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國旗落選方案: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圖6是五星紅旗的原型

2022-09-26     遙望春風

原標題:新中國國旗落選方案: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圖6是五星紅旗的原型

【張仃、鍾靈設計】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安門上升起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鮮為人知的是,五星紅旗背面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是無數人努力的結果,當年很多落選方案不為人知,本組照片反映了10種落選方案。五星紅旗的內涵是: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係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這是表示圍繞一個中心的團結。

【陳多設計】1949年年6月15日,全國政協會議籌備會北平正式成立,該會所擔負的籌備工作中,就包括制定新中國的國旗任務,並指定由籌備會的第六小組負責。這個小組共有16名成員:馬敘倫、葉劍英、張瀾、郭沫若、陳嘉庚、馬寅初、蔡暢、李立三、張奚若、廖承志、田漢、鄭振鐸、歐陽予倩、翦伯贊、錢三強、沈雁冰。

【張仃、鍾靈設計】7月4日,第六小組第一次召開會議,作出了重要決定:一、登報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二、設立國旗、國徽圖案評選委員會和國歌詞譜評選委員會。筆者注意到,當時評選工作除由小組成員分別參加外,還外聘了徐悲鴻、梁思成、艾青等著名人物參加。

【包起權設計】很快,關於新中國國旗設計方案徵集啟事登報了,無數人躍躍欲試。資料顯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政協籌備會國旗審查小組就收到了應徵國旗圖案近3000幅,其中從遙遠的美洲寄來的國旗圖案有23幅,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對新中國的期盼。

【吳玉章設計】在寄來的各種國旗應徵方案中,審查小組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國旗的主色彩都是紅色。這種顏色是有寓意的,「色彩以紅色為主,似紅霞滿天。紅色表達熱烈的感情,象徵革命;配以黃色,燦爛輝煌,一片光明。」

【曾聯松】曾聯松設計的國旗最後成為新中國國旗,這張是最開始的原型。在設計五星紅旗時,曾聯松長期從事計劃、財務工作,當他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徵求國旗圖案啟事時,他反覆閱讀設計要求,設計了自己心中的國旗方案。

【蕭淑華設計】曾聯松回憶時說:「我《人民日報》上看到國旗徵稿啟事時,心情特別激動,覺得自己一定要參與到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中去。」由於國旗設計方案眾多,曾聯松的設計方案最開始並沒有引起國旗審查小組的重視,後來在田漢等人極力推薦和幾輪評選後,「五星紅旗」圖案才最終獲得肯定。

【蕭淑芳設計】設計國旗可不是一件小事,曾聯松堅定地這樣認為,他在《我設計五星紅旗》中寫道:「自己設計五星紅旗,不是率意而為,而是十分認真的。事先經過反覆思考,形成設計思路。這個思路包括整體框架構思、顏色搭配、五星布局、旗面設計四個步驟。」

【朱老總設計】曾聯松設計的國旗初稿內涵是這樣的,「以紅色象徵革命;以一顆內含鐮刀斧頭的大五角星象徵共產黨和人民軍隊;以四顆小星星代表人民,即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每顆小星均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大星引導在前,小星環拱於後,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程路設計】1950年9月27日,曾聯松被正式告知自己是國旗設計者,11月1日,曾聯松收到一封公函。公函內容是:「曾聯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五百萬元(約如今的500元),分別交郵局和人民銀行寄上,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並致深切的敬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0cdad65adcbfaa01964687b19179a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