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臟病,很多人會自然地想到老年人。
沒錯,老年人出現心臟問題的機率的確很高,但心臟疾病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尤其是近些年,心臟疾病越來越年輕化,許多年輕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臟問題。
1、嘴唇發紫
中醫認為,心臟功能下降時,會造成人體的供血不足。
而嘴巴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對缺氧,缺血非常的敏感。
所以說,當心肌缺氧缺血時,嘴唇可能會有發紫,發青的表現。
2、經常耳鳴
在臨床上,有部分心臟病患者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耳鳴,且經常反覆性出現。
之所以心臟病會引發耳鳴,正是因為耳內布滿了微細血管,這些血管對血液變化十分敏感,當體內血液循環出現異常之後,耳鳴症狀也會因此出現。
3、焦慮不安
正常人焦慮不安大多與情緒有關,而有人在情緒穩定時仍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
年輕的女商人倚著牆
心率增快、心律不齊是心慌焦慮常見原因,多由心臟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導致,應早期干預,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
4、一躺下就氣短
患者平臥幾分鐘後出現氣短,坐起後才可稍微緩解。此時應考慮患者可能出現了心衰。
bsip_013678_045
這是由於平臥時回心血量增多,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現氣短。此時應及時到心內科就診,同時排除肺源性疾病的可能。
1、少吃鹽
鹽是日常飲食中最常見的調味品,鹽也號稱「百味之祖」。
但是食鹽攝入過多,可是誘發心臟疾病,高血壓的主要「元兇」。
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鈉會使體內的水鈉失去平衡,從而引起血壓升高,一旦血壓升高,心臟要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氣,加重心臟的工作量。
心臟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會引起心血管堵塞,使心臟疾病的風險增加。
2、少吃辣
辣椒對身體來說有利也有害,適當的吃辣椒,可促進血液的循環代謝,研究發現,辣椒可加速腸胃粘膜的修復。
但是辣椒要適度,很多人「無辣不歡」,而辣椒中的辣椒素攝入過多,會引起神經興奮,心臟加速跳動,導致心跳過速。
如心臟已經出現問題的人,更是加重病情,不利於身體健康。
草莓起司蛋糕片
3、少吃蛋糕
蛋糕,冰淇淋,炸薯條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也被稱為是「壞脂肪酸」。
這種壞脂肪酸,進入體內會增加血管動脈硬化的發生,促使斑塊形成,堵塞血管。
反式脂肪酸同時還會對機體的膽固醇水平產生有害的效應,即會增加有害膽固醇並且降低有益膽固醇的水平,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運動有益健康,但對於心臟不好的人來說,過度運動反而不好。有心臟問題的人,在運動時一定要有所注意,才能讓運動起到正向的積極作用。
有氧運動
一、要保持一定規律性
建議慢性心臟病患者每周保持運動3~5天,且每周總運動時間控制在3~4小時內較好,可以平均分配時長。每周保留2~3天作為休息時間。
二、要把握運動時間
心功能1級的心臟病患者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心功能2級的患者應限制在20分鐘以內。
如果運動中出現胸悶、心悸、氣短的症狀,應隨即減緩運動量,平復後停下休息。
三、運動前後一定要做好過度
比如運動前活動手腳、做幾次深呼吸,達到一定興奮狀態後再開始運動,運動後也要慢慢平息,才可坐下休息。
四、要監測心率
心臟病患者可以根據一個「靶心率」公式判斷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否合適。
靶心率的公式為安靜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係數(0.6~0.8,病情越重係數越低)
或用更簡單的算法:(220-年齡)*係數
心臟病患者運動時的心率就要控制在靶心率左右,太低效果不好,太高則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