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首次!我國科學家提出遙感多維數據格式

2024-11-06     央廣網

記者 楊雪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員張立福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多維時空譜遙感數據綜合與表征關鍵理論與方法研究」,在國際首次提出了多維數據格式MDD,並獲授權PCT發明專利。

遙感數據格式是用於存儲和組織遙感圖像數據及其相關信息的特定數據結構,規定了數據的存儲順序、編碼方式、頭文件和數據體的組織形式等內容。我國常見的遙感數據格式包括HDF-EOS、TIFF、netCDF三種類型,但目前缺乏完全由我國原創且與國際完全不同體系的遙感數據格式。

該團隊歷經十餘年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多維時空譜遙感數據一體化組織的概念,形成了系列多維數據融合算法,構建了多維遙感數據綜合與表征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攻克了基於多維格式的時空譜數據組織、高效時-空-譜信息融合等多項關鍵技術,實現時空譜一體化數據的表征、組織、可視化及信息提取,發表多維數據組織格式,填補了國內在數據組織方面研究的原創性空白。

目前,該團隊牽頭編寫的團體標準《遙感時空譜多維數據格式》被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批准發布實施,成為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全球變化數據出版系統認可的數據格式;研發了國際首個「遙感多維數據格式互操作分析軟體系統」,在全球變化數據出版系統出版。

同時,團隊研究成果在多個行業用戶單位進行了廣泛推廣和應用,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團隊完成的全球表層土壤水旬度數據集採取MDD數據格式存儲,每年1個數據文件,共有16個數據文件存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b3d0d566314c74c65f647d4408376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