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奧資企業安德里茨申請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便審核通過了。安德里茨中國公司法務總監羅曉麗感到踏實了許多,「有了這份證明,公司可以向全球客戶充分解釋,也有依據商談更改交貨日期,挽回可能的損失。」
1到1.5個工作日,這是廣電運通多部門合作下達成的出貨時間,原本至少需要3個工作日。「整體速度實際快了一倍以上。」供應鏈快速復甦,這讓廣電運通智造中心生產計劃部的胡懷菊很有成就感。
不到2分鐘,浩洋電子國際業務部的劉成完成線上貨物報關。公司申報出口的一批舞檯燈光產品免予查驗,以全國通關一體化模式在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順利通關,即將登機直飛美國交付給境外買家。
從行業緊急自救免去違約風險,到供應鏈加速復甦,再到政企合作打通「出海」通道……面對疫情挑戰和國內外市場壓力,在外貿大省廣東,一場訂單「戰疫」正在打響。
在海關等部門支持下,浩洋電子的員工到崗率近90%,原材料供應和產能逐步恢復。受訪者供圖
涉及520億元合同金額的救援行動
「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的客戶遍及全球,2019年訂單總額約45億元,一般情況下訂單的遲延交貨違約金為訂單金額的5%左右。」羅曉麗說,此前,隨著疫情越來越嚴峻,復工復產時間推遲到2月9日後,公司對訂單無法按時履行的違約責任,很是擔心。
2月初,羅曉麗留意到這樣一則新聞:在接到德資企業海瑞克(廣州)隧道設備有限公司緊急求助後,廣州市貿促會以「不見面辦公」方式,指導其通過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線上平台提交材料,僅用兩個小時就出具了廣東首份「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為企業挽回船舶滯港費及巨額罰金。
憑著對上述新聞的印象,羅曉麗安排同事在廣東貿促會開具了延遲復工復產的證明。此後,安德里茨又申請了9個證明,內容包括各地政府的防疫管控措施,每個分支機構的工廠實際開工日期、實際到崗人數等。
「這些證明需要的材料並不複雜。」羅曉麗說,「不可抗力」證明的開具,既實事求是,又能兼顧企業實際需要。有了這份證明,公司可以向全球客戶做好充分解釋,尋求諒解。雙方也有依據商談更改交貨日期,挽回可能造成的損失。
來自廣東省貿促會的統計顯示,截至3月4日,全省貿促系統共辦理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959份,涉及合同金額共計520億元人民幣。
「安德里茨對中國發展前景很有信心,並會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安德里茨中國區總裁托馬斯·施密茨說。
1個工作日出貨時間如何煉成
日前,超過200台智能金融設備從位於廣州科學城的廣電運通產業園出庫,發往俄羅斯、越南等國家和地區。自2月10日復工至今,廣電運通海外訂單接連4批已發往8個國家和地區。
「開工後最有成就感的,是生產俄羅斯的51台P5800L存取款一體機。」胡懷菊說。
由於春節前物料未能提前到位,復工後市場資源緊缺。所幸公司日常積累的供應鏈基本功發揮了作用,開工第二天,很快便協調採購到位。
「從2月11日開始上第一批,到20日全部合格包裝,這擱到平時是正常水平,但開始前三天復工率為31%,後面幾天復工率提升到68%,這樣算來整體速度實際快了一倍以上。」胡懷菊說。
這段時間,隨著復工率的持續提升,加上公司供應鏈的紮實基礎,技術和採購協同合作,以及國際商務的高效溝通,胡懷菊對接下來保持速度很有信心。如今,在廣電運通多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原先產出後3個工作日的出貨時間,已縮短至1-1.5個工作日完成。
在廣電運通海外市場部總監徐國慶看來,多年積累的智能製造經驗,為廣電運通帶來了較好的抗風險能力,無論是供應鏈、生產預測和管理能力,都經受住了考驗。比如2月10日當天,廣電運通即向厄瓜多與阿根廷發貨,順利完成復工復產後首批出口訂單交付。
「雖然開局困難重重,但我們坦然面對,有信心一起突破困境。」廣電運通智造中心生產總監余冬桂說。3月份,廣電運通海外訂單累計還有接近3000台設備要交付。
到崗率近90%背後的定製服務
新春伊始,眼看海外訂單交貨時間迫在眉睫,浩洋電子防疫工作負責人毛傑很是發愁。受制於防疫物資不足、上游原材料進口渠道變窄的影響,復工計劃難以實現。
這家位於廣州番禺的外貿企業,是內地最大的舞檯燈光出口企業之一,公司擁有近千名員工,主要產品有專業舞檯燈、建築燈等,主要出口歐美市場。
不過,難題很快有了解決辦法。浩洋電子是廣州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在通關便利化等方面享有優惠措施。
了解企業情況後,廣州海關所屬番禺海關AEO協調員聯繫了毛傑,指導公司在海外緊急採購防疫物資,為企業快速驗放進口口罩5萬多個,解決了復工最緊缺的防護物資問題。
原材料進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我們積極協調貨運代理方,採取加快申報、直提到廠檢驗等措施,快速驗放光學元件、電子器件等企業急需物資,幫助企業走出復工的困境。」番禺海關綜合業務一科副科長劉耀成說。
讓毛傑感到驚喜的是,番禺海關還在支持AEO企業享受通關便利措施基礎上,為浩洋電子「量身定做」一套監管方案。疫情期間,應用「網際網路+海關」指導企業業務辦理「零接觸」,提供申報放行信息電子推送等優惠措施,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完成防控物資、生產原料供應和成品出口整個過程的海關通關手續。
「在海關等部門的支持下,目前我們企業的員工到崗率近90%,原材料供應逐步恢復,產能也在逐步恢復。我們有信心儘快趕工、準時交貨。」浩洋電子董事長蔣偉楷說。
專家觀點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當務之急是外保渠道內保產能
「對於外貿企業,現在是交貨期的敏感時期。」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但短期內,所有事情要服從防疫大局,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外保渠道、內保產能」。
在白明看來,目前政府出台的減免稅收、貸款延期償付等政策,還有提供的一些便企服務都非常及時。未來,這些短期措施能否切換成長期措施,需要一定條件。
那對於外貿企業來說,如何做到「外保渠道、內保產能」?白明表示,所謂「外保渠道」,就是力保企業跟客戶的關係。「做多不行,咱做少;大錢賺不了,賺小錢或者不賺錢,少虧損。只要把渠道維護住,企業可以暫時讓利。」
白明認為,廣東製造之所以有競爭力,關鍵是產業產能有實力,其他國家短期內很難形成這樣的競爭力。「所以只要產能在,我們就有機會打翻身仗。」
「內保產能」,則是在儘量保住外貿渠道同時,還要把國內市場看成全球市場的「中國分廠」。「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市場開放,不是專門留給國外企業的,而是誰好我用誰。我們的企業為什麼不可以拿出更好、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給國內市場呢?」
白明認為,廣東外貿企業要用好全球市場的「中國分廠」。「這樣企業就能留得青山在,儘管現在可能吃不飽或者吃不好,但能活下來。活下來,一旦疫情過去,就有大幅的恢復增長的機會。」
來源丨南方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xBzvHABgx9BqZZIV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