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 信心倍增

2020-05-07   投資快報

投資快報:五一假期期間,外圍市場依然動盪,但昨天A股逆風飛揚,這說明什麼?

張德良:說明A股的內在做多力量已凝聚。這一力量,短期內還不會迅速消失。支撐做多的理由,也十分簡單:

一是疫情控制已取得成效,復工復產全面推進。二是改革沒有因疫情而停頓,反而更快、更有效推進。包括與經濟結構調整、經濟轉型有關的要素市場改革,特別重要的,就是資本市場改革,正加速推進。

節前,已推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存量改革邁出最重要的一步,節前我的觀點是「影響深遠而持久」。優勝劣汰將持續加速,科技創新、消費升級有關的優勢企業,有望持續崛起。節日期間,又有兩大重磅改革,一是基建REITs,另一個是紅籌企業回歸A股的試點。改革的核心,又是圍繞新基建、科技創新。特別是前者,採用公募基金+ABS形式的REITs,為真正的REITs,將成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補充。換言之,資本市場的改革,始終圍繞為實體經濟服務,真正體現「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

對此,市場也積極響應。節後,承接節前的熱點趨勢,繼續強化,也就是以半導體產業鏈為核心,涉及半導體、5G網絡、數據中心、雲服務等的科技龍頭,開始全面轉強。

投資快報:是啊。不過,科技股的估值不低,這也是我們一直討論的話題。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厘定交易策略?

張德良:科技創新,這是支撐經濟轉型的重要著力點。新基建,也是圍繞未來新產業而布局。方向是沒有問題的。當下,二級市場上,惟一讓人們擔心的,就是估值。

估值,每個市場是不同的。如果靜態的與美股相比,A股的半導體產業鏈龍頭股,整體估值是很高的。美股的半導體龍頭整體平均市銷率5倍左右,我們呢,大體是18倍左右,這是現實的。但估值,也不能簡單的靜態比較。特定時間會有高估,是正常的。

站在全球長期產業發展角度,我們的半導體產業鏈龍頭企業,還處於啟步期。此時,給予高估值是有理由的。因為,未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市場空間、政策扶持,都是前所未有的。就像1970年代中後期的納斯達克一樣,當時對一批中小市值科技成長股,也是一路受追棒的。

因此,交易策略上,首先方向是明確的,選擇對象也是明確的,重點就是各子領域的龍頭或有絕對競爭力的企業,而不要簡單選擇概念題材性品種。其次就是要強調,這是趨勢交易,不要用價值投資來衡量。趨勢交易,就要特別重視波動風險的控制。

投資快報:非常清晰。科技股,重視龍頭、重視波動風險控制。與之對應的,消費服務類寡頭,現階段是不是彈性會弱一些?

張德良:當然。一般來說,當科技成長股崛起的時候,消費品寡頭的彈性就會下降。這是由它們的二級市場屬性所決定的。消費服務類龍寡頭,更適合於長期趨勢,而不是短期波動。

近期醫藥醫療、消費品領域,也有大量相對低估值的龍頭,寡頭企業也繼續合適於長期配置。

投資快報:最後,還是原有套路,談談指數吧。

張德良:指數也會跟隨轉強。當前的指數趨勢是楔形形態演變而來,這本來是向淡形態,現在選擇向上,這叫「以毒攻毒」。一般來說,上攻力度會比較大。但有一前提,就是成交量要持續放大。短期壓力,就是500日均線(2876點),估計突破之後,會有一些反覆。從中長期角度考慮,只有有效站穩於500日均線,指數才會有趨勢性上漲。現階段,估計更多提突破並寬幅震盪鞏固。一句話,5-6月,估計會是寬幅震盪中逐步尋找趨勢建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