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數」同行
拓寬鄉村振興數字藍海
王偉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當前,濰坊農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現實挑戰,大力發展數字農業,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產業,是破解發展瓶頸的必由之路。如何發揮產業優勢,提升數字農業應用水平和帶動能力?本人提出如下建議。
抓發展規劃,完善頂層設計。發展數字農業是對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生活方式的變革,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實施中既要全局謀劃,又要微觀落實,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可以根據國家、省、市農業農村發展相關政策要求,聘請專家團隊,密切結合我市農業特色和數字農業發展趨勢,編制全市數字農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及短期工作方案,明晰目標方向、重點任務、實施路徑、工作措施。
抓產數融合,賦能產業升級。從服務業和工業數字化改造的進程看,建設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各類支持系統,是開展產業數字化改造的基礎。對農業而言,需要在不斷完善濰坊「三農」智慧大腦基礎上,逐步建立基於「天空地一體」的農作物生長環境數據採集系統,建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農業生產全過程標準化、智能化控制和數據採集系統,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系統,建立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的農業決策支持預測系統,建立基於網際網路的農業技術指導和產銷對接系統。在不斷擴大農業生產數字化的同時,要提高從業人員數據意識,把產業各環節數字化過程中產生的數據留在濰坊,並努力培育本地農業數據服務類主體,將濰坊農業的傳統產業優勢轉化為信息時代的數據優勢,推動農業從生產銷售農產品向銷售「農產品+數據服務」轉變升級,實現農業數據的產業化,打造國內「農業數據之都」,在雲端再塑濰坊農業輝煌。
抓場景應用,引領創新方向。針對農業不同產業領域,量身定做、重點打造數字化改造方案,按照實用務實、市場主導原則,在全市篩選、發掘、培育一批數字農業產數融合典型應用場景,形成一批經濟、好用、易推廣的產業數字化改造解決方案,讓信息技術應用價值真正體現在農業生產經營中,讓農業經營者真正體會到信息技術帶來的效率和效益,讓農業產業數字化改造真正依靠市場力量擴展複製,讓農業經營主體成為引領數字農業創新的主角。進一步提升數字農業應用場景建設行動,圍繞種植、養殖、加工、儲運、營銷、展覽等重點領域,各縣市區結合轄區農業產業優勢,依託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智慧化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數字化未來農業園區、數字化未來村莊,推動我市在數字農業發展上走在全省、全國前列,為建設更好濰坊貢獻「三農」力量。(作者單位:濰坊市農業農村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960911218972ed80bcb4d1364b749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