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畢業男蝸居3平米小屋的一幕,戳痛多少人:你沒窮過,你不懂

2023-06-17     精讀君

原標題:北京畢業男蝸居3平米小屋的一幕,戳痛多少人:你沒窮過,你不懂

1

之前無意中刷到一段視頻,看得讓人不禁有些感傷。

視頻中的主角是在北京一所大學畢業且決定留下北漂的男生。

為了活下去,男生蝸居在一處3平米大小的屋子裡。

3平米是什麼樣一個概念?

一眼望去,整個屋子盡收眼底,沒有一絲冗餘的地方。一個小冰箱、一張放著電磁爐的小桌子和一張單人床便占據了屋子裡幾乎所有的空間了。

男生回到屋子後,洗了個手想要坐下休息,他挪動了過道上的小風扇來到床邊,坐了下來,這是他累了一天坐下休息的地方。

休息了片刻之後,他便起身從冰箱裡拿出之前囤好的速凍水餃,倒入鍋中,煮沸後用碗盛起。

他再一次挪動了過道上的小風扇,坐回到床邊,將碗放在一個小凳子上,就這樣吃起了晚餐。

也許,簡簡單單的一盤速凍餃子足以抹去男生一天的疲勞。

看到這樣的一幕場景,我想起了余華在《活著》里曾寫道: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

是啊,有太多人,一邊嚮往活著的快樂,一邊忍受活著的艱辛。

2

自媒體人劉娜在大學時,酷愛習作。

臨畢業前,當時系裡領導找到她,告訴她如果有留校的意願,可以幫她爭取一個名額。

但系領導也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她需要先向學校交一筆3萬元的保證金,這筆錢後續會歸還。

在大十幾年前的畢業季,3萬元對劉娜來說就猶如一個天文數字。

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父母沒日沒夜地在田間勞作,只為了供自己讀大學,她再也不允許自己和父母哪怕只是提起一個字。

後來,她果斷地回復了系領導說:「我不想留校,我要參加工作。」

多年以後,當年留校的同學因為藉助高校這個平台,要麼繼續深造成了行業專家,要麼積攢完能力跳到了更大的平台。

而她,靠著在報社寫作為生,後又因紙媒衰落,一路跌跌撞撞。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娜與父母聊起了當年的往事。

父親聽完,眼角泛紅地說:

「富人思來年,窮人顧眼前。這是窮人家孩子的通病。

其實,當年,如果你對家人說了這事兒,我們就是砸鍋賣鐵、賣糧賣屋,也會給你想辦法。因為這不是隨便一個學生都能有的機會。」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哪怕歷史重演,大機率劉娜依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因為,沒窮過的人,真的不懂。

窮意味著什麼,影響了什麼,甚至改變了什麼。

成年人在面對人生的每一次抉擇之前,內心藏著的都是對金錢的衡量。

貧窮,不但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活,更影響了一個人的價值觀。

3

曾經看過一個真實故事。美國有一位作家在打車時,無意間坐到了一輛非常有特色的計程車。

這輛車的特色在哪裡呢?

首先,司機穿著整潔,車廂也乾淨清爽。

等作家剛坐穩,司機便遞給他一張卡片,上面寫著「在友好的氛圍中,將我的客人以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錢的方式送達目的地。」

還未等作家反應過來,司機又開口問道:「請問,你要喝點什麼嗎?」

聽完,作家愣住了:「你的車上難道還提供飲料嗎?」

司機只是禮貌地微笑道:「我提供咖啡和各種飲料,而且還有不同的報紙。」

「那我能要杯熱咖啡嗎?」

只見司機熟練地從身邊的保溫杯里倒了一杯熱咖啡,然後遞給他。

這一系列的舉動讓作家十分驚喜,哪怕他經常坐車,他也從未見過如此特別的車。

快下車前,作家好奇地問司機:

「我坐過的其他計程車,要麼抱怨收入,要麼抱怨堵車,可你為什麼能做到熱情待客,甚至提供一系列有價值的服務呢?而你的車費和其他司機收取的都一樣?」

司機聽完淡定地說道: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像其他人一樣,抱怨微薄的收入,抱怨糟糕的交通,每天都過得很糟糕。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我的行為並不能對我的生活有所改善。

於是,我停止抱怨,嘗試一點點改變。

第一年,我戒掉抱怨,微笑待客,收入翻了一倍;

第二年,我開始關注乘客的所需所想,這讓我的收入又增加了許多;

第三年,我的計程車榮升為全美國少有的五星級計程車,我的收入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記得作家路遙在《人生》這本書中這樣寫道: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是啊,沒有完美的工作,更沒有完美的人生。

面對不滿,甚至殘酷的人生,你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氣餒,而是活在當下,活好當下。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411cb31d2dd223f8d30a3db87a6f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