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光學顯微技術被認為存在一個極限難題,即病毒等直徑小於等於200納米的生命體無法在存活狀態下被人類觀測到,這阻礙了新藥研發、疾病研究的步伐。
如今,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技術已被我市一家企業——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攻克。
在永新光學展廳內,記者看到了這台凝結了無數科研人員心血的儀器,透過目鏡,100納米級的亞細胞動態清晰可見。
憑藉該技術,在近日舉辦的2024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學術年會上,永新光學「科研級高分辨顯微成像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本屆年會上唯一由民營企業牽頭完成的一等獎獎項。
作為中國光學顯微鏡的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永新光學從研製出第一代生物顯微鏡,到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誕生上市,始終向「新」圖強。如今,該公司已實現超高解析度顯微鏡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其92%以上的零配件是國產的。
在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衛星上,就有永新光學研發團隊與浙江大學合作研製的多款光學相機鏡頭。
相比普通相機鏡頭,應用於衛星的光學鏡頭要承受火箭起飛時的加速度和太空中的特殊環境,需要集防輻射、防震、抗溫度劇烈變化、防塵等功能於一體,每一道工序的技術難度都極大。研發團隊耐著性子,做了100多隻鏡頭,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數據。
如今,永新光學不斷拓寬產業布局,在雷射雷達、條碼機器視覺設備等領域快速發展,並致力內窺鏡、手術顯微鏡、高端眼科診療儀器的光學元組件的國產化替代。
從細分賽道突圍、打破壟斷脫穎而出,永新光學將「一米寬」的市場挖潛到「百米深」,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創新對於永新而言,意味著可持續發展與不斷進步。」永新光學聯席董事長、總經理毛磊說,面向未來,永新光學將繼續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全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實現科學儀器的自主可控。(寧波日報 甬派客戶端 記者金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6178d353e0ba52bc53aba0f69a93b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