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發布後第2天,華為發出官方通知,果然是「套殼」?

2022-02-17     方平融媒

原標題:鴻蒙發布後第2天,華為發出官方通知,果然是「套殼」?

就在近日,華為終於發布了大家期盼已久的鴻蒙作業系統,至此鴻蒙系統算是正式走進了大眾視野,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第一時間進行了系統升級,開始享受鴻蒙帶來的全新體驗。

不過關於鴻蒙系統的了解,相信很多人其實依然一知半解,或者會有很多疑惑,其實這在意料之中,因為在華為發布鴻蒙系統之前,關於對鴻蒙系統的介紹,也一直沒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講解。

這同樣也在意料之中,因為鴻蒙畢竟一直都在不斷的開發之中,所以在不同的開發階段,或許就會有不同的解讀,同時不同的人,在理解上可能也會出現偏差,然而這種情況,其實在華為內部也同樣如此。

就在華為發布鴻蒙系統後的第2天,由徐直軍簽發的「關於規範HarmonyOS溝通口徑的通知」就被發布,其中在通知的開篇就提到,對於鴻蒙作業系統,華為內部理解不一致,對外說法不一致。

因此該通知實際上是對鴻蒙系統,進行了一個綜合的、全面的、嚴謹的定義,簡單來說,鴻蒙系統就是做到了4個實現:

實現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實現不同設備統一OS,彈性部署實現設備硬體之間互助,資源共享實現軟體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然而如果我們細品之後,會發現,這其實是鴻蒙這個系統的特性,或者說是功能、能力,因此依然沒有觸及到鴻蒙系統的本質,說白了,就是鴻蒙系統到底是誰?

緊接著,我們在該通知的第2條、第3條和第5條上,終於看清了鴻蒙是誰,可以說,我們現在常說的鴻蒙,是一個「套殼」系統,但此「套殼」並非彼「套殼」。

看上去似乎有點亂,其實並不亂,我們簡單說明,大家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以安卓系統舉例,例如小米MIUI等這一類安卓系統,其實都是「套殼」AOSP,想必這個有很多朋友知道,AOSP是一個開源項目,也就是安卓開放原始碼項目,誰都可以參與進來,對於AOSP,也誰都可以使用。

那麼鴻蒙呢?我們常說的鴻蒙,其實對應的就是HarmonyOS,目前華為發布的是HarmonyOS 2版本,其「套殼」的就是OpenHarmony 2,HarmonyOS 2是OpenHarmony 2的商業版本,而OpenHarmony項目的參與者眾多。

OpenHarmony開源項目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來負責,其中華為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向該基金會捐獻了該系統的基礎能力,目前該項目的參與者已經達到了245位。

所以OpenHarmony就類似於AOSP,而HarmonyOS就類似於EMUI,目前的鴻蒙系統也就是指的HarmonyOS,為了兼容一些安卓軟體,所以HarmonyOS也會支持AOSP,隨著鴻蒙生態的成熟,後續也可以去除AOSP。

或者在一些設備上,如果鴻蒙生態就可以滿足用戶所需,那麼也可以直接就不支持AOSP。

因此像小米、OV等手機廠商,則可以通過OpenHarmony開源項目,然後對系統進行個性化的修改,變成自己的系統,當然就不能叫鴻蒙了,畢竟華為已經取得了商標,但其本質與鴻蒙是無異的,就像小米的MIUI與華為的EMUI都是基於AOSP是一個道理。

基於同樣的道理,我們都把基於AOSP的系統叫做安卓系統,例如上面提到的MIUI、EMUI,當然也可以把都基於OpenHarmony的系統,口頭上稱為鴻蒙,只不過華為比較特殊,乾脆就叫鴻蒙了,但我們認為,其實鴻蒙應該作為開源系統的中文名似乎更合適。

這就像GPS一樣,像我們的北斗、歐洲的伽利略等,其實都叫做GPS,只不過美國比較特殊,把它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的名字,就叫做GPS了,所以很多人在這方面都有誤解和混淆。

也或許就是這樣的原因,使得大家對於鴻蒙系統存在認知混亂的情況,就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如果華為將鴻蒙這個名字給了OpenHarmony開源項目,然後給自己的HarmonyOS再另起一個中文名,或者英文名也不帶Harmony,那麼大家就會更容易理解了。

總之,今後我們所稱呼的鴻蒙系統,就是華為基於OpenHarmony所研發的「套殼」系統,也可以叫做變種系統、商業系統,我們以前所理解的鴻蒙,本質上其實是OpenHarmony,即開源鴻蒙,現在大家明白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9c41c44e592083ec93fa4f71bcde8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