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猛長期,身高出現差距,原因離不開這三點

2020-06-02     柏柏育兒漫畫

原標題:小學生的猛長期,身高出現差距,原因離不開這三點

五月底,國內大多數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開學了,這一開學,放學時孩子們排隊出來,才發現在家休息了好幾個月的孩子們,在體型上有了很大的差距,有的個頭長了不少,有的個子沒什麼變化,有的體重漲了不少。

朋友家的女兒上五年級,身高已經160,這已經接近很多成人的身高了,不得不感嘆現在的孩子身高真是太給力了。當然,我的這位朋友夫妻兩口子都屬於個子高的,但據她反饋,平時孩子各種生活習慣也保持得很好。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處於青春期前期,基本都在發育了,處於一個身體快速增長的年紀,可為什麼有的孩子猛長個頭,有的孩子卻「原地不動」呢?一般來說,離不開下面幾個原因:

1、遺傳基因

俗話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父母若身材魁梧,孩子一般也長得很高大,父母身材矮小,孩子可能也長得緩慢。不過除了遺傳基因,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占了1/3,因此,孩子的最終身高其實也存在很大的變數。

2、飲食、運動和睡眠習慣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都營養過剩,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了,殊不知對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吃「對的食物」才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否則,表面上吃得好,但眼看著孩子變成了小胖墩,身高卻沒什麼太大變化。

在飲食方面,要拒絕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選擇優質蛋白,比如魚蝦蛋,牛羊肉等,蔬菜瓜果種類越多,孩子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就越全面。少吃加工類食品,多選擇原生態食物,更利於孩子身體的吸收。

運動方面,結合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在孩子的猛長期,堅持運動半個月,孩子可能就會多長几公分,特別是在春夏交接的時候,氣候適宜,家長可以重視起來,幫孩子拔拔個子。

孩子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是孩子身體發育的基礎,尤其是夜裡10點到凌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最好保證孩子能按時睡覺。

3、健康的身體,積極的情緒

飲食和運動習慣良好的孩子,一般不太容易生病,相反則身體虛弱,容易鬧毛病,尤其是年齡尚小的孩子,經常生病,加上打針輸液,也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長個子也是沒有益處的。因此,提升孩子的身體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除了飲食和運動因素,情緒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保證孩子情緒高昂,孩子遇到煩惱,家長及時開導,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孩子的成長也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的青春期前後,是身高增長比較快速的時期,所以當孩子出現胃口大增,衣服鞋子更新比較快,有的孩子甚至晚上睡覺喊腿疼的現象,父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收到孩子身體發出的信號,重點從豐富飲食、規律運動以及愉悅心情三方面入手,幫助孩子爭取寶貴的「身高額度」,讓孩子收穫更多自信。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NLHdHIBfGB4SiUwpa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