雜,因為那個愛你的人最想要的就是和你建立情感聯結,被你需要和愛護。

如果你真的愛她,就讀懂她。

本文轉載自一個推薦好書的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由來自《南方周末》《新京報》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提升自己,通過讀書變得更好。轉載授權請聯繫「書單」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VlyiGwBvvf6VcSZL2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