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三年成專家你還在打雜?這不是我要的狀態!這四步,你要擁有

2019-07-29     生涯笇姐

小A和小C是同一學校同一個系的同學,兩人容貌不相上下,性格都開朗活潑。畢業的時候,小A去了一間大公司做前台,而小C去了一間工廠做了助理。同學們都覺得小A太傻了,堂堂一個本科生做前台,這不是大材小用是什麼?而小C就不一樣了,總經理助理,一開始就在金字塔的頂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家認為這才是工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然而三年後,小A由前台搖身一變成了人力資源部主管,負責公司的培訓和招聘。並且成了公司的金牌培訓師,公司也有意將她往人力資源總監培養,給她提供了很多的培訓機會。外面的獵頭也經常聯絡小A問她有沒有興趣在別的公司發展。而小C還在那間工廠做助理,每天的工作就是安排經理的行程,做一下會議記錄,整理一下文檔。說起跳槽離職去找別的機會,小C也是一臉茫然。這麼久沒有接觸外面的世界,脫離這個環境,她能幹什麼?

同一個專業同一個系的兩個人,進入了不同的環境,短短的三年時間差別這麼大,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因為她們從一開始,就進入了不同的路徑,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慣性的形成,越來越難以脫離原來的環境---也就是路徑依賴法則在起作用了。

路徑依賴法則,在墨菲定律中的介紹是指在人類社會中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與物理學中的慣性類似——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這是因為,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一樣,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制,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人輕易走不出去。

二. 路徑依賴法則我們隨時可見,但是它的不利方面,你不見得能一眼看穿

生活中處處可見路徑依賴法則的作用,比如我們習慣了去一家便利店之後就會經常去。習慣了在一個地方生活之後就不太想換去別的地方,用習慣了某個品牌的產品如果不是有非常差的體驗的話,就不會去使用別的產品。然而,所有這些的影響,都比不上工作上的習慣和依賴來的劇烈和深遠。

因為工作是我們所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果工作發展不好,往後的收入,地位甚至家庭的和諧,個人成就都會受到影響。而工作,卻是特別容易形成路徑依賴的場所。路徑依賴在工作上的危害主表現在三個方面。

1,對工作的負面影響深遠。有人說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是你幾年前選擇的結果。如果不慎進入了不適合自己的行業,隨著慣性的作業,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經常聽到說,我真的是煩透了這份工作!可是你讓他去轉行,他也沒有勇氣。因為花了幾年甚至上十年好不容易積累的人脈,經驗和資源都要放棄重新從頭開始,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當轉行過去後,要和同齡人差一大截,這在心理上都能難讓人接受。

2,限制眼界和發展。就像上文中的小C,在小公司呆習慣了,不要說自己沒信心出去,別的大型公司也比較難接受這樣的求職者。不得不承認,大的公司有成熟的培訓系統,有規範的晉升通道,因為大公司的雇員較多也會拓寬人的視野並且鍛鍊人際溝通能力。但是小公司因為缺乏規範的培訓和人員叫簡單,難以培養出全局的眼光和開闊的思維。

3,影響工作的積累和可持續發展,如果不幸進去衰退期的行業而且在行業里的時間過長,基本很難有翻身的機會。我的朋友松山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在箱包業做了二十年早就成了專家,然而現在整個產業鏈都往東南亞國家移,他從原公司辭職之後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現在好的機會都去了東南亞而他也沒辦法接受常駐東南亞。現在經常感慨入錯了行,為什麼當初沒有早點改行?

三.路徑依賴法則成為成長發展的大利器,四步你就可以擁有。

1. 慎重選擇第一份工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用在工作上更是如此。因為第一份工作就決定了你的起點,站在巨人的肩上,總能比別人看得更遠一點。如何選好第一份工作呢,分三步走:

001看崗位。這個職業是指在一個企業中,你想做的是什麼?比如財務,人事,運營,業務?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還有是否符合條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002看行業。古典老師說,要想接住球,就要朝著球傳來的方向。行業是新興還是傳統,是朝陽還是夕陽,決定了你在這個行業里可以積累多久,是否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夕陽行業不是沒有回春的可能然後從機率上來說,它的機會和體量不能和新興的朝陽行業相比較。

003再選公司。確定了崗位和行業,接下來就要在符合要求的公司里選擇自己適合的公司。然後相比起小公司。個人更推薦大公司,因為大公司提供的機會,見識,影響力都是小公司不能比擬的。

2. 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讓工作走入正向的路徑法則。路徑法則就是一種慣性,它包括好的不好的方面,而好習慣能使人不斷重複形成了穩定的聯繫,人們就可以得心應手地從事某些複雜、難度高的動作。並且好習慣使人的行為能力得到貯存,人們的動作習慣一旦形成,就會長久地保存下來。即使中斷了某些行為習慣,當需要時,沉澱在大腦的無意識馬上就會被喚醒,肢體感官便能按定勢做出相應的反應。

所以,在一個人需要恢復過去的某些行為時,其達到熟練的時間比初學者快得多。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是最值得投資的事情。工作上的好習慣包括以下方面:

001.今日事今日畢。今天要處理的問題,今天一定要解決。

002.多彙報多請示。不要覺得自己可以處理所有的問題,有時我們看到的問題只是其中一點,而領導看到的卻是全局。多彙報會減少很多不當的處理。

003.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領導交代的事情處理了之後要主動彙報結果,要追蹤而不是做完了就算等著老闆來問你。或者不追蹤最終結果如何只做完自己的份內部分,時間長了,你自己難以形成全局思維而且也會給領導留下不靠譜的印象。

004. 給予自己合適的獎勵。完成一個目標後,給予自己一個正向的獎勵,激勵自己不斷全進和進步。

3. 及時止損。如果確定工作性質和崗位以及行業都不適合自己的時候,及時止損。利德益特說在克服惡習上,遲做總比不做強。同樣,重新開始永遠比不開始要好。重新開始失去的只是幾年的經驗而如果不開始,你就永遠沒有翻盤的機會,而且隨著慣性效應,越到後面,你付出的代價就會越大。

4. 保持學習,積累可轉移的知識和技能。高爾基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在現在這個變化日新月異的時代,重要的不是你會什麼,而是你會不會學。更新思維,保持學習,才能抓住屬於你的機會。

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如果我們的人生想由自己主宰,那就克服路徑依賴中的負面影響而用它來指引自己正確習慣的養成,並清晰地看到它的路徑。那些我們曾經認為去不到的遠方,在好的習慣和它的慣性影響下,一定會變成身邊的觸手可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GsQWwB8g2yegNDbW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