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開播先開撕:明星爭起番來,可比他們演戲賣力多了

2020-03-12     油炸綠番茄


演員趙子琪前幾天氣沖沖手撕了網劇【重生】,原因很簡單:


劇組的官微發了一組海報,而作為女一號的她竟然沒有位列其中。


看趙子琪這幾條微博,語氣相當強硬了:



女主角被忽視,維權在情在理。


但是客觀說一句:影視劇主角和主角的含金量,區別還是很大的。男人戲裡的女一和女人戲裡的男一,都是嚴重注水的。


像【功夫】這樣的星爺個人秀,黃聖依出場一共才八分鐘,還沒包租婆和火雲邪神戲份多,充其量只能算「掛名女主角」,所以【功夫】的海報里並沒有她。


同理,【甄嬛傳】對外官宣的大多數海報里也沒有陳建斌。



【重生】算是一部男人戲,我幾集看下來,趙子琪統共出場也沒幾分鐘。


激怒她的那條微博,主推了一組男性角色,不止沒有她的,也沒有「女二」程小蒙的,只有一個趙今麥,按劇中排序算女三。


我不知道劇組出於什麼考慮發的趙今麥海報,但趙今麥頂多算是個剛剛嶄露頭角的新人,也談不上多火,至少「誰紅髮誰」的說法並不成立。



趙子琪演什麼都是一副清湯寡水的禁慾系女幹部模樣,還真沒趙今麥給人的印象深刻。她的戲份雖然多一點,但是刪掉完全不影響,倒是趙今麥的角色一直在推動劇情發展。


相比之下,趙子琪更像是被強捧出來的女一。



所以我倒能理解她為什麼去撕了,不撕,外人真的不知道她是女主角啊!


「維權」迅速有了成果,劇組趕緊放上了一張馮蕭的海報交作業,趙子琪轉發並生硬地回復了一句「謝謝」。




明星為番位而撕,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單單是去年就有兩件轟動娛樂圈的。


一件是彭昱暢經紀公司炮轟電影【小小的願望】片方沒有契約精神,故意模糊演員排序,損害了演員作為領銜主演的署名權。



而面對「搶番」的指控,另一個男主角王大陸也很不服氣:片方當年跟我們簽的時候就說是男一。


這件事也沒什麼好爭議的,看看劇情簡介就什麼都懂了:


「該片以三個死黨為核心,講述18歲的少年高遠因絕症即將離世,死黨徐浩與張正陽得知此噩耗後決定幫他圓夢,隨後三人開啟了一場啼笑皆非的圓夢之旅。」


所以,誰躺在病床誰是男一。


還未開播先開撕:明星爭起番來,可比他們演戲賣力多了


另一件是佟麗婭迫於粉絲壓力辭演了電視劇【三十而已】。


這是一部女性勵志題材的都市劇,由佟麗婭、江疏影和毛曉彤共同主演。


這樣的電視劇,大家的戲份其實都差不多,而粉絲鬧得最凶的原因就是當時有條官微把江疏影寫在了第一位。



在他們眼裡,佟麗婭的名氣地位都碾壓後輩江疏影,憑什麼要屈居女二?於是一窩蜂跑到佟麗婭微博下面,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樣子怒罵佟麗婭自甘墮落。



而佟麗婭,還真就順了粉絲的意,辭演了。


越大牌的明星,越難搞定他們的番位問題。一個電影但凡請來兩個或以上分量差不多的腕兒,上到導演下到劇務,從戲份多少到化妝間安排,步步驚心處處小心,生怕順得哥情失嫂意。


片場的勾心鬥角不足為外人道,海報才是他們PK的真正窗口。


對於設計師來說,海報的美醜那是其次的,最重要是做到平衡。


電影【功夫之王】的這張海報就讓人拍案叫絕,你既可以理解為成龍站在李連杰前邊,又能解讀成李連杰壓了成龍一頭。



就連片頭也是煞費苦心:



多看幾張電影海報,你就會發現「平衡」的學問無處不在。


「復聯4」中,美隊作為「大班長」要排在最前面,但「鋼鐵俠」作為靈魂人物要突出,所以只能把他的形象做大。為了平衡,連「近大遠小」的基本透視法都可以不顧了。



至於做個AB版,為每個明星量身定製自己專屬的宣傳海報,更是常有的事。




明星們爭番的戰場可從來不拘泥於片場,秀場、發布會、時尚雜誌、各路頒獎典禮都是他們鬥法的好舞台。


好萊塢老牌影后貝蒂.戴維斯和瓊.克勞馥算是這方面的鼻祖了。


在電影【蘭閨驚變】的簽約儀式上,她們奉獻了史上最經典的一幕。



根據當時的傳媒報道習慣,誰坐到左邊就會成為第二天報紙的頭版人物。瓊於是搶先一步走到了左邊的椅子前,卻被旁邊的貝蒂順勢坐了下來。


然而你以為瓊會心甘情願就此罷休嗎?不,她稍加思索,就繞到了貝蒂的左邊,搭著貝蒂的肩膀拍下了這張合照。



還是挺佩服老美這一點的,直來直往,明刀明槍。直到今天,他們依然延續著這一傳統,比如霉霉和卡戴珊夫婦。


不像中國的明星們,表面上惺惺相惜,背過身互罵傻逼,昨天是你手滑,今天是我盜號,靠發公關稿互相艷壓。


不過無論姐妹情深裝得多好,微表情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出賣自己。


TVB視後楊怡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她的作品,而是這張經典的表情包。


還未開播先開撕:明星爭起番來,可比他們演戲賣力多了


彼時的楊怡已經是TVB力捧的五花之一,而胡定欣還掙扎在二線。楊怡的眼神分明在說:哪裡來的野雞給自己加戲,也配坐到這一排。


七年後,類似的表情在章子怡臉上重現了。


那一年的芭莎慈善夜,眾女星的表現簡直可以載入史冊。


張韶涵或有心或無意地站到了全場C位。



秦海璐走上台時,跟她積怨已久的范冰冰立馬拉來楊冪擋在兩人中間。



姚晨尷尬地找不到位置:


還未開播先開撕:明星爭起番來,可比他們演戲賣力多了


最後,國際章霸氣登場了。外套一脫,姐在哪,哪裡就是C位:



明星們一個個這麼「進取」,時尚編輯有多苦可想而知。除了搶C位,文案的先後順序也相當重要了。


時尚cosmo有一年想用趙薇和李冰冰的姐妹情深做賣點,結果文案前後不動聲色地改了三次,你來感受一下其中的暗潮洶湧:





明星撕番是家常便飯,吃瓜群眾看的是那份熱鬧,這中間,卻藏著三個道理。


1)沒有實力的番位只是空殼


趙子琪這些年女主角是給自己爭來了不少,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嗎?


佟麗婭不想當女二,【完美關係】里她倒是名副其實的女一,但是口碑也史無前例地塌了,無論顏值、演技還是氣場,都被陳數和高露兩個女配碾壓得沒有一點翻身之力。



【偽裝者】里,王樂君的番位倒是在前面,但火起來的還不是宋軼?



【女人三十】里原本屬於佟麗婭的角色換成了童謠,童謠在【大江大河】里也不是女一,演了沒幾集就匆匆下線的宋運萍卻成了觀眾心中的白月光。



福兮禍兮,誰又說得好呢。


只有明星和粉絲才去計較番位,而演員和觀眾只看角色。


如果明星非要靠海報才能證明自己是主角,只能說明ta在作品裡的存在感太低了。


章子怡在芭莎搶C位時,為什麼一片叫好聲,因為她的番位就在那裡擺著。


二十幾年前,她穿著紅肚兜強行衝到領獎台跟張藝謀領獎時,輿論可遠沒有這麼友好,因為彼時她的實力還遠遠配不上野心。



真正的番位不在演員表里,在觀眾心裡。


2)沒有什麼番位永垂不朽。


人生是長跑,風水輪流轉,誰也說不好下一秒是誰領銜。


主角變配角,配角倒過頭成了主角的例子簡直不要太多。上來就能做主角的幸運兒太少了,很多影帝影后都是從連台詞都沒幾句的小角色一點一點爬上來的。


跟吳秀波的婚外情搞得沸沸揚揚,還被送進了監獄的陳昱霖,當年也是演過女一號的。給她做配角的,是如今85花里的頂流趙麗穎(陳昱霖趙麗穎:女明星的A面B面)。


陳昱霖消失的這七年,恰恰是趙麗穎從娛樂圈食物鏈最底層爬到塔尖的七年。


有實力,早晚還是會出頭的。強捧,捧不了一輩子。


一時的番位,還重要嗎?


還未開播先開撕:明星爭起番來,可比他們演戲賣力多了


3)爭的是番位,留下的是氣度


也不是所有人都熱衷爭番的。


以勞模著稱的古天樂,主演的電影經常都是「男二」,俗稱被「壓番」。



也有粉絲表示過微詞,覺得兩人在片中的戲份相當,而無論名氣還是人氣,古天樂都勝張家輝一籌。


我不太想討論古天樂在裡面到底應該是幾番,對於不在意的人來說,這是個特別無聊的話題。


連使徒1的投資都是他牽線拉來的,他要真想搶,光靠帶資進組這一條,又有誰壓得了他番位?


事實上,香港演員斷檔嚴重,就靠幾個中生代的頂樑柱撐著。大家都是多少年的交情了,今天你在前面,明天我在前面,根本不重要。



古天樂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但有一點卻是清晰的:那就是如果有一天他不拍電影,香港一半電影人恐怕要失業。


杜琪峰說,古天樂是香港最後一個明星。


這就是他的番位和價值。


另一個有名的勞模劉德華,以提攜後輩聞名。



十五年前劉德華出資2500萬打造的「亞洲新星導」計劃,捧出了寧浩和他的【瘋狂石頭】。


十三年後,寧浩買下劉慈欣版權,幫助郭帆組建電影團隊,出人出力,才有了後來的【流浪地球】。



娛樂圈向來爭番的多,抬轎的少。這樣惺惺相惜薪火相傳的故事,才顯得更加可貴。


該是你的番,不爭,也是你的。


沒事多打磨打磨演技,提攜提攜後輩,走到哪,都沒人敢不把你當腕兒。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xbWznABgx9BqZZIeq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