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的水到底能不能飲用?食品安全專家這一次都給你解釋清楚了

2020-07-15     王思露營養師

原標題:隔夜的水到底能不能飲用?食品安全專家這一次都給你解釋清楚了

一提到「隔夜」,大家就像遇到了「瘟神」一樣,好像一切都變得那麼不美好;然而,隔夜並不可怕,包括隔夜水和隔夜菜。有人問我「隔夜水當中有什麼」,能不能喝?對於「隔夜水」的誤區,是時候幫各位捋正了。

隔夜白開水中有什麼?

既然是「隔夜白開水」,那其中含有最多的物質必然是「水分」,除了水分以外,經過一晚上的存放,細菌可能會有所增殖,其中的雜質、灰塵也會由於存放時間的延長和存放細節(是否蓋好蓋子、杯子的密封性等)的問題變得更多一些。

隔夜白開水是否能放心喝?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只要你能保證您的杯子是蓋好蓋子的,且存放環境是安全的,那這杯隔了夜的白開水完全可以繼續飲用。

隔夜白開水不是會致癌嗎?

「隔夜水當中含有亞硝酸鹽,飲用會致癌」,這樣的說法貌似已太過平常。然而,這只是個謠言,隔夜水等一些物質中含有亞硝酸鹽不假,但這個「量」微乎其微,根本對身體沒有殺傷力。

亞硝胺類化合物是一種「新型的飲用水消毒副產物」,但存在並不代表很多,更不代表「超標」。

亞硝胺物質的產生本身需要適宜的環境和前體物質,而水在燒開之後就會導致其中的細菌失去活性,亞硝酸鹽的含量甚少,其實根本沒有條件產生大量的亞硝胺。

也就是說,就算我們的白開水放了一宿,其實也沒有改變水本身的性質,細菌等微生物的含量可能有所增加,但並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威脅。

換而言之,如果你心裡實在難受,不想喝這杯隔夜水,那你完全可以放棄,用於他處;如果您不捨得,那就請你在前一天晚上蓋好杯蓋,將其儲存在安全的位置。

大家對「飲水安全」這件事如此關心,我覺得是件好事,因為「水是生命之源」;但不必吹毛求疵,學會健康的飲水細節是真正會喝水的表現。

按這套法子喝水,你會更健康:

  • 無論你喝多少水,必須喝「衛生、安全的水」:

「食品(飲品)的安全性」值得每一個人關注,無論您喝多少水,無論您在什麼時間飲用,請確定自己喝的水是安全的、衛生的、無毒的。

  • 飲用要到量,方可收穫健康:

水的量化是大家應該有的一個「養生概念」,《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單日飲水1500—1700毫升,如果你用的是「100毫升」的杯子,那你每天要喝15杯水;如果你用的是「200毫升」大小的杯子,那你每日該飲8杯水。

  • 喝「生水」不代表你勇敢,證明你「傻」:

小的時候,很多孩子總喜歡「直接接著水龍頭喝生水」,看起來很勇敢的行為,其實是在犯傻。

汲取營養的前提是衛生和安全,但未經加熱、煮沸的生水中含有細菌、氯氣、蟲卵等有害物質,風險較高。

喝一杯「燒開煮沸後晾溫的白開水」,證明你是聰明人。

  • 雖然很渴,但是並不推薦「一次性大量飲水」:

就算您此時口渴難耐,喝水的時候也不該著急,一次性大量飲用會讓你的身體出現不適感,而且也會增加「水中毒」的發生風險。

無論何時,喝水時都該「小口慢喝」,每次飲用100—200毫升即可。

  • 相比之下,身體更喜歡「溫水」:

冰水很刺激,但它會讓你的胃黏膜突然變冷,毛細血管會隨之收縮,胃腸會用肚疼、嘔吐等問題報復你。

很燙的水喝起來很「鎮定」,但它進入身體之後會刺激你的食道和胃腸粘膜,甚至會誘發癌症。

喝接近於「體溫」的白開水,你的身體會感激你,40攝氏度左右較為靠譜。

喝水,不慌張,慢飲為上策;飲水,不信謠,科學是基本;學會喝水的若干細則,相信你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美麗。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29OUnMBiuFnsJQVwf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