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將至,冬至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春節前後雨雪多嗎?答案來了

2023-12-21     千秋文化

原標題:冬至將至,冬至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春節前後雨雪多嗎?答案來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屬於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也是一年當中,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在氣象上,冬至的氣溫並不是最低的。實際上,由於地表尚有「積熱」,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則是在冬至之後。冬至的到來,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冬至的由來和習俗

冬至始於周朝,行於漢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祝賀儀式,這項儀式也稱為「賀冬」。《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

這句話的含義是:到了冬至節氣的時候,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要歡樂地度過冬至這個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祭拜親人。在南方地區,目前仍有著冬至祭祖的習俗。在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著吃餃子的習俗。節氣是古人依據天時、物候等,總結出來的經驗,他們同時也根據節氣的天氣狀況,來預測往後的天氣情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些,與冬至有關的民諺。

冬至晴天好?還是雨天好?

冬至下雨,晴到年底

這句俗語想要表達含義是:如果冬至當天是雨天的話,那麼從冬至開始,一直到年底,基本上都是晴天為主。這句話同時也是在表達:冬至如果是下雨的情況,那麼春節的時候是暖和的。

這種情況,對於怕冷的人來說是比較好的,但是對於田間的莊稼,並不是太好。因為長時間的乾旱,肯定不利於莊稼的正常生長。

邋遢冬至乾淨年,乾淨冬至邋遢年

這句話里的「邋遢」,指得是不幹凈的意思,通俗來說就是下雨天氣,因為下雨的時候,很容易使道路變得泥濘,而人們出門的時候很容易把鞋子弄髒,這樣往往會顯得比較邋遢。這句話想表達含義其實就是:冬至當天下雨的話,春節前後晴天比較多,反之,冬至當天是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雪天就比較多。

同時也是在表達:冬至晴天的話,春節期間會比較冷,雨天的話,春節期間會比較暖和。

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

這句話的意思也是非常好理解,它想表達含義是:冬天當天是晴天的話,春節時候的雨雪天氣會比較多。那麼,冬至當天是晴天好呢?還是雨天好呢?答案肯定是晴天比較好,因為充足的降雨更加利於莊稼的生長。

於此同時,民間還有著「冬至晴,五穀豐」的說法,這句話也是在表達冬至是晴天的話,則預示著來年的收成會比較好。

今年春節前後雨雪多嗎

按照俗語的說法,冬至當天是晴天的話,春節前後的雨雪天氣會比較多。假設是雨天的話,春節前後的雨雪天氣就不多。

除了以上俗語之外,還有許多與冬至有關的俗語,例如「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冬至晴,新年雨」的說法,這些話其實都是在表達,如果冬至是晴天,那便預示著過年的時候,雨雪天氣會比較多。

這些俗語既然能夠在民間流傳許久,必然有著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們可能只適用於特定地區,不具備普遍適用性。因此,冬至當天的天氣,不論是晴是雨,都應被看作當地正常的氣象表現。至於未來天氣是多晴還是多雨,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在預測未來天氣的時候,建議多依賴當地的天氣預報,因為這能夠提供更準確、實用的信息。

寫到最後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於節氣的俗語,這些話語通常非常好理解,但是那些老話,往往只有老輩人才知道。這些俗語老話如一幅古老的畫卷,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經驗。這些傳世之言,不僅是文化的精髓,更是智者留給後人的財富。如同明燈,它們能照亮我們前行的路途,引領著人們超越時空的邊界。因此,它們值得被傳承下去,而不是被遺忘。另外則是,它們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大家覺得這些老話,是否值得被傳承下去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b3d1c5274bb88b940ebaabd1ef6f3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