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家美企「聯名上奏」,半導體協會正式發聲!華為轉機來了?

2022-03-03     瀚舟觀察

原標題:282家美企「聯名上奏」,半導體協會正式發聲!華為轉機來了?

任何時候,任何領域,美國都是以「美國領先」為原則。尤其在晶片領域,不管在GPU,還是在CPU方面,美國早已取得了領先的優勢;在通訊領域,美國也掌握著大量通信專利。但當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的5G、晶片技術正在對美國形成反超之際,美國為維護本國在科技領域「領先」的優勢,開始以「安全隱患」為由,對華為等中企頻頻出手,一系列的「禁令」,確實給華為的晶片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潘多拉魔盒已打開

然而在「晶片禁令」落地之前,華為高管徐直軍就曾公開表示,美國對晶片的出口管制,必然將打開潘多拉,全球沒有哪一家晶片企業能夠倖免。

限制華為後,許多長期與華為合作的半導體企業,由於失去了華為這一大客戶,導致半導體產品庫存積壓嚴重,比如鎂光每年的營收將下滑10%左右,高通也因為失去華為將巨額晶片訂單拱手讓給了聯發科,給別人做了嫁衣。

據消息人士透漏,因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收到的損失高達1700億美元,合計人民幣1.1萬億。也正是因為美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干擾,外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晶片供應鏈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波及到了汽車行業,各大媒體頻頻報道,不管是大眾、豐田還是福特,全球各地的汽車企業紛紛傳來減產的消息,以便應對晶片危機。

282家美企聯名上奏;半導體協會正式發聲!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許多企業早已意識到打破全球晶片產業平衡發展的禁令,再也不能繼續下去。前段時間,在一次美國舉辦的在線論壇會上,282家美國跨國企業「聯名上奏」向美國提出了申請,希望美國的政策能減少對企業的干擾。簡而言之,就是讓美國企業與中國企業繼續合作,讓供應鏈回歸正軌。

近日,半導體協會執行長AjitManocha也正式發聲,表示應該糾正此前對中國企業的錯誤做法,減少供貨許可的積壓,同時也指出半導體協會支持振興美國的製造業和投資研發目標。

華為迎來轉機?

在美國重振經濟的背景下,對於華為而言,很可能將迎來轉機,為什麼這樣說呢?

雖然美國在半導體領域一直世界領先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想要繼續生存下來就必須要用到美國的技術。就比如說光刻機,雖然ASML壟斷著高端市場,但日本的佳能、尼康等光學巨頭也掌握著大量光刻機製造技術;歐洲的意法半導體、英飛凌和恩智浦在半導體領域也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半導體材料方面,日本也占據了大半壁江山。

重要的是,國產半導體正在全面崛起,不管是傳統的矽基晶片,還是量子晶片,其先進的技術正在與半導體商業化進行對接。如果拒絕或推遲美國企業對華為的供貨許可,對以第三方產業為主的美國,對華為等企業來說,這都是損失。

關於此事,大家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3188579063edadba8180c05f3efe3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