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方寄予厚望的烏克蘭庫爾斯克攻勢又陷入了新的泥潭,這場從8月6日發起的越境進攻行動,時至今日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但成果很有限。起初烏軍尚且能大片控制俄羅斯的定居點,並拿下蘇賈市區;後續俄方的增援力量抵達之後,雙方開始轉入相持階段。自9月下旬開始俄軍逐步突破烏克蘭已經控制的防區,超過一半的土地又重新回到俄羅斯的手中,目前雙方仍然沒有和平談判。
讓西方支持國家「失望」的不止這一次,去年烏克蘭也是如此承諾發起反攻,奪回被占領的土地;不過後來成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拿到了歐美大批軍援的澤連斯基,給出的答卷卻沒有讓這些支持者們滿意。這次在庫爾斯克受阻之後,澤連斯基又一次要求西方拿出更多的軍援,且烏軍還要求西方讓他們使用遠距離武器打擊俄羅斯的腹地。最終擔心烏克蘭闖下大禍的英美並未同意烏方進一步攻擊,這也讓澤連斯基不滿,轉頭又開始推銷起他的「和平計劃」。
15日,芬蘭外長埃利娜·瓦爾托寧接受採訪時表示,中東持續不斷的衝突轉移了西方對烏克蘭注意力和資源,當前西方都面臨一個問題:烏克蘭收穫了支持,但多少才算足夠。這似乎是抱怨烏克蘭對軍事援助和武器的索取一直持續不斷,瓦爾托寧建議各方「找找俄羅斯發起戰爭的緣由」。他表示現在很多國家已經厭倦了俄烏衝突,想以某種方式趕快結束衝突,這就是他們的疲勞。當然,各方也不能放任俄羅斯獲勝,因為這會對他們的威懾力造成很大削弱。
瓦爾托寧直言不諱想和俄羅斯談判的企圖,換句話說就是不打算繼續支持烏克蘭打下去了。根據她說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西方看不到烏克蘭軍援的「終點」,就像是無底洞一樣一直索取金錢和物資,但到了最後也沒有什麼進展。其二是現在中東地區也需要打仗,西方國家更關注中東的衝突,也有意忽略烏克蘭國內發生的事情。本周早些時候,美國承諾給以色列部署新的「薩德」反導系統軍援,奇怪的是以色列國內這種反導武器很多,另一邊急缺防空反導裝備的烏克蘭,卻什麼都沒有得到。
值得注意的還有,瓦爾托寧稱,西方國家還需要加強制裁以打擊俄羅斯經濟,她稱不斷壯大的「影子船隊」正規避西方制裁運送俄羅斯石油。但就事實來看,俄羅斯的「黑油」的出售國家恰恰是這些歐美客戶,他們對於俄方的制裁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此也有評論稱:「烏克蘭的股東們現在對其失去支持,說到底還是烏方的戰鬥成果不夠亮眼。西方國家都是唯事實論,如果烏克蘭打的足夠好的話,他們就不會覺得支持烏軍沒有任何意義了,這還是一個實力說話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