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痛批:有領導幹部在決策時膽大妄為,造成嚴重損失,背後往往牽涉腐敗問題
編輯 | 餘暉
最新一期的《求是》雜誌刊發了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的署名文章,文章的標題《為牢固樹立和踐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
資料圖
文章從「以高度自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以深刻自省把握和堅持正確政績觀」「以鮮明導向錘鍊和塑造正確政績觀」「以良好生態培育和涵養正確政績觀」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在「以深刻自省把握和堅持正確政績觀」方面,文中提到,作為相對欠發達地區,未來一個時期甘肅面臨著發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雙重壓力,面對著擴規模和促轉型的雙重難題,需要應對內生動力不足和外部競爭加劇帶來的雙重挑戰。
發展越滯後,任務越緊迫,幹部越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挑戰越嚴峻,壓力越集中,政績觀越容易出現偏差、陷入誤區。
對於政績觀方面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堅決糾正。
種種跑偏錯誤行為,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折射的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帶來的後果都很嚴重,妨礙了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影響了地方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和成效,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敗壞了黨風政風,帶壞了社會風氣。
黨員幹部要常常攬鏡自照、自警自省,充分認識政績觀錯位的嚴重危害,及時糾偏糾錯。
在「以鮮明導向錘鍊和塑造正確政績觀」方面,胡昌升提到:
他寫道,要正確對待「大」與「小」、「公」與「私」、「權」與「責」,對個人利益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對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而又重、高於一切,凡是有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耽誤地改。
謀劃決策要有「望遠鏡」的視野,兼顧當前和長遠,紮實調研、科學謀劃,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共同富裕的綱和目,謀好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和計,堅決避免「解決一個問題,留下十個遺憾」。
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面對現代化建設的繁重任務,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保持「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的態度和作風,始終做抓實見效的行動派、實幹家。
堅持循規律和重實際相結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自然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絕不能「脫離實際硬幹」、「為了政績蠻幹」,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要拿出「敢接燙手山芋」的魄力,堅持事不避難、迎難而上,動態篩查各領域存在的遺留問題,制定清單、壓實責任、靶向攻堅,全力以赴推動遺留問題解決,堅決防止舊帳變壞帳。
要涵養「甘當綠葉襯紅花」的胸襟,在成就別人的同時成就自己,把掌聲留給同志,把「官聲」留給歷史。
對職責交叉、邊界模糊的難事,功成前要勇於托底,功成後能甘居幕後,追求集體的大風光,不出個人的小風頭。